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初探
2021-03-25李文静
李文静
一、激发阅读兴趣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语
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新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求知欲望。为此,教师应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大力营造阅读氛围
教师要大造阅读的声势,让班内书香萦绕,天长日久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从“被动”读书到养成“主动”自觉读书的好習惯,情操也必定受到良好的陶冶。同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阅读课及课余的时间,到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借阅图书,以不断地吸取课外知识的营养。
(三)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并留心观察班内喜爱读书的学生,对这些热爱阅读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并请他们谈谈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本人也是很好的榜样,只有教师以身作则,榜样示范,才能促动学生主动阅读、爱上阅读。当学生看到老师经常地阅读,学生也不自觉地进行模仿,从而逐渐地走上阅读之旅。
二、教给阅读方法
(一)引导学生学会“精读”
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略读是粗略的读,为的是博采,而精读是要读懂读透,且精读和略读相辅相成。针对小学生读书过目就忘、所得收获甚少的现状,我在班级中专门设立了阅读赏析课,就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去分析、积累、背诵,培养他们精读感悟的能力,让他们做到读书与思考同步,即读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二)教育学生学有选择
对于小学生在课内外应该读什么书,我作了精心的指导。我根据新课标要求的小学生在各年龄段适合阅读的书目,采取了向学生和家长推荐书目的方法,让学生和家长有选择性地购买书籍阅读,以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扩大学生阅读的视野。
(三)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
我在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增强读书的效果。同时教给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方法:一方面,可以摘抄原文,阅读中遇到好词佳句进行摘抄,以加强优美词句的积累,丰富写作素材;一方面,可以提纲式摘录,要求学生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各部分的大体意思,以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另一方面,写读后感,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阅读时引导学生抒发读书感受,评价文中的人物、事件、语言等,并记录下来。这既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
(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教师合理地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经过训练后,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二)精讲多读敢于放手
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教学活动中,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的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时,我只引导学生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对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时我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问题时我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三)创设意境抒发感情
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情境或背景,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我在上每一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进而提高了阅读兴趣。
责任编辑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