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动物学研究现状及趋势

2021-03-26艾合麦提萨木萨克

畜禽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动物学生物动物

艾合麦提·萨木萨克

(喀什大学附属中学,新疆 喀什 844000)

0 引言

生物种类繁多,目前约有200万种,为了研究方便,人们将其分为若干不同的界。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最早对生物进行分类,并把生物分为动物界、植物界两大界,从此动物学研究进入了崭新的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电子显微镜横空出世,生物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动物学研究开始对细胞结构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分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动物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和丰富,现已经发展为林业、畜牧、水产、公共卫生、食品等多学科交叉发展的综合学科,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现代动物学概念

动物科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一大分支。它将动物作为研究对象,是以生命科学哲学观及方法论研究动物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生理、分类、演化以及与人类关系的科学。现在的动物学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出现了诸多交叉学科,已成为动物学发展的新兴力量。

2 研究动物学的意义与方法

2.1 研究动物学的意义

动物学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与生态文明建设、生产实践紧密相联。我国动物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动物资源,挽救濒危动物等问题亟需突破。与此同时,污染加剧、环境恶化、物种入侵等环境及生态问题层出不穷。我们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解决的首要任务。如何协调动物资源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动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当今动物学研究的重要议题。

2.2 动物学的研究方法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与环境组成的有机体,动物学的研究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两点论的观念出发,以对立统一规律来看待动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动物的过去与现在。因此,动物学研究需要通过科学手段来整理、概括、归纳问题,最终提高到理性哲学阶段,阐释动物学根本问题。除了这些指导性的基本思路外,动物学研究还要有具体的科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研究中常用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2.2.1 观察和描述法

观察和描述方法作为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沿用至今。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观察和描述手段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适应了不同研究水平上的观察和描述要求。

2.2.2 比较法

比较法是人们根据一定的认识和实践目的,将不同动物的属性和特征加以比较,确定物种间的关系,阐释动物进化与发展历程。比较层次可以从宏观层面的个体形态结构,到微观层次的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和组成细胞的分子水平。

2.2.3 实验法

通过控制实验变量对各变量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动物生命规律。实验法常需与上述其它研究方法并用,是一种严格条件下进行的较为复杂的研究方法,需要建立模型。

3 动物学发展过程

动物学研究至少有2 300年的历史,西方动物学的研究开始于古希腊,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积累动物学知识,并做了细致的观察,《动物志》等经典著作问世在动物学研究中影响深远而持久。动物学研究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其内涵逐渐丰富,成就了如今的克隆技术、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态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研究水平得到了空前发展。相比之下,中国近古代动物学起步有其独特的一面,从《山海经》记录的异兽,到《诗经》提到的鸟类,再到经典著作《尔雅》定义的禽兽,堪称是我国古人动物学研究的智慧结晶。而明代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列出400多种动物,至今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在20世纪初,随着中西方文明交流,我国涌现出了一批学者研究动物学,他们在动物学研究中汲取西方研究精华,取得了显著成果。如今,我国动物学研究突破了一次次的记录,核移植、细胞克隆技术在畜牧业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科学界利用这些新兴技术在改良动物品种、开发利用动物资源、保护濒危物种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4 中国动物科学的研究现状

动物学在我国从20世纪初起步开始进入到教科书,并得到了推广,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了一批动物学研究先驱,他们极大推动了我国动物学发展。在20世纪末,大批海外人才学成归来,带来了新思想、新技术,我国在动物学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有些领域甚至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然而我国动物学研究基础仍然薄弱,仍需继续奋斗。我国动物学研究现状如下。

1)动物分类学。软体动物和脊椎动物方面的标本资料较为丰富,成果也较多。相比之下,其他无脊椎动物研究较为欠缺,需要结合分子生物学研究。

2)动物形态学。无脊椎动物研究不协调,成果较为零散。脊椎动物类群研究也不协调,相比哺乳动物和鱼类研究,鸟类相关研究较少,利用新技术研究微观形态的成果更少。

3)动物生理学。在动物内分泌、昆虫生殖生理、生态因子对动物生理的影响、能量学等方面也都有一定的研究。

4)动物行为学。开展了昆虫的化学通信和迁飞活动、鸟类和哺乳类的活动规律和社会行为、有尾两栖类的反捕食行为、鱼类和鸟类的洄游或迁飞等行为的研究,其中观察描述研究较多,而缺乏新理论和新技术。

5)动物多样性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然而成果较为丰硕,这些研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动物资源利用方面提供了理论支撑。

5 动物学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5.1 动物学发展趋势

现代动物科学发展更趋向于综合性,在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若欲有更大的突破,需要在国际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共享资源,尤其针对国际社会面临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动物防疫、物种入侵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问题,我们更是需要达成共识,构建将动物学研究作为议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5.2 动物学发展方向

动物学研究在快速发展,其研究方法也在日新月异。在研究中,将唯物哲学观点作为认识动物学规律的指导思想,实现多种科学方法相辅相成。从更高的视角揭示生命的本质,将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因此,在研究中需要改良方法、激发创新力、注重基础学科研究和交叉学科发展。研究本身更需要与国际接轨,加强合作、缩短差距,做出中国动物学研究特色,将研究成果与社会建设紧密结合,实现科学、技术、社会的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动物学生物动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浅谈大学动物学与初中生物教学能力要求的衔接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动物学
动物学
动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