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1-03-26何海平廖文英
何海平,廖文英
1 赣州市南康区第二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2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具有发病率高、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急性阑尾炎可并发化脓性腹膜炎、阑尾穿孔等,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是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传统术式,疗效显著,但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致使术后恢复较慢,影响其生命质量[2-3]。寻求一种创伤小、安全性高的手术方法对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而言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在外科领域的逐步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亦逐渐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其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基于此,本研究探究OA 及LA 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2~63岁,平均(42.76±3.81)岁;其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0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3例,急性阑尾周围脓肿5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6例。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21~63岁,平均(42.93±3.75)岁;其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9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2例,急性阑尾周围脓肿6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伴有明显右下腹压痛,存在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其他组织器官功能异常;易出现感染性休克;妊娠或哺乳期女性;腹腔镜中转开腹;依从性差,无法配合完成手术。
1.2 方法
两组均完善相关的术前检查。
试验组采取LA:实施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采用三孔操作方式,于脐上穿刺建立气腹,将此孔作为观察孔置入腹腔镜,取右侧腹直肌外缘平脐10 mm 为主操作孔,另于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做辅助操作孔;探查腹腔及阑尾周围组织器官的情况,观察是否存在其他病变及病变处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随后寻找阑尾,分离周围粘连组织,分离过程中需注意避免损伤血管及肠管,做到完全彻底止血;使用套扎线结扎阑尾根部,于距离结扎线0.5 cm 处切断阑尾,对残端行电凝处理;阑尾取出时需放置于标本袋中,避免引发感染;明确残端无渗血或出血后使用大量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切口。
对照组采取OA:麻醉方法及体位摆放与试验组一致;于右下腹经麦氏点做长度为5 cm 的手术切口,进入腹腔后牵出腹膜,根据探查情况切除阑尾,阑尾残端采用荷包包埋。
两组术后均给予抗生素治疗3 d,对于感染严重的患者可延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
1.3 临床评价
(1)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2)手术前后炎症指标: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3 d 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 ml,行血常规检查,测定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3)并发症:腹腔脓肿、切口感染、肠梗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相关指标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s)
住院时间(d)试验组 44 12.36±2.18 49.43±6.50 16.52±2.24 5.54±1.03对照组 44 28.49±2.97 48.95±6.37 27.64±3.52 9.47±2.09 t 29.041 0.350 17.679 11.188 P 0.000 0.727 0.000 0.000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肛门排气时间(h)
2.2 手术前后炎症指标
术前,两组各炎症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炎症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炎症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白细胞(×109/L) 中性粒细胞(×109/L)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试验组 44 11.82±1.76 7.53±1.06 9.11±1.06 5.42±0.63对照组 44 12.03±1.74 9.30±1.27 9.24±1.17 7.48±0.75 t 0.563 7.097 0.546 13.951 P 0.575 0.000 0.586 0.000
2.3 并发症
试验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肠梗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55%(2/44);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3例、腹腔脓肿4例、肠梗阻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11/44)。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1,P=0.007)。
3 讨论
OA 为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传统手术,具有术式成熟、操作简单等优点,但该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体表会遗留手术瘢痕,影响美观。受麻醉及手术视野的影响,OA 较难清除肠及盆腔内的积液,故术后易引发较多的并发症[4-5]。随着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完善,其目前已成为临床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
腹腔镜下的阑尾切除术具有以下特点:腹腔镜体积小,术中对腹腔的影响较小,较好地避免了肠梗阻的发生,利于促进胃肠功能尽早恢复;在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操作者的视野得以放大,有助于全面探查腹腔,观察阑尾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利于手术的进一步实施;手术过程中可经腹腔镜观察整个腹腔的情况,能够发现隐匿的腹腔病变,有助于降低漏诊率;手术切口小,待切口愈合后所形成的瘢痕较小,不会对美观造成影响[6-7]。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LA 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利于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这与腹腔镜术中精确分离阑尾及粘连组织、确切止血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此外,清晰且开阔的视野可放大病变组织结构,有助于操作者更好地清除病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手术后,试验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LA 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可降低炎症指标,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LA 手术对患者的机体破坏较小,引发的应激反应程度与OA 相比较轻,利于促进患者恢复。OA 手术切口的视野较差,无法避免残端受到渗出物或脓液的污染,加之手术操作对切口的牵拉、破坏等,易导致继发感染。而LA 是在气腹环境下实施,可有效地分离阑尾感染源与切口,取出阑尾时使用标本袋包装,避免了阑尾与残端接触,利于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8]。
综上所述,LA 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利于促进患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