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林业种植模式及养护方法
2021-03-27张瑞占
张瑞占
摘要:林业资源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可减少沙尘暴及雾霾等环境问题出现几率。众所周知,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林业资源集中区,强化北方地区林业种植模式,针对其养护方法展开研究,极有必要意义。
关键词:北方地区;林业种植模式;养护方法
一、北方地区林业概况
北方地区林业资源面积大,对持续发展北方地区经济具有重要价值。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当代民众环保意识与日俱增,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满足当代社会及民众发展需求。目前,在北方地区频频出现林业资源种植不佳、养护不力等问题,导致森林资源备受破坏。为此,亟需结合具体情况,采取高效种植及对策,以求改善北方地区林业种植模式与养护方法,促使北方地区林业资源呈良势发展。
二、我国北方地区林业种植模式
(一) 直播造林模式
北方地区林业面积大,但普遍存在滥砍滥伐等问题,这就导致北方地区林业面积极其不均匀,为北方地区林业生产与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致使林业产量逐年减少,林业资源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势下,如若有效应用直播造林模式,便可在不同程度上缓解林业资源“供不应求”现状。所谓直播造林模式,主要指直接将林木种子播撒在林地种植范围内,促使种子发芽,达到造林目标。直播造林模式具有一定优势,既方便操作又能节约时间,且成本不高,应用在大范围林业种植中,效果也相对良好。然而,需要注意的一点,在种子发芽后,需要展开精心护理。此外,在选种时,应精心选种优选颗粒大,且易于发芽的种子,在种植时,需要保持充沛的水资源,并且要保障种植场地不遭受人为干扰与破坏,这样才能提高种子成活率。
(二) 分殖造林模式
在北方地区种植林业时,分殖造林模式较为常见。在应用这一造林模式时,需要将林木树干以及树枝等分支部分埋入土壤之内,具有鲜明优势,不需耗费大量劳动力及时间,操作起来又非常便捷,且种植成本偏低。相比直播造林模式,这一造林模式的林木成活率更高一些,种植后不需过于精心经理,十分适用于无性繁殖能力偏强的林木品种。
(三) 植苗造林模式
该种造林模式主要把苗木作为造林材料,针对苗木展开栽植。在我国北方地区,植苗造林模式应用率非常高,成活率远远超出直播造林及分值造林成活率,并且可以节约树种。在种植后,无需等待过多时间,便可迅速成林。植苗造林关于造林区要求并不高,干旱造林区也可保障成活率。然而,在应用这一造林方法前,需要提前培育幼苗。
三、北方地区林业种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火灾及病虫害问题
在养护与管理北方地区林业时,火灾问题及病虫害问题都是出现频率极高的问题。若不有效控制这些问题,便会直接威胁林木生长态势,导致林业种植质量大打折扣。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相对干燥,极易发生森林火灾,在种植林业时,部分人工林树种极其单一,这不仅影响生物多样性,还导致林木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越强越低。一旦出现病虫害问题及火灾问题,便会延缓林木生长速度,甚至导致林木死亡,削弱林业种植面积。
(二) 林业树种结构单一
在种植林木时,并未精选多种林木品种,整体种植结构极其单调,影响林木间竞争性,过度浪费林区土地资源。林业结构单一,便会影响林区树种多样性,增加林木病虫害出现频率,直接影响林业种植品质。
(三) 非法侵占林地问题
在种植林业及管理林业时,常常存在一些不法分子,为了个人私利而非法占有林业种植用地。同时,有关管理部门并未针对非法占有林业用地的集体、个人及行为等予以严重惩罚,缺少健全的法律法规,进而导致非法占用林地行为屡屡出现,这对北方地区林木种植面积及林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极其不利。
四、北方地区林业种植养护方法
(一)重点解决北方地区林业种植养护问题
1.北方地区气候极其干燥,尤其是春季秋季冬季风力偏大,如若爆发森林火灾,则会造成巨大影响。为此,就需有关部门展开高效的防火宣传工作,增加森林防火宣传力度与监督力度。与此同时,要结合当地具体气候条件,创建固定防火期,在防火期内增加林区巡检力度,以便发现潜在火灾风险,制定高效措施预防火灾。除此之外,应通过先进技术预防与监测森林火灾,如使用远程地面红外明火自动监测系统,便可及时监督林区动态,方便日后管理。
2.在防范林区病虫害问题时,需要结合林木生产状态,在春季、秋季着重喷洒防范病虫害的药物,并增加病虫害问题巡检力度,动态监督及管理林区树木生长状况,及时发现林区林木病虫害问题,坚持早发现问题早治疗问题的原则,全面提高林区病虫害防范水准,确保林木健康生长。目前,用来防范北方地区林业病虫害的方法多种多样,生态防治、天敌防治以及采取不育性技术防治、微生物技术防治等方法各具优势,既能控制病虫害问题,又能优化生态环境[1]。
3.为了进一步解决林业结构单调性问题,需要在充分分析地区气候条件以及林业种植诉求情况下,引入更多林木品种。同时,需要由当地政府为林业部门提供充足经费,用来培育优良品种与引进先进林木品种,并使用先进育苗技术、栽培技术。此外,需规定期限巡查苗木生长状况,改良原有树木品种,制定有效的树木种植方案,增强林区树木多元性,提高其抵抗外界风险的能力,从而抑制病虫害发生几率,确保林区树木持续健康生长。
4.为了有效规避非法占用林地问题,则需要有关部门出具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宣传力度,以便切实增强当地居民合规种植林木、合法管理林木的意识。此外,还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林业管理制度与我国林业发展趋势相吻合,为林业种植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最后,要严格制定惩罚措施一旦出现有非法占用林地的行为,就要立即做出惩处措施。
(二)注重林木抚育
在林木抚育管理时,需要针对林木进行除草松土,以一年为单位,每年内要进行两次除草松土工作。其中,松土深度控制在十厘米左右。通过有效松土,可切实增强土壤透气性,避免土壤中的水分大量蒸发,而除草既可以避免草与林木竞争养分,又可以防止害虫在草丛内产卵,威胁林木健康生长。在松土除草期间,需要关注林木具体长势,必要之时进行施肥,以便为林木健康生长提供充足养分[2]。除此之外,需定期修剪林木枝条,以便集中为林木供应养分,以保障林木后期会更健康的生长。优化施肥养护管理制度
(三)为了建设提升林木生长速度,以及强化林木品质,需要在种植后定期施肥,然而,在施肥期间,需要全面考虑林木品种植物生理特性,按照其生长习性规范施肥量。在每年初春时期,我国北方林木生长速度最为迅速。所以,在这一时期,应适量是加氮元素,以促进林木迅速成长。此外,由于氮肥在林木后期生长阶段,并不会发挥实际效用,所以还要按照具体情况规范停施时间,在林木进入开花期及果實发育期,则需要施加钾肥与磷肥。为了避免过度施肥出现副作用,一定要严格控制磷肥及钾肥比例,这样才更利于林木健康生长。
(四)借助信息化技术养护林木
最近几年,生态环境在社会大环境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了。由此可见,监控与管理森林植被状况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北方地区林地面积大,若想全面监控林木区状态,则具有一定难度。为此,就需要引入高新技术手段,通过监控卫星技术,实时监测北方地区森林动态。例如,在发生火灾时,通过动态监测技术,便可立即找到火灾发生点,为火灾救援人员提供便利,促使其迅速扑灭火灾,降低火灾对林区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金世宇.北方地区林业种植模式及养护方法探析[J].山西农经,2020(12):92-93.
[2]王同庆.北方地区林业种植模式及养护措施探讨[J].花卉,2019(04):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