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需要“双循环”?
2021-03-26钱德虎
钱德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速度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奇迹,究其根本,得益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庞大的人口基数也意味着庞大的市场。
2020年下半年,国家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国际“双循环”成为国家战略,对于外贸行业的猜测和疑问也很多。
这些年,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些国家热衷于鼓动制造业回归。在“双循环”战略和疫情、国际政治、国内变局的多重影响下,供应链是否还是优势?中国外贸业将会迎来什么变局?
复苏与供应链的隐忧
2020年年初的外贸行业哀嚎遍野。先是国内疫情,全国按下了暂停键,接着国外疫情暴发,至少在4月份之前,国内外贸是冰火两重天。当口罩变为紧俏物资,全球外贸行业也“变天”了,首先面对的是行业的冰冻、倒闭、关停,一切坏消息成为了2020年的开始。
不少外贸企业宣布停业、降薪和关闭,国内外贸业大洗牌,据媒体报道,从2020年春节到3月30日,全国范围内注销的外贸企业达11660家,外贸行业影响着1.8亿人口的就业问题。全国641万家外贸企业分布于各行各业,其中批发与零售业占比最多,占总量的51%;制造业次之,占总量的18%。民营企业出口占比已经超过一半,达到51.4%。
由此带来的争议在于,如果疫情结束,中国是否还能保证“世界工厂”的位置,毕竟不少企业已经把眼光看向了劳动力更加廉价的东南亚。
2020年8月份,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宣布富士康目前正在努力扩大中国以外的产能。虽然说大陆仍然是iPhone和戴尔台式以及任天堂游戏机等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但是富士康在其他地区的产能已经从2019年的25%提升到了2020年的30%。
初步估算,中国在世界上已经充当了30多年“世界工厂”的角色了。中国工厂为全球提供了无数的低端制造产品,从日常的服装、鞋履到家用电器再到电子产品,“中国制造”用物美价廉征服了欧美、也征服了全世界。
还有一种声音,就是国外对于中国高科技的封锁,比如针对中兴、华为的制裁和限制,大家纷纷担忧,“中国制造”的优势会不会失去,供应链是否会被替代。
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中长期看,笔者认为这样的担忧是多余的,但值得警惕。中国制造的魅力,在早期可以认为是廉价劳动力,那是因为中国经济起点低,经济发展刚刚开始,通过低价吸引制造业产业链,中国自身发展了经济,提升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带动了消费。充分说明了这是成功的。
但中國制造的优势早已不是“低价”,而是通过这几十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基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础、幅员辽阔的地理纵深,天然形成了供应链,他们犹如毛细血管,或者是微小的生态,保证了“世界制造”的正常运转。
以纺织业为例,中国既有原料,比如新疆的棉花,也有大量的化工原料以及自己完整的供应链。而生产技术已经不完全依靠劳动密集型的方式去操作,高度的工业自动化提升了中国“智造”的效率。对于很多行业而言,不是简单地把生产线搬到国外去就万事大吉,有时候只能做低附加值。疫情期间,印度的外贸支柱纺织行业的大单纷纷回流中国,证明了这一点。
在高新技术上,发达国家对于中国的封锁出于本国利益和意识形态,包括贸易摩擦,背后都有本国的政治博弈。
防疫物资开启了中国外贸的复苏之路,但真正能符合出口需求的防疫物资供货商寥寥无几,这一度影响了出口生意。并不是价格问题,而是符合资质的产品和产量都太少了,能日产过百万片口罩、资质齐全的大厂并不缺客户。
仅仅是资质这道关卡,就难倒了很多企业,至少需要具备的资质有EN ISO13485体系认证、CE认证、FDA注册和检测报告、CE-PPE(EN149)、CE-MDD EN14683、国内认可的45家检测结构的CANS报告、ASTM测试报告、YY0469认证等等。2020年4月10日之后,防疫物资变成了法检,需要生产地属地海关做申报前监管,出具检验检疫电子底账才可以报关,这也是为什么口罩价格一度居高不下的原因——毕竟能符合要求的公司太少了。甚至一些具备原料生产能力的友好国家眼疾手快地买了设备自己生产。
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增长1.8%,主要归功于防疫物资。新冠肺炎疫情以来,20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大量防疫物资,防疫物资拉动出口增长2.2个百分点,出口1.04万亿元,其中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医疗器械和药品,增长36.5%。
防疫物资的热销开启了2020年外贸的复苏,但很多变化令人措手不及,耐人寻味。防疫物资巨大的增长量既彰显了中国“世界工厂”强大的应对能力,也是全球经济做出巨大牺牲的市场晴雨表。
外贸行业的变化和挑战
双循环之下,对于所有企业而言,需要做的就是应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即便是疫情的黑天鹅,行业发生的变化有时候总是出人意料。一方面国外的一些订单取消了,一些企业应声倒下,另外一方面又有了新的行业崛起,变化制造了危机,也创造的机遇。
郝东亚是江苏的一家电动自行车的公司CEO,他曾经把自己的企业定位成互联网公司,在小黄车(ofo)和摩拜繁盛的时候,他试图把自己的公司也包装上市,但事与愿违,把他推上风口的是疫情。他们生产的主要产品是电动助力自行车,这种自行车主要的技术含量来自于电池组和电机,通常电池组采用进口的方案,这样做的成本很低。他们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改装普通的自行车,也可以生产整备的车辆。
与传统电动自行车不同,这种车通过电机降低了骑行的困难,提升了速度,骑行非常轻松省力。甚至通过技术还可以把现有的轮椅改成具有导向作用的电动轮椅,由于有一定技术含量,也能通过政府创新业态的认可和补贴。
如果没有疫情,郝东亚的公司可能通过资本驱动的方式,成为一家基于出行创新的平台公司,这是他的愿景。但实际情况是,因为国外的疫情,产品爆单了,除了乘坐公共交通之外,骑行成为了新的选择,郝东亚的电动助力自行车现在一车难求,利润也是可观的,毕竟是用人民币的成本去换欧元。
疫情让很多外贸公司失去了订单,也给很多冷门行业诞生了机会,而当下外贸从业者最头疼的事是汇率与物流。
全球经济的巨变,美元的汇率不断走低,人民币升值,受到疫情影响,国外的企业也不能正常运转。尽管国内复工得早,疫情稳定之后,订单也逐步恢复。但喜忧参半的是,订单多了,却未必能赚钱,整个外贸业务陷入了一种“矛盾”。
订单多了,但国内的外贸却依旧遭遇挑战。国内疫情恢复,因为体制和价值观区别,國外情况依然严峻。现在出口面临的困境是物流,订单来了,但是货发不出去了。
首先,疫情暴发之后,人类面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全球范围停航。即便在疫情趋于平缓之后,国内的飞机也有“熔断”政策,并且属于相对正常情况,航班数量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空运成本高,最高时每千克超过130元,这对于货物而言是较高的。其次是海运,作为国内最大吞吐量的深圳盐田港,10月份达到146万个标准集装箱的规模,这已经是2020年全球最高纪录,背后的问题是集装箱短缺。另外一方面,因为疫情影响,国外的港口的卸货能力不足,人工短缺。以洛杉矶港为例,第三季度的总数超过270万个标准箱,远远超出历史同期,但人工减少了三分之一。
遇到西方节日,一些物流公司放假,导致货运周转不畅、积压。柜子运出去,但是回不来,所以只能依靠外调或者新集装箱补充。中国虽然是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基地,但从复工以来,工厂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21年三四月份以后。一柜难求的结果,就是物流成本的天价,但并不是愿意付钱就有额度,甚至有出现“摇号”配箱的盛况。
另外令外贸行业难以接受的是汇率,2020年12月16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触及6.5,自2020年6月初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7.1964逐步升值至6.54水平,反弹幅度超6500点。
为什么大家对人民币升值如此敏感?在外贸中,是以美元来结算的,假如结汇100万美元,此前可获719万人民币,按照6.5的汇率,最低只要650万左右,损失超69万人民币。在卖方结汇之前的周期,如果买家是支付定金,尾款发货前付清或不可撤销的即期信用证,这样的结果就是结汇的时间差不可控。
长期来看,大家寄托于行业恢复常态,毕竟疫情终将过去,但也有可能所谓常态化或是基于疫情后的“新常态”,过高的成本会被转嫁,“花无百日红”,所有外贸企业要有应变的策略。
这次疫情对于所有外贸从业者最大的感觉就是固有的“节奏被打乱”,传统的商品没了买家,市场没有了,即便有订单的也深刻感知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双循环成为长期战略,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全球市场中,优胜劣汰才是正常的。
应该走出传统的“舒适圈”,在品质、产品、商业模式创新上下功夫,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必然会被淘汰,商业社会讲的是丛林法则,唯有创新才是生存之道。
为什么是双循环?
外贸的复苏是冰火两重天,首先并非是全行业的恢复,从2020年11月份的数据来看,增长和下降都很明显。2020年前11个月,出口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9892.3亿元,增长33%;服装8610.7亿元,下降6.2%;塑料制品5277.8亿元,增长20.1%;家具3650.7亿元,增长11.2%;鞋靴2189.4亿元,下降21.3%;玩具2104.8亿元,增长6.8%;箱包1279.5亿元,下降23.8%。
此外,出口成品油5593.2万吨,减少6.9%;钢材4882.6万吨,减少18.1%。“宅经济”商品拉动出口增长1.1个百分点。中国消费类电子产品产业链、供应链优势明显,合计出口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家电等“宅经济”商品8808亿元,增长17.8%。
从数据上看外贸出口的恢复并不均衡,不是全行业复苏,而是冷热不均。国外经济受到影响,疫情是全人类的敌人,限制了经济活动的发生。本该全球旅行的机会没有了,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地,旅游经济遭遇毁灭性打击,基于本地化的消费减少,这造成的连锁反应在本国的体现就是失业率的提升,尤其一些国家的GDP是靠消费拉动的,所以才会有各种“发钱”“补贴”的举动。
消费者自身经济并未恢复,所以一些常规需求就会减少,外贸的自然会受到影响,最典型的就是服装:都不出门了,购买需求减少,反映到国内,就是数据降低,到实体就是工厂订单减少,甚至是倒闭。
由外转内的因素,还是因为国际贸易并未恢复正常,导致国内出口形势的变化,以广东省为例,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曾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广东外贸进出口7.14万亿元人民币,已连续34年全国第一。即便这样,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指出2020年前三季度全省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23762.42亿元,同比下降6.5%,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8个百分点,但主要出口行业下降趋势未得到扭转。
“双循环”并不是放弃出口,也不是单纯的“出口转内销”,“内循环”的意义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激活存量,寻找新需求,统统变为增量。
四五线城市的十亿消费者,市场是庞大的,之前大规模促进消费的政策是“家电下乡”,大家还是记忆犹新,其实这就是供给侧改革的好例子:黑白换彩电,滚筒换自动,小冰箱换大冰箱。新的“双循环”是建立在中国强大的供应链基础上的,能够出口满足国外市场的,转为国内之后,本质上不是“出口转内销”,而是另外一种消费升级。
比如说,郝亚东公司的“助力电动自行车”,相比国内传统自行车和电动车,更有科技含量、趣味、健康,但国内尚未普及;或者诸如拼多多提出的C2M方式的案例:过去出口国外的99美金的锅具,国内线上购买,同材料和生产线,国内99元人民币一口,你甚至想象不到,即便是一包抽纸,相对于四五线城市,其实都是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消费升级的案例。
庞大的十亿消费者市场,疫情依旧不能掩盖基于“吃穿用”的刚需以及消费升级,所以供给侧变革对于行业的挑战是突破,在技术、产品和服务升级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在新的宏观经济趋势下长足发展,一切围绕着满足中国市场。内循环的背后也保证了庞大的“世界工厂”供应链的稳定,对于“外循环”的外贸是重中之重,是核心竞争力。
所以,这时候再看“双循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市场是增量,也是能做到全民“消费升级”,民众感觉好了,是因为口袋有钱,整体经济也就上去了。而外贸行业的平稳和提升,在疫情的复杂情况下,双循环就是双保险。
“双循环”对内而言是消费升级,是整体的增量,对外是坚守和保持强大的“世界工厂”的供应链优势和市场。
后疫情时代带来的思考,我们必然看到,“后疫情”时代的外贸市场是非常态化的,2020年的外贸市场是前所未遇的,从倒闭、迷茫、恢复、订单暴增,解读和预判并不能简单认为是“向好”,而是矛盾,现在热门的产品,常态化后可能就平淡了,而其他类目会复苏,疫情后,一些供应链生态可能被破坏了,是否要重建?
中国外贸遇到的根本性问题在于如何理解“内循环”,中国本身的经济体量和实力、消费能力不断加强,一部分过去外贸的产品国内已经具备消化能力。还有一个问题,一些企业的倒闭并不完全因为大环境,而是本身属于外贸业务的正常市场丛林法则。全球步入老年化,新的主力购买力人群正在诞生,他们想要什么?这必然是出口产品的结构性调整。20年前的产品可能不能适应社会了,与国内市场的规则一样,创新才是目前遇到的最大难题,也就是中国外贸的供应链升级。
所以说,“双循环”对于外贸的意义,更像是在这个后疫情时代的迷雾间,给中国经济上了一道“双保险”,想要未来的增速,只有保证现在的稳定,活下去才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