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高淳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评价研究

2021-03-26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淳肥力全区

韩 涛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前提,提高耕地质量则是保护耕地的一项有效措施。耕地质量等别监测主要通过对等别渐变区域进行抽样监测评价,以了解耕地质量等别的变化趋势[1],对于加强区域内耕地质量的建设与管理,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区域概况

南京市高淳区位于江苏省西南端,地处东经118°41′~119°12′、北纬 31°13′~31°26′,地形东高西低,分为东部低山丘陵区、中部半山半圩、西部圩区三大类,全区总面积约790.23 km2。该区北邻南京市溧水区,东与溧阳市毗邻,西北面与安徽省当涂县接壤,西南面与安徽省宣州区、郎溪县接壤;境内溧芜高速、芜太公路横贯东西,宁高高速和高宣路衔接贯穿南北,交通十分便利。

2 评价技术路线

根据《江苏省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技术方案》,高淳区在耕地质量年度更新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全区耕地、环境以及利用效益等相关资料,确定耕地等别渐变区域内耕地质量等别的变化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技术路线如图1 所示。

图1 高淳区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技术路线图

3 确定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及主导因素

根据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高淳区综合考虑影响耕地等别变化情况及耕地利用方式变化特征,并参考江苏省县级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划分的明细表,最终确定全区耕地质量等别渐变类型主要包括渍涝型、水土流失型、肥力提升型、肥力衰退型、酸化型及基本稳定型,其主导因素主要为排水条件、耕作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详见表1。

4 确定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

根据上述确定的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及主导因素,并结合全区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水资源分布等情况划定各渐变类型分布范围(见图2)。

表1 高淳区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及主导因素情况

图2 高淳区年度耕地质量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图

5 确定耕地等别渐变监测单元

5.1 确定原则

一是监测单元需要设置固定监测单元以及随机监测单元。固定监测单元要求在空间上要有代表性,单元面积较大,便于观测;随机监测单元配合固定监测单元选取,分散分布,每年都要重新选择。二是监测单元需远离城市及道路,应能代表监测区的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生产状况。三是固定监测单元的选取要能够作为耕地长期存在,选择时要与最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用途分区相结合,重点选择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而建设用地预留区范围内不宜选择固定监测单元。四是各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可以包含主导因素一致的不同质量等别的耕地。

5.2 单元确定

根据上述原则,结合高淳区确定的渍涝型、水土流失型、肥力提升型、肥力衰退型、酸化型、基本稳定型等耕地质量等别渐变类型,全区共布设14 个固定监测单元和351 个随机监测单元。

6 耕地等别渐变结果及分析

监测单元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涉及的主导因素指标需要长期监测,一方面进行外业调查获取各指标的属性数据,另一方面根据相关的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农业部门测土配方等数据进行验证与补充,最终综合确定所有监测单元的指标数据。同时,通过整理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和监测单元数据,并提取耕地等别渐变区的分等单元,完善信息,最终形成全区的年度耕地等别渐变图(见图3)。

图3 高淳区年度耕地等别渐变图

根据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全区耕地等别渐变类型的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中部半山半圩区和东部低山丘陵区,涉及的耕地质量等别主要为5~7 等。受到耕作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等主导因素影响,其中肥力衰退型和水土流失型等别渐变耕地面积较多,分布规律与地形条件相呼应。

7 结语

通过耕地质量年度监测评价工作可以实现对耕地质量动态变化的监测,其成果可运用于基本农田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土壤研究等诸多方面。随着国家对耕地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迫切需要不断增强监测技术手段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及时了解地力变化情况,推进耕地保护水平的提升,更有效地进行耕地质量的建设和管理工作[2]。

猜你喜欢

高淳肥力全区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深化“统、荐、联、树”四字诀 打造服务归国留学人员返乡创业高淳模式
高淳区人大常委会调研侨务“进三区”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生物肥力将成为我国土壤修复的主要方式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存在感
长期不同施肥对赤红壤稻田区肥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