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必要性分析

2021-03-26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高素质工业机器人

徐 哲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404)

随着信息工业时代的到来,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中国作为制造大国,于制造业领域也在不断创新蓬勃发展。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机器人应用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预计在未来的十年到十五年,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会大幅度加速,工业机器人应用会创造更多的新职业、新岗位,包括机器人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营维护等。这些新岗位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就需要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助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

1.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

智能制造是当前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在全球领域工业机器人都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新热点,工业机器人融合了多种先进技术,是一种自动化的工业设备。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涉及到了多个学科,包括机械、传感器、人工智能等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在各个领域也得到了应用,性能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制造业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电子加工、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等等产业,工业机器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代替人类完成锻造、焊接、喷漆等等工业生产流程。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在未来工业机器人还会在医疗、服务、农业等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工业机器人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发展的创新代表,也是当前各个国家产业升级的研究方向。各个国家都把工业机器人纳入到了工业产业技术发展的重点项目。发展工业机器人也影响着未来全球制造业的大格局,推动现代工业不断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提升和工业机器人价格的下降,更多的企业开始用工业机器人替代产业工人参与制造生产,对生产线进行改造。近几年来,各个领域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富士康、华为等等大型企业开始在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领域谋篇布局。我国作为工业机器人生产大国,各个国家的制造商也开始在中国建立生产线,中国制造的工业机器人也开始销往世界各地。把重复单调的工作交给机器人,这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在未来的工业领域,工业机器人有着广阔的前景。

2.高职院校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必要性

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在各个制造生产领域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从目前国内的机器人拥有量来看,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占有率仍然比较低,工业机器人发展仍然有着很大的空间。同时从我国目前专业人才需求也可以发现,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难以满足生产需求。不管是富士康还是华为等等大型企业,都需要专业的工业机器人人才来进行设备的维护,才能保障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转。对于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来说,就需要相应的人才参与工业生产。这里涉及到的人才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在自动生产线上操作机器人的专业人员,第二种则是机器人的日常维护人员。在工业机器人公司为企业调试组装好生产线之后,第一种人才能够操作工业机器人系统进行生产作业,熟悉设备的相关功能,并且对相应的器械进行编程改装,调整参数,使生产最优化。第二种人才则可以在设备故障时及时地解决故障,在机器人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协助下解决生产线上的问题,同时对机器人进行定时的保养,延长使用寿命。工业机器人是用于自动化生产中的重要机械,不可能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工业机器人作为企业生产的主要设备,每日的工作时长和操作次数也不会少,因此难免出现各种故障问题。在当前国内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的高职院校比较少,应用型人才更是难以满足当前的生产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就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结合当前的工业机器人发展开设相应的专业,为企业生产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助力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

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平时也为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高职院校在开设相应专业时,要以就业为导向,将产业发展和教学相结合,以实践教学为主,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从事相应的行业,参与到工业机器人生产作业中。高职院校在开设相关专业时,要符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保养、运行维护等等能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些技能型人才也必然会受到制造业企业的欢迎。

3.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开设现状

目前设工业机器人专业的高职院校比较少,工业机器人技能人才的培养存在结构性问题。从事工业机器人相关岗位的人员主要是来自于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等等专业的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前需要进行培训,短期的培训也难以使从业人员达到岗位的基本要求。从制造业的生产实践可以发现,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营中每台机械都需要若干名具备专业能力的工作人员才能正常运转。近几年来在国内各大型制造业工厂也在不断引入工业化机器人设施,因此各个企业也急需高素质的工业机器人技能人才。

目前国内的许多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和机器人相关的课程,例如机器人导论、机器人学等等工业机器人相关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涉及到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应用的内容比较少,只是让学生浅尝辄止,了解即可,系统性地设置工业机器人理论和实践课程的院校数量比较有限。江苏省的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进行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建设,开设了相应的专业。许多院校也开始把工业机器人技术作为未来学科建设的重点,在未来今年国内的相关高校也会迎来工业机器人建设的高峰。

4.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方向

随着工业技术产业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应用也日益广泛,这也会带动与工业机器人相关的产业发展,除了产业配套升级之外,培养高素质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也是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人类也开始逐渐进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也开始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企业的生产作业流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与机器人相关的产业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专业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结合当前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工业机器人发展方向的人才缺口比较大,市场调查可以发现,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两个类别,第一就是开发工程师,主要从事技术支持、仿真、编程、数据库开发等等方面工作,属于高端人才。企业的用人数量比较少,因此聘用的都是优秀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第二就是机器人维护工程师,主要从事机器人的安装、调试、维修以及日常的维护,这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许多高职院校也是最近才开始增设相关的专业,开设相应的课程。从事机器人产业的专业人才大部分都是一些刚毕业的学生,工作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深入,技能不够熟练。同时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现有的从业人员也很难填补上人才的缺口。

此外,当前机器人的制造企业、装配企业、使用企业、服务企业对于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来从事设计、开发、维护、服务以及日常操作等等相关的工作。因此,高职院校在按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见图1。

图1 工业机器人应有人才需求预测

5.工业机器人专业办学注意的问题

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前景,工业机器人产业有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市场对人才也有着大量的需求。但是高职院校在开设专业时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培养高素质人才。

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高职院校在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时,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使得教学的效果最优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在培养工业机器人操作人员时,需要让学生懂得基本的操作规范,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懂得按照安全标准进行实践操作。培养维修工程人员时,则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故障问题类型,让学生了解控制系统、驱动系统的相关知识,通过定期维护,避免设备出现大的故障,掌握快速排除故障的方法和快速维修设备的技能。开设的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要和企业的生产密切联系,保障学生在今后的作业生产中能应用。在进行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时,要注意与本科中专进行差异化教学,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样才能达到开设专业的目的,发挥教学的价值。

实现产学一体化。工业机器人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需要让学生掌握机械、电气、人工智能等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涉及的内容专业性较强,而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这些课程简单整合。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未来的工作中主要是参与生产作业,学校就需要把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在培养过程中要坚持产学相结合,把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作为教学的主线,让学生参与到学习和生产活动中。可以在实训室内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并且把实践操作纳入到对学生的考核体系当中。

加强校企合作。工业机器人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参与实践的场地要求也比较高,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也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就可以和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开展实训学习提供保障。实训基地可以建设在高职院校内,也可以建设在企业场地内,通过共建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基地,保障学生参与实现学习。

6.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信息工业时代,工业机器人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制造业企业对于工业机器人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企业工业机器人技能型人才存在着大量的缺口。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就需要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专业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好学校的定位,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适应企业生产的专业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高素质工业机器人
2022年山西将培训高素质农民6.6万人
陕西2021年将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余人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