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循环肿瘤细胞的变化和临床效果

2021-03-26李增辉

医疗装备 2021年5期
关键词:肺癌化疗肿瘤

李增辉

中山市陈星海医院 (广东中山 528415)

肺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针对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多数学者认为,循环肿瘤细胞可以作为评估化疗效果的指标之一[1]。本研究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循环肿瘤细胞的变化和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2日至2018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系统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2例。对照组男41例,女11例;年龄41~84岁,平均(62.83±2.84)岁;CT2N2M1c Ⅳb期19例,CT4N3M1b Ⅳa期1例,CT3N3M1a Ⅳa期28例,CT2N3M1b Ⅳa期1例,CT2N2M1a Ⅳa期1例,CT3N2M1b Ⅳa期2例。试验组男46例,女6例;年龄45~72岁,平均(62.39±3.81)岁;CT2N3M1c Ⅳb期21例,CT4N3M1a Ⅳa期1例,CT2N2M1b Ⅳa期1例,CT3N3M1a Ⅳa期22例,CT2N2M1a Ⅳa期1例,CT4N2M1a Ⅳa期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2015年版《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中关于肺癌的诊断标准[2];按照国际抗癌联盟第七版[3]中关于肺癌TNM分期的标准,属于Ⅲb~Ⅳ期;生存周期预计>3个月。排除标准:存在化疗禁忌证的患者;合并严重贫血、感染、胸腔积液的患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拒绝参加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包括营养支持、补液等。

试验组接受化疗:顺铂(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812,2 ml:10 mg)静脉滴注,剂量25 mg/m2,d1-3;多西他赛(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543,0.5 ml:20 mg)静脉滴注,剂量75 mg/m2,d1,共治疗6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和循环肿瘤细胞[4]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CD4+、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4+、CD3+、CD4+/CD8+、NK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CD4+、CD3+、CD4+/CD8+、NK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NK 为自然杀伤细胞

组别 例数 CD4+(%) CD3+(%)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2 22.47±3.81 23.58±2.45 43.86±4.92 45.71±3.85试验组 52 22.45±3.55 27.73±3.85a 43.67±4.14 48.71±3.55a t 0.027 6.557 0.213 4.130 P>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CD4+/CD8+ NK(%)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2 1.14±0.31 1.15±0.33 10.05±2.41 10.35±1.45试验组 52 1.16±0.23 1.38±0.31a 10.08±2.34 12.44±1.34a t 0.373 3.663 0.064 7.633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循环肿瘤细胞数量分级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循环肿瘤细胞数量>0、>5、>10的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循环肿瘤细胞于1869年首次在癌症患者体内被发现,是指原发性或转移性的肿瘤病灶上因外界因素或自发因素脱落进入血液的细胞[5-6]。有研究指出,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是癌症发生转移的前提,也是转移病灶形成的关键一环,故将其作为癌症患者预后预测指标的可行度较高[7]。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同时,也会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白细胞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肺癌患者的铂类、紫杉醇类化疗药物均可介导T 淋巴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体内的肿瘤细胞,从而提高T 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增强T 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能力,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其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8-10]。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无明显变化,但试验组治疗后免疫功能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循环肿瘤细胞数量>0、>5、>10的占比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化疗可有效抑制患者的肿瘤细胞增殖,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扩散、转移。

表2 两组循环肿瘤细胞数量分级比较[例(%)]

综上所述,化疗能够抑制晚期肺癌患者肿瘤细胞的转移,提升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存率。

猜你喜欢

肺癌化疗肿瘤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跟踪导练(二)(3)
ceRNA与肿瘤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床旁无导航穿刺确诊巨大上纵隔肿瘤1例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