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过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2021-03-27李超凡陈荣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5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企业管理

李超凡 陈荣

摘要:本文从全过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背景及建设依据出发,阐述了对全过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构想,并介绍了该系统的整体架构与区块功能,希望可以促进全过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机制,保障产品质量。

关键词:全过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管理

引言:人们目前对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一部分企业的质量管理依然不规范,人工条件下的管理方式存在着弊端,如何将质量管理与互联网新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与现实的生产有机融合,成了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1. 全过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构想

1.1建设背景

目前,质量管理多由人工进行进行,管理过程也较为分散,在实际执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及时而准确的质量管理信息。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管理人员常常会使用表单进行书面上的确认,导致一些信息需要经过多次的转录。这样不仅使质量管理工作变得繁杂,还有可能因录入失误产生不必要的问题。而且,因为管理上大多是每个部门负责一方面的模式,协调起来较为困难,信息处理上很容易就造成处理不及时的现象。另外,充足的质量信息记录对于后续的质量管控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目前人工的质量管理方式,虽然会对质量信息有所记录,但很少进行合适的整合,查找起来难度较大,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很难使历史的质量信息发挥更大的作用。

1.2建设依据

全过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以企业现实为导向。不管是我国还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都有完善的《质量管理系提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和术语》,为全过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全过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符合企业的现实需要。

2. 全过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2.1完整的质量管理架构

要完成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就要求在产品生产前期对质量要求完成策划,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产品完成后对客户反馈进行处理最后对产品质量进行改善。因此,全过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应该牢牢围绕这一流程,按照PDCA循环,周而复始进行运转。信息系统不应是孤立而封闭的,在允许企业内部员工使用之外,还要允许合作伙伴访问[1]。在功能上,要有良好的数据处理能力,也要促进数据的有效整合,有效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同时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功能,如果产生问题要有合理的追责程序,方便对员工进行考核与审查,也方便企业管理者进行人员上的管理。

2.2各区块功能

2.2.1质量管理门户

这是全过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网站的主界面,根据访问角色的不同,有不一样的界面展示。除了企业新闻、通知公告、企业动态等通用模块之外,对于用户与员工的展示也有所不同。对于员工而言,企业内部的应用系统是一定要有的,根据员工所属不同的部门对于门户网页各功能模块做出调整,在保持各部门相对独立的同时,也有一定的联系,方便沟通。但对于合作伙伴来说,与企业各部门的交互与反馈才是重点。这就要求有一个系统性的身份认证功能。只要有一组用户名与密码,就能使用该账户权限范圍内的应用,同时,先进的访问模式保证了企业管理服务的安全。

2.2.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是对产品质量、功能进行的预设与规划,其搭建要求在产品生产前就要完成,在这一过程中,要完成产品前期调研、产品质量规划、产品设计。这就要求系统可以对市场信息进行抓取与分析,明确市场行情与需求,了解目前相关产品的信息,根据需求对产品进行设计,期间可以让公司内部其他部门参与进来,进行统一的讨论,设置具体参数。要在系统内部完成整个设计的过程,包括方案报送与审批,审批的反馈等。公司内部不同员工有不同操作权限,如产品的修改权限不可以完全下放,确保每个员工都可以使用对应的操作功能如产品设计师可以全面的查询下与修改,制造部门的员工可以查看设计明细。

2.2.3质量监控

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因此要完成对产品质量的管控,就要对企业与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对于这方面,要严格执行产品设计方案中的要求,系统对产品生产过程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实时显示,实时记录,及时向企业的员工发送质量标准及数据解析,让员工清楚认知要做什么该怎么做。在整个过程中进行全面的监控,对于异常的作业及时发现,并发出警示。

2.2.4质量分析

对于生产出的产品要及时进行质量检测,评价产品数据是否在设计的范围之内。员工对于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发送反馈,反馈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编号、故障信息、拟定的解决方案等。系统根据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推测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检查合格出厂后,要根据客户的反馈做出应对。通过门户网站上客户反馈的使用感受、评价抱怨等做到实时的采集,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方便企业员工进行服务。同时,系统也应做到对于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整合,进行关联性分析。

2.2.5质量改进

对于客户的反馈进行数据收集,进行分类与整理,并进行分析,对于分析出的信息进行汇总,反馈给设计师,并融入到产品质量标准中,积极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使质量持续提高。改进方式有两个方向,具体要看问题产生的原因。一个是生产流程的改善。如果是原材料或者作业不当引发的质量问题,就要对生产流程严加把控,注意生产过程中的优化与改良。另一个是产品功能的改善。就是要看客户需求,做好数据抓取与调查,分析客户反馈意见,完善产品功能,从而改进质量。

2.2.6质量记录

要加强系统对于数据的记录。历史信息对于下一步的质量管理是一个很好的参考要素,因此,对于每一个产品要做到有据可查。对于产品的型号、批次、质量检查记录、问题反馈、解决方案等进行详细的汇总。提供多种的统计分析表,支持数据回溯等功能[2]。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同时也要注意方便查找,有利于后续产品设计与改进。

总结: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在整个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企业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 吴夏,贺佩,李晖.基于MES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1,No.31(09):61-63.

[2] 游健平.生产车间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构想[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0):78-79+84.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企业管理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信息系统管理在社会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信息系统运行质量评估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