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试验初报

2021-03-26韩阳君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薯率庄浪县生育期

韩阳君

(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庄浪744699)

马铃薯产业是庄浪县的传统产业,也是群众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之一,常年播种面积3.33 万hm2以上。近年来,随着马铃薯主粮化的推进和产业扶贫力度的加大,种植规模逐年加大。为了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节本增效,减少残膜污染,于2019 年在庄浪县韩店镇试雨村进行了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试验,筛选出了适合庄浪县马铃薯最佳覆盖材料和方法,为建立高产、绿色栽培模式提供了技术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参试地膜为农用黑色地膜(规格0.01 mm×1 200 mm,由天水天宝塑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秸秆为上年风干的玉米秸秆;供试氮肥为尿素(含N46%),由中石化刘家峡化工厂生产;磷肥为普通过磷酸钙(P2O514%),由白银磷盐化工厂生产;马铃薯指示品种为庄薯3 号,由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地海拔1 868 m,为山地梯田,地势平坦,地力中等,肥力均匀,黄绵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法设计,小区面积 21.6 m2,5 个处理,3 次重复。T1:通用全膜垄沟栽培垄上播种,垄底宽33 cm,垄面宽20 cm,垄高15 cm,一幅地膜覆盖3 垄2 沟,马铃薯播于垄上,平均行距0.4 m(包括2 幅地膜相接的未覆盖部分);T2:全膜垄作侧播(CK),垄宽 60 cm,沟宽50 cm,垄高15 cm,马铃薯播于垄侧;T3:全膜双垄垄播,双垄呈“凹”形,大垄宽60 cm,垄上开微沟;T4:秸秆覆盖(单沟),垄宽 60 cm、垄沟 50 cm,垄上起微沟,秸秆覆于微沟,与垄面高度持平,马铃薯播于垄上;T5:露地栽培,马铃薯平地播种,现蕾前施肥培土成垄。试验于4 月12 日结合播前整地施入农家肥 45 000 kg/hm2、尿素 300 kg/hm2、普钙 525 kg/hm2。播种密度60 000 株/hm2。试验期内记载马铃薯出苗期、开花期、块茎膨大期、成熟期等生育时期,收获前每小区随机抽取10 株考种,按小区单收计实产,其他管理措施同当地大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生育期的影响

从表1 可以看出,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有一定影响,T1、T2(CK)与T3 均为黑色地膜覆盖,生育期相同,同为5 月 10 日出苗,6 月 22 日现蕾,7月 18 日块茎膨大,10 月 2 日成熟,生育期 143 d;T4秸秆覆盖与T5 露地栽培,出苗期、现蕾期与块茎膨大期相同,同为 5 月 16 日出苗,6 月 29 日现蕾,7 月28 日块茎膨大,分别较对照推迟 6 d、7 d 和 10 d;成熟期:T4 为 9 月 22 日,较对照提早 10 d,T5 为 9 月20 日,较对照提早 12 d;生育期:T4 为 129 d,较对照早 14 d,T5 为 127 d,较对照早 16 d。

2.2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2 可以看出,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经济性状有一定影响,出苗率:T1、T2 (CK)、T3 均为100%,T4、T5 均为 98%;主茎数:T2(CK)与 T3 同为2.5 个,T1 为 2 个,较对照少 0.5 个,T4 为 1.5 个,较对照少 1 个,T5 为 1 个,较对照少 1.5 个;株高:T2(CK) 为 98 cm,T1 为 92 cm,较对照低 6 cm,T3 为101 cm,较对照高3 cm,T4 为76 cm,较对照低22 cm,T5 为70 cm,较对照低28 cm;单株块茎数:T2(CK)为 4.8 粒 /株,T1 为 4.7 粒 /株,较对照少0.1 粒 /株,T3 为 5.2 粒 /株,较对照多 0.4 粒 /株,T4 为 4 粒 /株,较对照少 0.8 粒 /株,T5 为 3.6 粒 /株,较对照少1.2 粒/株;单株产量:T2(CK)为0.51 kg/株,T1 为 0.48kg/株,较对照少 0.03kg/株,T3 为 0.55kg/株,较对照增加0.04kg/株,T4 为0.39kg/株,较对照减少0.12 kg/株,T5 为 0.34 kg/株,较对照少 0.17 kg/株;大中薯率:T2(CK)为 58.57%,T1 为 50.70%,较对照降低7.87 个百分点,T3 为62.67%,较对照增加4.1 个百分点,T4 为45.9%,较对照降低12.67 个百分点,T5 为43.64%,较对照降低14.93 个百分点。

表1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

表2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经济性状的影响

表3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从表3 可以看出,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有一定影响,T3 折合产量最高,为32 748.55 kg/hm2,较对照增产8.06%,位居第一位;T2(CK)折合产量为30 305.53 kg/hm2,位居第二位;T1 折合产量28 944.35 kg/hm2,较对照减产 1 361.18 kg/hm2,位居第三位;T4 折合产量23 669.39 kg/hm2,较对照减产 6 636.14 kg/hm2,位居第四位;T5 折合产量20 286.51 kg/hm2,较对照减产 10 019.02 kg/hm2,位居第五位。对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F=714.782>F0.01=7.006,表明各处理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进一步用最小显著极差法(LSR-SSR)比较,T1 与T2、T3、T4、T5 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T2 与 T3、T4、T5 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T3 与 T4、T5 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T4 与T5 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3 小结

在庄浪县旱地梯田条件下,不同栽培模式马铃薯生育期、经济性状与产量表现均不同,全膜双垄垄播栽培模式综合经济性状最好,大中薯率与产量最高,分别为62.67%、32 748.55 kg/hm2;全膜垄作侧播栽培模式综合经济性状较好,大中薯率与产量较高,分别为58.57%、30 305.53 kg/hm2,以上2 种模式可在庄浪县山旱地梯田推广应用。通用模式综合经济性状好,但大中薯率与产量较低,分别为50.7%、28 944.35 kg/hm2。秸秆覆盖(单沟)综合经济性状表现较差,大中薯率与产量均较低,分别为45.9%、23 669.39 kg/hm2,但对培肥地力和改良土壤结构具有一定作用,建议下年继续试验。露地平播综合经济性状差,大中薯率与产量最低,分别为43.64%、20 286.51 kg/hm2,不宜推广。

猜你喜欢

薯率庄浪县生育期
境由心造
兰抒蔚瑛
影响宁夏贫困山区马铃薯商品薯率的气象因子分析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不同收获期对甘薯“金徐薯69”产量的影响试验初报
凉山州马铃薯“青薯9号”早春(冬)作栽培技术研究*
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烤烟干物质积累与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庄浪县马铃薯地下害虫危害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
基于作物生育期的潜在蒸散的时空演变特征及R/S 分析
2013-2014年度二二二团冬小麦各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