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邛海国家湿地公园宣教中心布展设计

2021-03-26董文婧吴富勤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邛海布展科普

董文婧 李 欢 吴富勤 杨 军

(1 西昌市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四川 西昌 615000; 2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 昆明650051)

四川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东缘,四川省西昌市东南部,湿地公园总规划面积为3728.7 hm2,规划区主要包括邛海及官坝河、鹅掌河和小青河入湖河段。湿地公园内湿地类型丰富,湿地面积2 803.17 hm2,湿地率78.49%,包含永久性淡水湖2 701.92 hm2,永久性河流57.3 hm2,草本沼泽30.56 hm2,内陆滩涂13.39 hm2。邛海属长江流域雅砻江水系,是安宁河支流海河源头的高原淡水湖泊,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西昌城区40万群众的饮用水源地,具有较高的生态区位重要性与生态服务功能。

湿地公园宣教中心承担着传播湿地知识,激发民众主动体验和探索,从而参与湿地保护的重要任务(马广仁等, 2017)。邛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完整、景观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科普宣教设施完善、生态旅游条件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具有高原特色和彝族风情,是一所天然博物馆,也是西昌人民不可多得的自然教育学校,在西南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与科普宣教方面,具有国家层面的示范意义。

1 湿地公园宣教中心基本概况

邛海湿地宣教中心是在邛海国家湿地公园内独立建设、设计和管理的湿地主题宣教场馆,位于海河口地势较高的人工小岛上,可远眺螺髻,近观泸山和邛海。整个宣教中心建筑面积约1908 m2,展区面积约1 454 m2,可开展室内展示(实物+解说标识标牌)、人员宣教(导览解说、教育活动)、媒体宣教(多媒体影音、触摸互动屏)等自导式参访活动,是游客接受湿地宣教最集中的场所。

2 邛海湿地宣教中心布展设计

2.1 布展设计原则

宣教中心的布展设计要考虑以人为本、景观协调和文化互融的原则 (张力强等, 2019)。为充分展现邛海国家湿地公园的资源特色,突出国家湿地公园的特有主题,邛海湿地宣教中心的布展设计以自己的故事作为主线,结合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有效地串联各项展示内容,将原本零散的元素整合为完整、连贯的宣教框架,清晰地展示了邛海湿地的前世今生,以及邛海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

2.2 布展设计内容

2.2.1 空间设计作为布展内容的重点,宣教中心的空间设计在结合宣教主题和故事线的基础上,从三维的物理空间来阐述各展区的比重和构成,一般分为常设展示区、临展区、多功能厅、互动活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马广仁等, 2017; 敖明舒等, 2019)。

邛海国家湿地公园宣教中心设置了常设展示区、互动活动区、多功能厅与出版物放置区。其中常设展示区为宣教中心的核心区域,围绕8个宣教主题32个故事分为8个不同的展区,不同宣教主题的展区之间还有合理的承接。互动活动区是国家湿地公园科普馆中非常重要的场所(马广仁等, 2017),宣教中心的互动活动区设置了出版物放置区,展示与湿地和自然教育相关的书籍供游客阅览,同时,设置互动留言墙,可让游客在邛海湿地留下自己的声音、想法和期待;多功能厅为4D影院,可让游客在视觉、听觉、触觉、互动等方面身临其境,畅游邛海湿地,领略邛海湿地的无限风光与美景。

2.2.2 主题设计宣教中心的主题是宣教内容的灵魂,要结合湿地公园的资源特色来确定,并能激发游客的主动体验和探索发现(敖明舒等, 2019)。

结合邛海湿地资源与文化特点,公园宣教中心共设计以下8大主题:

(1) 湖的自白。以拟人的手法讲述了邛海的“身世”,展示了邛海如何形成,经历了什么样的过往,又是如何重获新生,让西昌这座城市因它的存在而更加美好。通过介绍,让游客对邛海湿地有直观的认识,从而从情感上与邛海湿地建立连接,深入体会湿地对人类的重要性(图1)。

图1 湖的自白Fig.1 The self-statement of lake

(2) 水之密语。主要是水自述了自身的特性和“超能力”、对湿地和生命的重要性以及以水如何“变形”穿梭于邛海的各个角落完成邛海之旅。内容生动有趣,游客易于接受。

(3)鸟儿的鸣响。主要紧扣邛海湿地特点,展示邛海湿地鸟类资源情况和特色,科普鸟类常识,生动讲述鸟类的爱情故事以及鸟类作为文化载体被文人墨客赋予的各种寓意。本主题设计了互动环节,内容生动有趣,游客参与性强,可以通过科普介绍和互动参与,激发游客参与湿地鸟类的保护。

(4)鱼的呢喃。以“竭泽而渔”的典故引出了邛海湿地的鱼类资源现状和特点,以邛海土著鱼的自白展示了邛海不同鱼类的生态位,从而来呼吁人们正确保护鱼类,合理捕捞,不乱引种与放生。以历史典故来开启本主题,具有很好的说服力和很强的教育意义,对呼吁游客自觉投身邛海鱼类资源的保护起到推动作用。

(5)植物悄悄话。展示的是一个植物大讲堂,科普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百科知识。以植物盛会的形式,从“邛海湿地植物委员会主席”芦苇的角度介绍了目前为止居住在本社区的“居民”,介绍了环保卫士、本草先锋、舌尖精灵和百变能手等。

(6)外来的“朋友”不友善。通过展示一些外来物种带来的消极影响,呼吁大家科学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不要随意放生和引种外来物种。

(7)人类有话说。主要是展示人类与湿地资源之间的矛盾、人类面临的困惑,设置了人说墙,让游客在邛海湿地留下自己的声音、想法和期待。

(8)保护邛海,我们在行动。一方面展示邛海湿地保护和恢复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对保护邛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护邛海任重道远,倡导大家共同参与邛海保护,让青山绿水成为邛海湿地发展中最动人的色彩。

2.2.3 故事线设计故事线要以游客的参观和认知过程为基准,为展示内容构建一个叙述框架,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导览线索。将各宣教主题贯穿在故事线中,循序渐进地引出自身特色的宣教主题和科普知识点,形成清晰连贯的讲述线索(马广仁等, 2017)。

邛海国家湿地公园宣教中心布展区共涉及8个宣教主题,32个故事小元素和相关知识点。以时间为轴线,清晰连贯地展示了邛海湿地的前世今生、物种资源、保护与建设以及与西昌城市发展相依相融的和谐局面。邛海湿地宣教中心围绕“邛海湿地对我们的馈赠”到“我们对邛海湿地的破坏”再到“我们对邛海湿地的抢救性保护”,最后形成“邛海湿地与我们人类和谐相处”的线索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2.3 布展表现形式

对于游客来说,参观宣教馆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接受“湿地科普教育”的过程,更多的是一个主动体验与探索发现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布展的表现形式应具有吸引性和互动性,尤其注重融合运用声、光、电展示以及互动游戏,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在娱乐的同时接受湿地科普知识的熏陶,增加参观体验、探索发现的趣味性与互动性,从而提高科普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马广仁等, 2017)。

2.3.1 动态展示动态展示将游客作为服务核心,让其亲身参与,直接感受,通过运用体感互动、布展色彩、灯光等营造多样化的氛围,将展示信息听觉化、触觉化和视觉化。动态展示使被动的参观变成了主动的参与,将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活泼有趣,在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中完成对湿地知识的了解学习(张富斌, 2018)。如宣教中心的4D影院、我的家在邛海、植物大转盘和我们的大家庭(图2)。

图2 我们的大家庭Fig.2 Our family

2.3.2 静态展示静态展示的产品为静态型,以信息传递为主,如查询屏、海报、展板等。虽然静态展示的形式相对比较固定,游客通过被动地阅读和观看,接受相关宣教信息,但静态展示也会激发来访者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去感受、体验、探索和发现(敖明舒等, 2019)。如动植物电子查询屏,可展示邛海湿地的动植物名录,且用心提炼每种动植物最具特色的知识亮点和识别特征。

2.3.3 互动展示互动展示有别于动态展示,更多地引导人们去探索和思考(敖明舒等, 2019)。如互动留言墙,可让游客在邛海湿地留下自己的声音、想法和期待,参与互动程度较高。

3 结语

科普宣教功能是湿地公园承担的重要功能之一,完善的湿地公园科普宣教体系是湿地公园发挥作用的关键(查凌晨, 2018)。宣教中心作为宣教体系中的一类综合型宣传教育场所,可运用多媒体、自媒体、云计算技术和互动体验技术等新型载体和手段进行宣教,对人们综合认识湿地公园起到重要的作用(敖明舒等, 2020)。因此,宣教中心的设计形式应该多元化、大众化,要让走进宣教中心的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

邛海湿地宣教中心设计过程中注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色彩、灯光、空间等内容,营造出层次分明、虚实结合、主次变化的空间艺术效果,充分体现节能、环保和低碳的特点。设计内容以突出湿地公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优美和谐的自然景观和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通过故事形式把各个主题串联起来,着重简述了邛海的形成、演变及与西昌水乳交融的故事。设计过程中注重体验型和参与型环节的展现,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使游客深入理解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唤起游客参与湿地保护的行动意愿,进而推动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广泛的行动参与。

猜你喜欢

邛海布展科普
邛海观景
科普达人养成记
四川西昌邛海开海捕鱼
啊!邛海
浅谈新环境对布展工作人员角色的转变
试论博物馆布展设计与要求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灵谷胜境 千年禅林——灵谷寺聚宝藏珍展厅布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