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所惯用的奖励手段有可能教会了孩子做事讲条件

2021-03-26大鹏

现代家长 2021年3期
关键词:冰激凌手工条件

大鹏

不让吃冰激凌就不做作业,不让看动画片就不睡觉,不让玩平板电脑就不好好吃饭……

被亲生闺女要挟是什么感觉?

“妈妈,我想吃冰激凌,不让吃我就不做手工作业。”刚从幼儿园回到家,玲玲就用恶狠狠的腔调对妈妈说,目光却有点胆怯。

被女儿奶声奶气地要挟,邵女士“扑哧”一声笑了,心里不无得意地想,4岁的小丫头就会要挟人了,真是个人精!所以没当回事,一边给玲玲解鞋带,一边满口答应。

但是睡觉前玲玲再次讲条件,邵女士就笑不出来了。晚上9点整是玲玲上床睡觉时间,但是洗漱过的玲玲突然改了主意,对妈妈说:“我要再看一集动画片,不让看我就不上床。”还是那种奶声奶气的恶狠狠。

劳累一天的邵女士不耐烦了,严肃地对玲玲说:“你跟谁学的讲条件?赶紧乖乖上床睡觉,不然就没有睡前故事了!”

玲玲哭了一会儿就放弃了,顺从地钻进了被窝。她不敢继续维护自己的权益,不是因为这种权益本来就不那么正当,而是担心睡前故事泡了汤。

“跟我斗,你还嫩点儿!”邵女士窃喜。

随后几天,玲玲好像对讲条件上了瘾,凡事都要讨价还价。比如吃饭,她对妈妈说:“今晚我要多玩半小时平板(电脑),不答应我就不好好吃饭。”比如上舞蹈课,她开出高价:“我要最新款的带支付功能的可视手表,不买我就不进练功房。”

更可气的是购物。那天在超市门口,玲玲摆出绝不退让的架势,对妈妈说:“给我买那个穿绿色裙子的布娃娃,不买我就不跟你进超市,我就一个人站在这儿。要是我被人贩子拐走了,爸爸一定会骂死你的!”

几个路人被小丫头幼稚的要挟逗笑了,纷纷向邵女士投来同情的目光。

邵女士被气得两手发抖。想到此前玲玲的要挟频频得手,如今已经有了势在必得的勇气和决心,邵女士心中泛起一种再真实不过的失控感。

“我快被这小丫头折磨疯了!”邵女士感慨,“我全心全意为她付出,何尝讲过条件?如今她誓死捍卫自己利益的架势,好像她根本不领情。我图的是什么啊……”

气恼归气恼,邵女士其实更担心的是玲玲成为唯利是图的人:“就算勇敢维护自己利益有可取之处,但这种人不会有好的人际关系,谁会喜欢斤斤计较的人呢?”

宝宝做事讲条件是正常现象,但缺乏引导会构成严重危害

邵女士的烦恼很容易引起同情,因为每个家长都曾被自家宝宝要挟过,这说明宝宝做事讲条件是普遍现象,值得仔细探讨。

抛开家长立场来看,宝宝学会做事之前先讲条件是思维成熟、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水平的表现。研究显示,这种现象通常在宝宝3岁左右出现,5岁以后会更明显。换言之,这是每个宝宝都要经历的。

2岁左右,宝宝的大脑发育发生质的飞跃,开始有自我意识,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说“不”。他们的表达方式,简单而粗暴,不被满足就哭闹,甚至哭晕自己。

3~4岁,宝宝的逻辑思维更加强烈和清晰,开始探索除哭闹以外的其他方法来获得利益,比如撒娇、讲条件、谈判等。

5~6岁,宝宝似乎变得更加圆滑,手段也更高级,比如会口是心非地哄骗家长,会自圆其说地推卸责任,甚至会给家长设置思维陷阱,引诱家长上当。

不要以为宝宝的成长是在与家长为敌,他们只不过是在学习更多、更强的生存技能。同时,他们也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家长:我长大了,不想只听你的安排,我有我的想法,我希望能够自己做主,至少决定自己的事情。

但是另一方面,对于宝宝做事之前讲条件,家长不可等闲视之,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否则宝宝会变本加厉地使用这项技能,会对他的成长造成潜在的危害。

首先,会让宝宝失去做事的主动性。这一点显而易见。经常讲条件的宝宝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那就是“为了得到什么才去做某事”。

比如要挟妈妈的玲玲,她幼稚地认为做手工作业是为了吃冰激凌,乖乖上床睡觉是为了多看一集动画片,为了玩平板电脑才吃饭,为了买新款手表才上舞蹈课。她不会思考做手工作业、按时就寝、吃饭、上舞蹈课到底是为了什么,因为她所关注的重点不是如何做好这些事,以及做好这件事的意义,而是集中在妈妈承诺的好处上。久而久之,她就会在头脑里形成“有好处就做,没好处就不做”的错误观念,进而破坏做事的主动探索意识和积极性。

其次,不利于宝宝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习惯于做事之前讲条件的宝宝会觉得,任何事情都是可以量化的,都可以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条件来解决。

比如打哭了小伙伴,说句“对不起”就了事;比如损坏了幼兒园的公物,让妈妈照价赔偿就心安理得了;比如将感情建立在利益之上,谁给我零食吃我就跟谁交朋友;等等。

这样的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对宝宝的成长危害甚大,可能导致宝宝长大后只做对自己有益处的事情,不肯吃亏,不愿付出,稍微有一点困难或面对于自己没有好处的事,就会怠工、逃避,进而形成急功近利、自私自利的性格,不利于宝宝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奖励是一笔交易,当孩子渴望获得奖励时,就会采取最低的成本获得奖品,同时学会了讲条件

讽刺的是,宝宝要挟家长的技能,恰恰是从家长那里学来的。家长惯用的奖励方法,无意中教会了宝宝做事之前讲条件。

为了培养宝宝从小养成好习惯,家长们无一例外地会用奖励来激励宝宝。比如:

“宝宝乖乖吃饭,不要乱跑,吃完满满一碗,妈妈就奖励你一个冰激凌。”

“宝宝安安静静地做完两页算术练习,爸爸就让你多看一集动画片。”

“宝宝乖乖洗漱,按时睡觉,明天我带你去动物园看大猩猩。”

家长这样做,出发点是好的,而且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奖励是无效的,甚至可能有害。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叫作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找来一批学生,让他们在实验室里解一些智力题。实验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所有的学生解出智力题都没有奖励。

第二阶段,德西把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依旧是解出难题没有奖励,第二组每解出一道难题,就给一美元的奖励。

第三阶段是休息时间,学生们可以选择休息,也可以选择继续解题。研究者把学生是否会在休息时间继续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程度的指标。

实验发现,在第二阶段,第二组(奖励组)解题时确实更努力,但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很少,表明兴趣和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第一组(无奖励组),有更多的人会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通过这个实验,德西得出结论,在进行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如果受到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弱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美国和以色列的更多研究表明,奖励不仅会扼杀兴趣,而且会削弱孩子们的工作质量。

从本质上看,奖励其实是一笔交易,当宝宝渴望获得奖励时,会倾向于采取最低的成本获得奖品,同时也会为了获得奖励而去和家长讲条件。也就是说,家长奖励宝宝,也是在讲条件,而且是一种示范,无形中让孩子学会了用讲条件的方式要挟家长。

此外,有一种隐形的示范行为,家长也不可不防。比如,宝宝问妈妈:“我可以先吃冰激凌再做手工作业吗?”妈妈回答:“还是先做手工作业再吃冰激凌吧。”宝宝愉快地答应了。

猛一看,母女这一番对话谁也没有剑拔弩张地讲条件,只不过是做事情的顺序变了一下,而且宝宝没有任何异议,很愉快地达成协议并执行了,但实际上,妈妈此时有一个隐秘的心理活动:后吃冰激凌能够促进宝宝快点完成手工作业。直白点说,这就是在讲条件。

其实妈妈大可不必这样想,因为做手工作业和吃冰激凌这两件事原本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为何非要强行挂钩呢?做手工作业是宝宝分内之事,为何要以吃冰激凌为先决条件呢?正是这种不正当的交换条件和奖励机制,削弱了孩子原本无条件的学习和做事热情。

大多数孩子一开始讲条件都是一种试探,只要父母能坚持原则,有底线,大部分孩子就会放弃

当宝宝煞有介事地讲条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其实很简单,家长只要做到以下两点,即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一,温和地坚守底线。

如果父母不能坚守底线,或者在孩子哭闹之下心软,向宝宝妥协,那么宝宝就找到了制服家长的法宝,以后会故技重施,甚至变本加厉地与家长讲条件,并成为讲条件的高手,通过要挟家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家长必须坚守底线。

面对宝宝的哭闹,家长要克服自己的软弱,但也不要用武力制服宝宝,最好的方式是温和地坚持。家长可以接受宝宝的情绪,但不能纵容宝宝的错误行为。

不过,在底线以上可以变通的问题,可以多给宝宝一些决策空间,与宝宝协商,让宝宝有“自己说了算”的体验,以安抚其心。

第二,切断做事与条件的联系。

面对宝宝讲条件,家长轻易妥协的结果是宝宝变本加厉,干脆回绝则会引起宝宝的逆反心理,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妥协也不拒绝,转而耐心地向宝宝分析做事与讲条件的关系。

比如玲玲要挾妈妈,不给她买带支付功能的可视手表,她就不上舞蹈课,邵女士的最佳对策是既不答应也不回绝。继而告诉玲玲,买新款手表和上舞蹈课是两件不相干的事:上舞蹈课是培养兴趣,既然交了学费就应该去上课,这是学生的义务,不是愿意不愿意的事,而是应该不应该的事。去上舞蹈课的好处在于可以学到更多的舞蹈知识,使自己更健康、优雅,旷课的后果是跟不上教学节奏,还有可能被老师处罚。当然,如果对舞蹈不感兴趣了,可以考虑退学。新款手表是消费,如果真的需要支付功能,可以考虑购买,如果支付功能不适合4岁宝宝,那就等两年再买,与上不上舞蹈课毫无关系。

最后,妈妈应该向玲玲强调,晚上要和爸爸商量,4岁的宝宝究竟需要不需要带支付功能的手表,今天晚饭后就会决定。妈妈这样说,是对玲玲的尊重,同时也是向玲玲做出正确的示范:有要求可以提,是否合理可以讨论,但不能用讲条件的方式要挟家长。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冰激凌手工条件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哇!甜甜的冰激凌
冰激凌
手工剪纸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夏日冰激凌大作战
手工DIY
“虎虎生威”的隐含条件
珍贵的手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