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椎管占位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3-26陈一霞卢美观

医疗装备 2021年5期
关键词:天数椎管住院

陈一霞,卢美观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福建厦门 361003)

椎管占位病变主要指椎管内肿瘤,也包括少数具有占位效应的非肿瘤性病变(血肿、血块畸形等)。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椎管占位疾病最为有效的手段[1]。在以往的治疗中,神经外科医师对脊柱的稳定性未给予足够重视,故常采用椎板切除术切除患者椎管内的肿瘤,易导致脊柱缺失稳定性、脊柱后凸等不良结局[2]。椎管占位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术是神经外科的常用术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十分必要给予其有效的临床护理。有研究表明,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椎管占位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行椎管占位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5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组男30例,女28例;年龄21~74岁,平均(46.89±6.11)岁;学历,小学17例,中学20例,专科及本科14例,研究生及以上7例。对照组男32例,女26例;年龄20~76岁,平均(47.89±6.37)岁;学历,小学15例,中学23例,专科及本科12例,研究生及以上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确诊为椎管占位病变,并需采用椎管占位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术治疗的患者;配合治疗的患者。排除标准:伴有精神和认知障碍的患者;存在严重疾病,如癌症晚期或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4]。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确保患者的病房环境干净、整洁、通风状况良好,嘱其按时服药,忌食生冷、油腻的食物。

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主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与护士组成。(1)入院1 d 后,由主治医师询问患者的病情,再根据个体的差异性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由护士长向患者讲解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法和护理目的、对患者进行椎管占位性病变的健康知识教育,使其能够充分了解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方法,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护士的工作。(2)入院2~3 d 后,由责任护士再次对患者宣讲椎管占位病变的相关知识,并讲解实施手术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并发症或其他不适、治疗的目的和意义,鼓励患者,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其紧张、恐惧的心理;指导患者练习如何在床上排便和作轴线翻身;完善患者在术前的各项相关检查。(3)术前1 d(一般为入院3~5 d 后),由责任护士告知患者在术前6~8 h 内禁食禁水;患者正式手术时,均采用气管插管式麻醉,取侧卧位,在患者后正中入路,先打开硬脊膜,暴露神经,随后使用神经刺激器刺激肿瘤部分,若检测结果为无任何电位发生,则可切除肿瘤;术后,查看患者的呼吸、意识、切口、肢体活动、生命体征等情况的变化,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伤口肿胀、疼痛、恶心、头晕等情况;责任护士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抗炎、补液、止血等对症治疗;取平卧位,责任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睡姿,确保其头部与脊柱的轴线保持一致,必要时佩戴护具,同时需避免患者在翻身时脊柱发生扭曲或扭转,责任护士需密切观察其切口有无出现渗血和渗液,并尽量保持敷料清洁干燥。(4)入院5~10 d 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状况等的变化,以及是否出现头晕、切口疼痛或渗液、排尿、排便等情况;引流管护理需注意引流袋的位置及引流液的量、色泽、性质等,避免出现引流管阻塞和脱落的现象;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现伤口感染、尿路感染、褥疮、脊髓压迫症状等。(5)入院10~14 d 后,由主治医师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判断其是否可以办理出院;护士长应加强出院指导,鼓励患者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含适量粗纤维等的食物,忌烟酒、辛辣食物,避免剧烈活动、提重物等,当出现头晕、肢体活动异常、切口出现渗血或渗液等情况时应及时回院检查,并按时回医院复诊。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指从患者入院第1天起至出院当天,由责任护士记录于病历中。护理满意度的评估内容包括护士护理质量、护理服务态度、护患沟通交流等方面,分值为0~10分,≥7分表示患者对本次护理持满意态度,<7分表示患者对本次护理不满意。(2)护理后,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褥疮、脊椎压迫等。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住院天数和护理满意度比较(±s)

表1 两组住院天数和护理满意度比较(±s)

组别 例数 住院天数(d) 护理满意度(分)对照组 58 17.56±1.45 6.48±1.11观察组 58 12.33±1.84 8.91±0.23 t 4.87 3.04 P<0.01 <0.0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指从患者(尤其是特定的患者群体)入院的第1天开始到出院都接受有计划的护理。该护理方法以患者住院天数为横轴,以入院时的诊断、检查及入院后的指导、治疗、护理、教育、出院等护理方式为纵轴,制定日程规划表格,对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应该进行的检查或护理、患者病情的发展速度与程度、患者需接受多长时间的治疗等进行详细的计划和说明[5]。椎管占位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术治疗椎管占位病变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痛苦,但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在患者手术前后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临床护理路径能够缩短行椎管占位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术患者的住院天数,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优质的护理服务,该方法通过将护理内容细致化、路径化,选择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团队,可优化并重组护理工作,精细化护理流程[6]。主治医师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计划表格简单且易懂,便于护士实施,利于提高护理效率。分时间段的护理可克服护士在护理期间的盲目性、随意性,确保连贯性地对患者予以健康知识宣讲,同时可提高护士的责任心、耐心、整体能力等,从而使护士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优质且全程的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7-8]。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临床护理路径能够降低行椎管占位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护理路径所列出的计划表格可使护士明确各自的职责,并有预见性、计划性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如护理团队的设立可避免因成员个人能力不足或疏忽造成问题,减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差错;此外,在临床护理路径计划表的指导下,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其可自行根据计划表的内容拟定计划、实施措施,从而全方面的护理患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椎管占位切除术及稳定性重建术后患者,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天数椎管住院
妈妈住院了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抑郁筛查小测试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生日谜题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