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情绪传播对体育行业的影响研究
2021-03-26聂士博
聂士博
传统媒体背景下,受众参与程度较低,参与手段和渠道有限,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网络舆论。而在新媒体背景下,互联网网民获取信息的单位时间短,时间段分布零散,因此容易停留在信息的表层。在当今社交媒体语境下,他们不只是内容的接受者,更可能成为内容的直接生产者。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绪指情感,包括情感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状态以及情感的行动倾向。情感是“思维过程中的一个监控过程,是对躯体正在做什么的体验,情绪是对躯体状态和与之并行存在的思维过程的同时知觉。”社交媒体语境下的网民,情绪抒发和传播变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会导致情绪传播在新媒体时代下容易迸发巨大的能量。
2019年在中国举办的男篮世界杯,在网络上引起人们广泛讨论。网民的讨论和热议所带有的情绪释放出巨大的社会能量。如今中国的体育产业蒸蒸日上,互联网体育媒体不断增多,体育明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民的视野中。由此可见,探究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情绪传播对体育行业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
情绪传播展现出的特点
即时性效果强,传播强度大。群体中会发生短时性、高密度的情绪感染,并快速作用于行为态度,在短时间内即可带来广泛讨论,即为互联网传播的即时性效果。当今,获取信息的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多样,信息能够第一时间更新、获取,并结合自身进行转发与评论,大大便利了网民表达情绪化观点的诉求。互联网环境下,网民的言论更加开放自由,网民带有情绪性的转发评论,持有相同意见的网民也会迅速表达类似观点,带来高强度的传播效果。
传播立场片面。自媒体在互联网的催动下滋生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带着专业性的观点,开始对传统媒体发起挑战。专业化的自媒体由两股力量推动,分别是离开传统媒体的职业媒体人依旧进行内容生产,以及业余的自媒体在长期的时间中开始形成专业化能力。由于互联网传播即时、简短的特点,网络上的表达更多带有不假思索的片面性情绪性表达,导致思维倾斜,立场片面,观点也难以做到统筹兼顾。
易产生裂变效应和聚变效应。物理意义上的裂变是指原子核分裂释放能量的过程。话题不断发酵,热点事件不断放大并继续衍生的现状同样是互联网文化的一大特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互联网平台,发布观点后,会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分解,衍生大量带有网民情绪性的观点,带来更多高关注度的相关话题。物理意义上的聚变是较轻原子核聚合成为较重原子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网络时代信息的接受更多时候是碎片化的,碎片化信息虽然零散,但传播速度快且易于汇百家之言,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多人信息加以整合进行二次传播。聚变效应会带来更强的情绪传播效果,因为在聚变效应观点传播之前,该观点已经是被多人传播后的带有集合性的观点,更易于受到广泛认可。
结合体育新闻报道
元素的网民情绪分析
网络条件下体育新闻生态的变化。网络条件下,体育新闻生态呈现自由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传播主体的改变。媒体的界限在不断放宽,非媒体背景出身的体育新闻工作者,如张卫平、王仕鹏等退役篮球运动员,他们掌握着更精细化的体育知识和比赛规则与技巧,通过专业的分析和讲解,更容易带来专业的、权威的、令人信服的体育报道。
同时,网络环境下,微博、B站、抖音等都给当下的体育传播生态带来冲击和影响。我们熟知的著名体育媒体人,现任《篮球先锋报》总编辑、中央电视台篮球解说顾问苏群;现任《体坛周报》副总编,并担任中央电视台篮球解说顾问杨毅;现任《体坛周报》常驻休斯敦篮球记者、腾讯体育篮球解说王猛等都在个人的微信公众号发表自己观点的同时,同网民展开广泛讨论,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他们的微博账号上。而微信公众号上的自媒体平台,如占据微信公众号体育榜单WCI指数前两名的“柚子说球”和“狂言Doggy”,通过发表带有个人主观化情绪的专业性观点,他们都是体育新闻传播、分享与交流的重要力量。
结合案例网民舆论风向原因研究。男篮世界杯自身的广泛关注。篮球在中国始终是一项广受关注的运动。篮球运动很早进入体育课堂,被教育部门所认可,在大、中、小学普及推广。21世纪初,随着王治郅、姚明、巴特尔、易建联等中国出生的运动员加盟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林书豪作为黄皮肤的亚裔美籍华人,掀起“林疯狂”,这都受到媒体和国人的广泛关注,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篮球文化产业在中国得到了深入的传播,并对我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队失利原因带来争议性话题属性。在男篮世界杯期间微博热搜上,关于中国男篮失利的话题屡屡出现。例如北京时间9月2日中国男篮惜败波兰男篮的比赛后,微博热搜出现大量和中国队输球相关话题:中国队发球失误、郭艾伦怒砸广告牌、姚明表情、王仕鹏哭了等话题均排名当日热搜前列。在中国,篮球作为一个具有大量群众基础和广泛关注度的体育项目,惨痛的输球方式给关心中国篮球的球迷带来巨大的失落感,倾诉的场所自然选在微博等社交媒体。
知名媒体人和专业人士作为“意见领袖”发表言论带来的影响。当今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公共事件发生后,在技术赋权的前提下,个体通过社交网络拥有了更多自我表达的机会,在内容生产和内容消费中来去自由,由当事人、媒体官微、权威媒体机构等意见领袖所释放的信息一旦进入网络平台,网民的情绪便开始以点的形式不断出现。从情绪主体来看,意见领袖的情绪主要是以自我生成的形式,网民个体的情绪则大多是通过感知他人情绪形成。网民个体为了寻找适合自己价值观、道德规范、意见态度一致的群体,往往会选择先观望后表态的顺序。这时,意见领袖所发表的观点将对网民价值判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公共媒体上的体育专业人士、媒体人,也包括公共知识分子,甚至还包括一些理性思考的普通人,他们主动纠正错误的观点以及网络上良莠不齐的内容,提出合理意见,对不良的情绪加以疏导,及时匡正了体育舆论中的非理性因素,发挥了意见领袖的作用。
体育行业情绪传播的思考与建议
传统专业媒體严格把关,倡导正确的价值倾向。当下发生的热点事件,新媒体平台往往成为爆发点,引起舆论风暴,其中夹杂着谩骂、批评、道德审判、舆论审判、故意哗众取宠的与大众主流观点相悖小众的“奇葩”观点。这种在网络平台上的舆论缺乏理性思考,其提供者更多是在跟风、凑热点,这种碎片化的舆论很难和严肃讨论进行有机对话。因此,专业媒体要坚守底线,控制情绪,这尤其适应于传播碎片化与快速的体育行业。要对体育事件中一些难以避免的客观因素和失误给予适当宽容和理解。
新媒体领域正视自身地位、避免情绪,提供合理化观点。具有影响力的新媒体、自媒体平台要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倡导合理社会心态。观察并细致了解体育时事热点,分析网民情绪,呈现符合网民情绪表达欲望又不失平衡的观点。要从多维度思考问题,避免情绪化的片面表达,教练员、运动员和球迷等多角度都是需要照顾的用户,注意从多方面平衡表达。
隋岩指出,新媒介为个人情绪的社会化传播创造了技术条件;仇富、仇官等社会心态是个人负面情绪社会化的社会心理基础;意见领袖是个人情绪的放大器;而群体传播是个人情绪社会化的核心动因。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情绪是比赛的重要因素,赛后的总结和改进也是球员和球队提升的关键。如何使体育传播、网民情绪和体育赛事形成合力,共同发挥其作用机制,是当下的体育传播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