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分析
2021-03-26侯刚
侯刚
(长春人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0 引言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计算思维都是进行计算机教育的关键内容。各个高等院校的教学指导委员会设定了高校计算机的基础课程,其宗旨是要对学生的计算思维进行培养,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对计算机的各项使用功能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知,进而提高我国计算机应用的水平。
1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
1.1 计算机应用专业较广但需求差异较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也被各个领域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对于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然而,由于专业的不同,他们的需求也存在了较大的差异性。由于计算机在技术设计当中的辅助作用不断的扩大,也使得部分的文科院系以及艺术、建筑等专业理念的设计与应用也转移到了计算机平台上,所以,这对计算机设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由于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优化,近几年来,法学院和商学院等专业的学生依据这种优势,在计算机应用分析上体现出了迫切的需求。而作为属于自身专业范畴的理工科学生,为了可以与智能制造、自动控制以及数学计算等相关产业人才的需求相适应,不仅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还对编程能力和软件开发、创新能力进行不断的改进。
1.2 学生个体具有较大差异
现代教育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就是既要对个体差异给予充分的尊重,还要对个性化人才的培养需求给予满足,因材施教。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大多数的高校招生范围是全国性的,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和学生自身性格与兴趣的不同,使得学生个体从入学基础到知识的转化程度、接受能力、创新能力的发挥能力和对计算机不同的需求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
2 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工具论占主导地位
在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当中,主要以培养大学生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为重点,而且,大多数学校的考核形式都是以等级的模式开展的,这从本质上来说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在理解上就很容易被理解成为工具论的教学目标,也就是把计算机当成一种简单的应用工具,认为所谓的计算机技术课程就是教学生怎样来使用计算机,而没有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给予高度的重视,使他们的创新力和思维能力受到了束缚[2]。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网络的发展十分的迅速,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对计算机技术有一个更加高超的掌握和认知能力。在培养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过程当中,若只是对一些基本办公软件,如office、windows和基本技能的使用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对计算机科学的思维方式有一个深层次的认知,才能提高学生计算机解决问题能力,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进而对信息社会、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进行熟练掌控。
2.2 专业和内容没有进行高度结合
大学里的计算机技术课主要分为两部分:理论知识学习和具体的实践操作。在操作环节当中,也只是对office、windows办公软件等进行一些基本操作,其中的一些高级软件操作是选学内容,而且,所使用的教材都是一样的,案例也是共同享用的,只要学生完成等级考试和相应的课程学习就可以。课堂的教育内容没有较强的实用性,与专业之间有一定的脱节,在具体教学时不能和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也就无法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大多数的毕业生也与专业能力需求不匹配,例如,新闻、行政专业的学生,不能对高级编辑进行灵活的运用;金融、会计专业学生,不会利用表格来进行数据分析;市场营销的学生,在做PPT演示文稿时缺乏创造性等。大学阶段的计算机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为主要内容,把信息化与专业化进行高效的融合,使得专业得以高效的体现。同时,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因材施教,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程,把大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充分的体现出来。
2.3 教学模式单一
大部分的计算机课程都是教师在台上机械的讲述理论知识,学生在台下被动的听讲,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和沟通,仅有的互动也只是局限于提问和回答。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大多数的学校在人才计划培养上发生了改变,多数的实验课都被安排在了室外,但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导致教师不能对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在课堂当中也只是教师的“一言堂”,没有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进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目标。但是,随着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的不断提出,教育方式方法也在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使得这一局面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
2.4 难以实现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具有个性化和差异性的特点,如果不能对课程的内容与形式进行精心的设计,只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就不能把个性化的定制进行实现,进而导致因材施教不能得以实施。目前,一部分的学校由于教师的储备量严重缺乏,对于计算机技术课程的教授也只是集体授课的模式,这也使得因材施教更加难以实现。如果可以把形式和内容进行高效融合,把先进的技术水平和方法应用其中,再加上资源的配合,那么,因材施教就会得以实现,同时还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
3 基于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策略
3.1 对教学体系与知识结构进行完善
计算机课程的教授范围较广,无基础或是基础少的学生也越来越少,然而,体现出来的差异性却十分明显。大多数的学生只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而对某一项技能进行学习和了解,而且大多数都是体现在应用上[3]。比如,对一些软件或硬件的熟练操作,或是出于对网络的兴趣等。所以,对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只是零星掌握,不具有全面性。通过计算机课程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对缺失的知识进行补充,并把他们所学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新的梳理,把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为计算思维以后更加广泛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把专业和内容进行高效融合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计算机的教学内容跟不上信息发展的步伐,内容和专业出现了脱节的情况,又局限于上课的有效时间,使得二者之间矛盾加剧[4]。教师要对计算的规律和本质有一个全面的掌握,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核心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出发,依据不同的学习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并选取合适的教学案例和合理的实验内容,使二者之间的扩展性、适应性以及兼容性不断增强,进而有效解决这一矛盾。
3.3 丰富教学形式
由于学生个体具有差异性,也导致他们的专业应用和兴趣爱好具有较大的不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使得因材施教策略得到真正的落实,这时,就可以通过引进翻转课堂等先进的教学方式,制作出大量的教学资源,建立资源库,为其深层次的探索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与此同时,还可以开发一些教学平台,或是购买一些用作考试练习的系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项目的设计当中,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体现出来。
3.4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如果没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的应用到实际的实践当中,就会使学生不能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消化和吸收。尤其现在的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模式是集体化教育,在以后的不断学习中,有的学生就会与学习的基本目标相脱离,为了学而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不知道所学内容有什么用处,导致成了学习的“傀儡”[5]。所以,可以为学生开展一些不定期的课外讲座,或是制定一些计算机教育周活动等,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当中,可以对学习内容进行沟通和交流,展开良性竞争,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深层次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
3.5 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
那目前为止,高校的计算机教育能力仍然较低,不能与现代的教学目标相适应,要在教学内容中充分的体现出计算思维的重要性,这才是进行实践的基础。因此,要对计算机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为核心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编排,使得学生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计算机学习体系。
4 结论
综上所述,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是大学的基础课,主要就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要内容。对于学生计算机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引导,使其对基本理论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科学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也可以灵活的对计算机进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