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该管的时候一定要管,该放手的时候也一定要放手

2021-03-26李瑞辉

现代家长 2021年3期
关键词:大海习惯作业

李瑞辉

2019年高考,彭大海以理科662分的好成绩,被南京大学录取。谈起对子女教育的体会,彭大海的妈妈说——

“在孩子的教育上,必须由一个人主导,其他人辅助,各自尽到自己的责任。但教育观点必须一致,否则你一句他一句,孩子根本不知道该听谁的。”

“从知道怀孕的那一刻起,我就告诉自己和先生,我们要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栗娟说,这个准备指的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角色的转变,是做好为孩子付出、对孩子负责的准备。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了做个合格的启蒙老师,我可没少下功夫。”栗娟告诉记者,她从怀孕开始,就做好了角色转变的前期准备工作。除了胎教以外,她还每天学习育儿知识,几乎没看过电视剧和电影。为了给孩子带来好的、正面的影响,她在孕期通过书籍、杂志、电视等渠道积累了不少育儿知识,这些知识在以后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派上了用场。

孩子彭大海出生以后,栗娟担负了教育他的主要责任。这并不是说其他家庭成员不负责任。栗娟认为:“在孩子的教育上,必须由一个人主导,其他人辅助,各自尽到自己的责任。但教育观点必须一致,否则你一句他一句,孩子根本不知道该听谁的。”栗娟的爱人在教育孩子方面对她无条件支持,一向很配合。“他知道教育孩子很重要,经常跟我说,把孩子教育好是咱家最大的事儿。有时候,我叫孩子起床,孩子不起,我就让他去叫。孩子不听我话的时候,我就让他去‘收拾他。父亲的威严在儿子那里一向管用;而且孩子知道爸爸一定会站在我这边,所以很快就会乖乖听话了。”除了老公配合以外,栗娟的公婆也很支持她,尽心尽力帮助她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但在孩子的教育問题上,二老很少插手,几乎都听她的。

“家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纠纷少了,家庭氛围自然就和谐了。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很有好处。”彭大海上小学三年级以前,栗娟工作以外的几乎所有空闲时间都用在了他身上。“朋友、同事叫我喝咖啡、打麻将什么的,我几乎都拒绝了。并不是我不想出去玩儿,而是我觉得母亲的陪伴、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尤其是在他小的时候。所以我宁愿把自己几年的空闲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也不愿因为自己的自私、懒惰和逃避耽误了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

“很多家长知道阅读重要,却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孩子小的时候,很多习惯都是家长帮助他养成的。给孩子买来一堆书,指望他自己爱上读书,这样的做法收效甚微。”

“普通家庭教育孩子成本最低却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喜欢阅读,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在栗娟看来,喜欢阅读的习惯能够让孩子终身受益。大量阅读能够打开孩子的思维,开阔他的视野。孩子通过阅读储备的知识能够让他在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在阅读中养成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对他以后的工作、生活都影响深远。

“很多家长知道阅读重要,却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孩子小的时候,很多习惯都是家长帮助他养成的。给孩子买来一堆书,指望他自己爱上读书,这样的做法收效甚微。”树立了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目标以后,栗娟便开始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彭大海两岁的时候,栗娟买来了适合这个时期阅读的儿童读物,每天早上起床,她就会给孩子朗读,晚上睡觉前也留有读书时间。走出家门,栗娟会借助路边的广告、标语等,培养孩子对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度。“我还买了一个复读机,录入历史小故事。我上班的时候,就让家人抽时间放录音给他听。”栗娟说,对于两岁的孩子,她其实也没要求他能够听懂什么内容,但孩子却给了她很大的惊喜。“有一次他听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竟跟着故事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还能复述出故事的部分内容,这让我有点惊讶,也越发相信潜移默化的力量。”每天给孩子读书的习惯,她坚持到了孩子上小学。

“孩子上小学后,我给他在图书馆办了卡,一有空就带他去看书。在图书馆里,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儿,都沉浸在读书的氛围中,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也会像其他人一样,坐下来安安静静地读书。”上小学后,栗娟给孩子规定,每天至少阅读30分钟,书籍的内容她选一部分,彭大海自己选一部分。“小学三年级以后,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力了,可以让他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我的孩子喜欢地理,经常看地理方面的书,看完还会给我讲。”栗娟说,从她给孩子读书,到孩子给她讲书,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证明孩子的阅读习惯基本养成了。之后多让孩子读他感兴趣的书,他会更加喜欢阅读。

“儿子从进入小学开始,各门学科成绩都很好,作文经常得优秀。我觉得这都跟他从小喜欢阅读分不开。”

“教育孩子,该管的时候一定要管。”——孩子写作业时不专心,他玩什么我就扔什么,几次下来就让他知道了规矩。

栗娟说,给孩子立规矩要趁早,在孩子小时候给他立规矩,其实就是帮他养成好习惯。如果等他长大了家长再去立规矩,他可能就不会完全执行了。

“首先是生活上,从小就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孩子上幼儿园前,我就要求他作息规律,早上7点起床,中午午休1小时,晚上10点上床睡觉。直到现在,他的作息仍然特别规律。这不仅让他有充沛的精力做事情,对他的身体健康也有好处。”除了作息,在其他方面,栗娟也给彭大海制订了规矩,并坚决执行:放学回家必须先写作业,学习用品要自己收拾,每天保证阅读时间等。

“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是最难的时候,也是立规矩的关键时期。他写作业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看着。刚开始他也磨磨蹭蹭,一会儿咬笔,一会儿卷书,一会儿抠橡皮,橡皮上都是被他用笔扎的窟窿眼儿。”栗娟说起彭大海刚上小学时写作业的情景,感觉仍历历在目,“这些在我看来并不是小事儿,写作业不集中注意力,那在课堂上注意力也很难集中。说了他几次不管用以后,我就采取了严厉措施:他写作业的时候玩什么,我就扔什么。几次下来,他便知道写作业时得认真,这是规矩,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便认真了起来。”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栗娟就给彭大海报了英语辅导班。每天早上起床后,她都会先打开复读机,给彭大海放英语磁带。“每天起床先听20分钟磁带,坚持了3年。”周末,母子二人还会选一些英文原声电影,每天看40分钟。刚开始,他们看简单易懂的动画片,后来便逐渐转入难懂一点的内容。孩子对看电影很感兴趣,循序渐进地学习也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收获满满。

“教育孩子,该管的时候一定要管,该放手的时候也一定要学会放手。等孩子通过规矩养成了习惯以后,家长就可以退居二线了。”栗娟说,儿子小学三年级以后,她便很少盯着他写作业了,也从不指手画脚。“作业他自己完成,写完以后自己检查,有不会的地方标出来去学校问老师。”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还让老师及时知道孩子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

“孩子长大以后,父母要学会适时放手,从父母的角色向朋友的角色转变,这样父母轻松,孩子也轻松。”

“教育孩子是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放平心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切忌急功近利。”栗娟说她对孩子的要求其实并不严格,“他小时候我没少给他报兴趣班,但只要他上一段时间觉得不感兴趣,我就不会再逼着他上。小学时,他只有英语班坚持了下来,初中以后,就没再上过课外班了。”栗娟认为,孩子只要课堂效率高,课下认真完成作业和阅读,其他时间就应该用来玩儿:“孩子也不是陀螺,空闲时间交给他自己掌握,劳逸结合,他才不会产生厌学情绪。”

提到厌学,栗娟说她很不赞成有些父母的“打击式教育”“攀比式教育”。“孩子作业写不好,有些家长会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孩子成绩下滑,家长又会说,你看人家谁谁考得多好,都是一个班的,你咋啥都干不好?这些话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伤害,父母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和理解孩子,不要对孩子冷嘲热讽。要知道,父母的这些行为很容易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对于成绩和分数,栗娟一向心大。彭大海初一进班名次是班级第9,第一学年期末考试,全班不到50人,他竟然考了第40名。即便是这样,栗娟也没有着急,既没有批评他,也没有给他脸色。“其实孩子偶尔一次成绩下滑很正常,这时候,父母帮着孩子找出原因,比唠叨、埋怨更重要。”可能正是因为母亲心大,彭大海对名次也没那么在意,考第一名他不得意,成绩下滑了他也不懊恼。栗娟说,好的心态也是儿子高考成功的秘訣之一。

进入高中以后,课业紧张起来,孩子周末回家,栗娟从不过问他学习上的事情。“一周只见一次面,他一回来我就想着给他做些好吃的,和他聊聊天,让他好好休息放松一下。”高三时,有两次考试,彭大海语文成绩都是班级倒数第一。面对这样的情况,栗娟也没有过多询问。“都到这个时候了,孩子心里有谱儿,他比你更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在这样的敏感时期,家长说话一定要注意,不能给孩子增添压力。”因此,一到周末,栗娟就带着儿子逛超市、买衣服、去周边玩,对学习的事只字不提。而孩子一放松,反倒会主动给妈妈聊一些学校的事情。“孩子长大以后,父母要学会适时放手,从父母的角色向朋友的角色转变,这样父母轻松,孩子也轻松。”

2019年高考,彭大海考出了理科662分的好成绩,最终被南京大学录取。

栗娟说,最让她觉得骄傲的是,儿子心态一向平和,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自己的主见。还有就是,儿子心地善良、待人和善、不急功近利。她说,她不为儿子的未来担心:“我现在要做的就是退到幕后,当好他的坚实后盾,看着他继续成长。”

【编辑:潘金瑞】

猜你喜欢

大海习惯作业
大海捞金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快来写作业
问大海
好习惯
冬日的大海
作业
令人兴奋的大海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