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族地区80例肝包虫病施行根治手术的临床分析

2021-03-26于雁宾庄云龙李丽昕王洪波

肝脏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外囊内囊包虫病

于雁宾 庄云龙 李丽昕 王洪波

包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疾病,可发生于人体内各个脏器,主要发生在肝脏,引起肝包虫病,其次是肺包虫病[1]。肝包虫病能对机体造成严重损伤,病变机械性压迫周围组织并引起梗阻性黄疸、门脉高压、肝硬化和胆管炎等,甚至危及生命。我国有两种肝包虫病,即人囊性包虫病和人泡性包虫病[2]。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棘球蚴病流行最严重的区域,控制该区域棘球蚴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3]。目前针对该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一经确诊需立即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传统术式、微创术式及根治术式,现临床多倾向于低复发率、低并发症的根治术式[4]。本研究分析80例肝包虫病患者行根治手术的治疗情况,以期为肝包虫病的治疗积累临床资料和经验。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由扶贫项目入住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并行手术治疗的80例藏区包虫病患者。

诊断标准《肝两型包虫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版)》[5],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包括超声检查(US)、计算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等,同时结合特异性抗体结果,以及明确的疫区生活史等临床情况辅助诊断。

二、手术方法

对确诊施行根治性手术治疗,达到根治目的。对囊型包虫常用的手术方式有:①肝囊型包虫病内囊摘除术;②肝囊型包虫病外囊完整剥除术;③肝囊型包虫病内囊摘除+外囊次全切除术;④肝囊型包虫病肝部分切除术;⑤肝囊型包虫病经皮穿刺引流囊液术;⑥腹腔镜肝囊型包虫病摘除术。肝泡型包虫病以浸润性方式生长,首选肝切除术作为根治性治疗手段。本研究入组患者,依据病变情况采用了以上多种手术方式。若有累及肝外组织,则联合专科行相应治疗。还有少数患者依据病变情况行微创治疗(如消融、无水酒精固化等)。

三、观察指标

性别、年龄、肝功能、病变数目、最大直径、是否侵及大胆管、是否侵及重要血管、有无累及肝外组织及器官、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带管情况、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

结 果

80例藏区肝包虫病患者中,男性33例,占41.25%,女性47例,占58.75%,年龄范围5~58岁。血清学ALB检测平均值为37。术前肝功能评级显示A级78例,占97.5%,B级2例,占2.5%。肝内病变数目变化多样,可发现单个病灶或多发病灶,病变数目≤3个62例,占77.5%,其中单个病变50例,占62.5%,2个病变9例,占11.25%,3个病变3例,占3.75%;多发病例18例,占22.5%,病灶最大平均直径为8 cm。对病灶的侵袭性统计发现,其中侵及胆管2例、侵犯血管15例、累及肝外21例,累及其余脏器由9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2.5%、18.75%、26.25%、11.25%。

80例均施行肝根治术,同时行胆囊切除术38例,占47.5%。若有累及肝外病变者,均行相应切除修补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43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90 mL,平均引流时间7.9 d、平均住院时间27.5 d,带管出院的患者有6例,占7.5%,其中带T管2例,占2.5%。术后并发症患者为17例,占21.25%,主要为脂肪液化14例和胆漏3例,均施行相应的处理措施。

讨 论

包虫病呈全球性分布,在我国主要流行于西部和北部的农牧区,约6000万人口受到该病的威胁,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3]。2012年至2016年全国细粒棘球蚴病的平均检出率为0.4%,各省(自治区)检出率如下:西藏自治区为1.50%,四川省为0.88%,青海省为0.68%,甘肃省为0.24%,宁夏回族自治区为0.1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0.12%,内蒙古自治区为0.09%,陕西省为0.08%,云南省为0.05%[6]。

肝包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机械性压迫周围组织并引起梗阻性黄疸、门脉高压、肝硬化和胆管炎[7]。如果包囊破裂,包囊内异物进入血液,还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和猝死[8]。

目前,肝包虫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肝囊型包虫病占所有囊型包虫病的62%,肝泡型包虫病占泡型包虫病比例为98%[9]。目前对于囊型肝包虫病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为内囊摘除术、外囊剥除术、内囊摘除+外囊次全切除术、肝段切除术、腹腔镜下囊型肝包虫手术和经皮穿刺引流囊液术。泡型包虫病主要手术治疗方法为根治性肝切除术、姑息性手术、肝移植术和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等[10]。

本研究综合分析了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表明对不同类型的肝包虫病患者施行相应根治性手术后,均达到根治目的,术后状况恢复良好,并发症较少且状况比较轻微。本研究对肝包虫的手术治疗积累了相应的临床经验,为后期肝包虫病的进一步的防控和治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上医治未病”,对包虫病的预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可以免除患者的疾病之苦,另一方面可以节约国家的医疗资源。目前,我国对棘球蚴病设立了防控专项。西藏作为棘球蚴病发病的重要疫区,2016年国家组织全国17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对口援助西藏开展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相信不久会实现西藏地区控制棘球蚴病的目标。

猜你喜欢

外囊内囊包虫病
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细胞外囊泡在肺炎中作用机制及其诊疗研究
根治性肝切除与外囊摘除治疗肝包虫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对比
金葡菌和大肠埃希菌细菌外囊泡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细胞外囊泡及其在创伤性颅脑损伤诊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常规CT上瘤内囊变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羊脑包虫病的诊治
勇做包虫病防治工作的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完整摘除肺包虫病内囊外科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