APP下载

大豆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概述

2021-03-27孙迪李鑫唐蕾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5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

孙迪 李鑫 唐蕾

摘要:作为我国农业发展中作为重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大豆自身具备非常高的氨基酸、蛋白质等成分,能够为群众的日常生活提供一定的营养支撑,而且在实际种植与交易的过程中,还拥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鉴于此,种植管理的相关部门应该不断的完善并改进种植大豆的技术与手段,为大豆的高产、高质量奠定更加知识的管理环境基础,从而有效推进种植大豆行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大豆种植;田间管理;选种与拌种;种植区域

前言: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种植种类多种多样。大豆是我国种植范围极广、具备极强营养价值的农作物。本文主要阐述大豆的田间管理与种植技术,期望能够为农名后续种植大豆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作为大豆主要的生产、种植区,黑龙江省的大豆能够为种植的农户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大豆的需求量也逐步提升,此时,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便是提升大豆的质量与产量,不僅能够为农户增加经济收入,也能够全面强化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大豆种植技术

(一)选种与拌种

人员便应该结合当地具体的地址条件、实际种植用途以及气候环境等选择恰当、适合的大豆品种。故而,种植人员需要以以往的种植经验为一句,选择具备较强结荚性的大豆种类,例如茎秆粗壮、圆润饱满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大豆的产量。在选择种子的品种之后,还应该人工进行种子挑选,将种子中出现虫洞、破损等问题的种子剔除掉,通过该种方式也能够将种植纯度记忆不提升,为提升后期的成活率奠定一定的保障[1]。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为了能够将种子发芽率有效提升,应该集中晾晒种子,需要人员注意的是,晾晒区域需要保证通风与阳光,且需要定期进行集中的晾晒。不仅如此,种植人员还需要通过拌种等方式处理种子,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加入多福合剂以及多菌灵等后进行种子的搅拌,从而在更大程度上缩减真菌引发的大豆病害,将大豆种子的成活率大幅度提升。

(二)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播种

对于大豆出苗率而言,播种的时机是极为重要的,结合以前种植大豆的经验,一般来说,在收获小麦之后的六月中旬、上旬是最好的播种大豆时间,这一时间段的温度极为适宜,能够为大豆出芽提供极为优良的温度环境,然而,因为不同地区的温度与气候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所以种植人员应该结合当地具体的环境状态决定,而且不同的种植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播种实际,例如,利用地膜覆盖的方式种植,可以适当的提前种植时间。在播种酒单,为了能够全力保障所有的大豆都能够茁壮成长,种植人员还需要对种植密度进行良好的控制,足够且适宜的行间距能够保证大豆苗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良好的通风环境与养分,就一般来说,大豆是密植植物,行距可以设置为五十厘米,深度约为四厘米。

(三)确定种植区域与整地

种植大豆的质量与产量并不只是受到选择种子的合理性的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种植的环境与土壤状态所影响,因此,种植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加强对该方面的重视,结合大豆品种不同的发展需求,确定种植区域。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现实,大豆属于喜光作物,生长全阶段需要较强的光照需求,如果光照不足、阴雨天角度,则会降低大豆产量,而在长时间的充足光照状况下,大豆植株则能够规律的成长,温度对于大豆品质的影响主要是,如果昼夜温差较大,则大豆会含有大量的脂肪,如果温度整体偏低,那么大豆中会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进而形成质量较高的大豆[2]。同时,对于水分来说,大豆也有较高的需求,因为受到不同生长速度与情况的影响,故而对水分的需求也明显不一致。此时,种植人员需要结合大豆的实际生长需求,选择适合的种植区域,需要注意的是,大豆不适合连作的种植形式,如果在统一区域内连续种植多次大豆等,则会较为容易引起病虫灾害等一系列的问题,使大豆难以健康成长[3]。

在种植大豆之前,还需要事先进行对田地的平翻、深耕以及龚做处理,翻出土壤中存在的杂草、病虫害等,还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强化土壤通透性,为后续大豆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在这一过程中,种植人员还应该重点查看土壤中水分与养分的含量,当发现其低于标准数值时,则应该进行及时有效的施肥、灌溉等操作,保障大豆种植之后的出芽状况能够与原本的计划相符合[4]。

二、田间管理方式

(一)补苗与间苗

在种植大豆的过程中,大豆出苗阶段所进行的田间管理工作具备较为明显的作用,为了能够创建更加有利于幼苗生长的条件,种植的相关人员在日常工作的进程中,应该进行定期的查看,一旦发现地块中出现缺苗状况,则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部长,并通过深埋的方式处理补种的大豆苗株,通过该种方式将大豆苗的成活率提升,保障其得以和其他的大豆苗拥有相同的生长规律,与此同时,为了能够更好的将大豆苗的密度控制好,还应该完成间苗操作,这一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将较细或者生病的苗株剔除,从而全面保障苗株养分[5]。

(二)管理水肥和防治病虫害

无论是哪一种作物,在实际生长的过程中都难以脱离水肥供给,大豆亦是如此,特别是在开花与结荚时期。该酒单需要保障大豆的花可以开的齐整且多,种植人员应该及时的完成施肥、浇水等工作,以此来尽可能的避免因为养分不充足而导致的花荚败落等现象。就大多数状况来说,初花期、花荚期需要种植人员对其施加一定量的磷肥,或者也可以在叶片上喷撒磷酸二氢钾与尿素的混合液。建议在每亩地喷撒尿素500克,磷酸二氢钾200克。如果发现土壤中没有足够的微量元素,则会也适当的喷散钼酸胺和硼砂,其与水搅拌军星,且比例为四比一。具体的喷洒次数要结合大豆的生长情况决定[6]。还需要有效控制灌溉的水量与时机,在雨季积极做好排涝工作,避免因为灌溉而引发的植株死亡、生病等问题。

(三)除草

因为杂草在生长的阶段中也需要有养分支撑,会与作物的生长抢夺土壤中所存在的养分,对大豆植株的生长与成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鉴于此,种植人员应该在种植的过程中及时的完成除草工作,在种植大豆之前进行第一次除草,为大豆的成长提供优良的成长环境,在大豆出苗、开花之前进行第二次除草,主要以除草剂为主要方式,但是种植人员应该对药物浓度控制好,在保证除草效果的同时缩减其对大豆的影响。

结论:综上所述,因为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水质状况以及气候环境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故而,在实际种植大豆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恰当的种植方式与方法,并结合地区特征选择恰当的大豆品种,积极做好田间管理等工作,全面提升相应地区农业的经济发展水平。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效完善大豆的种植与田间管理工作,保障大豆的产量与质量,促使国民经济得以迅速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东彦, 杨玉莹, 黄林生,等. 结合Sentinel-2影像和特征优选模型提取大豆种植区[J]. 农业工程学报, 2021, 37(9):10.

[2] 章胜. 夏汛灾后大豆种植技术探索——以铜陵国华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J]. 基层农技推广, 2021(2):2.

[3] 张启文, 于秋月, 李鹤. 我国实行农业巨灾风险债券设计及其定价研究——基于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风险的模拟测算[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0(4):4.

[4] 国松范.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  2020.

[5] 佚名. 江苏:切实加强田间管理全面夺取秋粮丰收[J]. 中国食品, 2020(18):2.

[6] 张筱霄.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 2021(5):1.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
无花果田间管理
抢种暮春
大蒜高产栽培技术浅议
玉米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胡萝卜高产种植技术
浅析如何做好玉米田间管理工作
甜玉米的种植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