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1-03-26何海平廖文英

医疗装备 2021年5期
关键词:阑尾阑尾炎切口

何海平,廖文英

1 赣州市南康区第二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2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具有发病率高、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急性阑尾炎可并发化脓性腹膜炎、阑尾穿孔等,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是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传统术式,疗效显著,但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致使术后恢复较慢,影响其生命质量[2-3]。寻求一种创伤小、安全性高的手术方法对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而言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在外科领域的逐步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亦逐渐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其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基于此,本研究探究OA 及LA 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2~63岁,平均(42.76±3.81)岁;其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0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3例,急性阑尾周围脓肿5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6例。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21~63岁,平均(42.93±3.75)岁;其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9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2例,急性阑尾周围脓肿6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伴有明显右下腹压痛,存在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其他组织器官功能异常;易出现感染性休克;妊娠或哺乳期女性;腹腔镜中转开腹;依从性差,无法配合完成手术。

1.2 方法

两组均完善相关的术前检查。

试验组采取LA:实施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采用三孔操作方式,于脐上穿刺建立气腹,将此孔作为观察孔置入腹腔镜,取右侧腹直肌外缘平脐10 mm 为主操作孔,另于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做辅助操作孔;探查腹腔及阑尾周围组织器官的情况,观察是否存在其他病变及病变处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随后寻找阑尾,分离周围粘连组织,分离过程中需注意避免损伤血管及肠管,做到完全彻底止血;使用套扎线结扎阑尾根部,于距离结扎线0.5 cm 处切断阑尾,对残端行电凝处理;阑尾取出时需放置于标本袋中,避免引发感染;明确残端无渗血或出血后使用大量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切口。

对照组采取OA:麻醉方法及体位摆放与试验组一致;于右下腹经麦氏点做长度为5 cm 的手术切口,进入腹腔后牵出腹膜,根据探查情况切除阑尾,阑尾残端采用荷包包埋。

两组术后均给予抗生素治疗3 d,对于感染严重的患者可延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

1.3 临床评价

(1)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2)手术前后炎症指标: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3 d 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 ml,行血常规检查,测定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3)并发症:腹腔脓肿、切口感染、肠梗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相关指标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s)

住院时间(d)试验组 44 12.36±2.18 49.43±6.50 16.52±2.24 5.54±1.03对照组 44 28.49±2.97 48.95±6.37 27.64±3.52 9.47±2.09 t 29.041 0.350 17.679 11.188 P 0.000 0.727 0.000 0.000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肛门排气时间(h)

2.2 手术前后炎症指标

术前,两组各炎症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炎症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炎症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白细胞(×109/L) 中性粒细胞(×109/L)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试验组 44 11.82±1.76 7.53±1.06 9.11±1.06 5.42±0.63对照组 44 12.03±1.74 9.30±1.27 9.24±1.17 7.48±0.75 t 0.563 7.097 0.546 13.951 P 0.575 0.000 0.586 0.000

2.3 并发症

试验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肠梗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55%(2/44);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3例、腹腔脓肿4例、肠梗阻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11/44)。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1,P=0.007)。

3 讨论

OA 为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传统手术,具有术式成熟、操作简单等优点,但该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体表会遗留手术瘢痕,影响美观。受麻醉及手术视野的影响,OA 较难清除肠及盆腔内的积液,故术后易引发较多的并发症[4-5]。随着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完善,其目前已成为临床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

腹腔镜下的阑尾切除术具有以下特点:腹腔镜体积小,术中对腹腔的影响较小,较好地避免了肠梗阻的发生,利于促进胃肠功能尽早恢复;在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操作者的视野得以放大,有助于全面探查腹腔,观察阑尾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利于手术的进一步实施;手术过程中可经腹腔镜观察整个腹腔的情况,能够发现隐匿的腹腔病变,有助于降低漏诊率;手术切口小,待切口愈合后所形成的瘢痕较小,不会对美观造成影响[6-7]。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LA 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利于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这与腹腔镜术中精确分离阑尾及粘连组织、确切止血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此外,清晰且开阔的视野可放大病变组织结构,有助于操作者更好地清除病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手术后,试验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LA 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可降低炎症指标,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LA 手术对患者的机体破坏较小,引发的应激反应程度与OA 相比较轻,利于促进患者恢复。OA 手术切口的视野较差,无法避免残端受到渗出物或脓液的污染,加之手术操作对切口的牵拉、破坏等,易导致继发感染。而LA 是在气腹环境下实施,可有效地分离阑尾感染源与切口,取出阑尾时使用标本袋包装,避免了阑尾与残端接触,利于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8]。

综上所述,LA 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利于促进患者恢复。

猜你喜欢

阑尾阑尾炎切口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
后外侧联合内侧切口治疗Ⅳ度三踝骨折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