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1-03-25李沛文

师道·教研 2021年1期
关键词:习惯教材语文

李沛文

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将有效改变“填鸭式”“牵牛式”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它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自学的知识把握得更加透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实现“新课标”的要求。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动机

在教学中,我经常从三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抓好课堂的导入。课堂的导入部分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和聚集学生思维的最好开端。比如,我在讲解六年级《丁香结》这一课时,我出示梅花、牡丹、菊花等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文学作品中被赋予某种品格的花草树木,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傲岸长青等,激发学生对美的好奇,接着引出的《丁香结》一文。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对丁香结又赋予什么样的情感?把学生带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其次,抓住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竞争感,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最后,正确利用鼓励性的评价方法,在学生阅读表现优秀、回答问题的角度新颖或者是读书认真仔细等方面进行夸赞和奖励。

二、摆正教师角色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

教师如何才能扮演好导演这个引导学生高效参与的角色呢?我的教学经验是:①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自我素质。因为有渊博的知识,有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才能组合成新的创意;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爱演戏,演好戏。这一点我认为应向学生灌输愉快学习、享受学习的思想,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指导学生感悟文章的美;③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又是艺术,思想的结晶,从而激发学生感受教材的欲望,学会自主阅读获取更多的知识;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记读书笔记习惯,阅读中提问题的习惯等;⑤除了书本,我还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中外广告和影片,让他们受到更好的艺术熏陶。

三、转变观念,他山之石可攻玉

1.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保证每个学生都高效参与,争取在参与讨论中获得自主学习的效益,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语言图像和声音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左右脑并用,全身心地投入,增加了真实感,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消除学习紧张感和焦虑感,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本能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2.有针对性地拓展练习

在课堂上,我经常根据课文拓展练习,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比如,我讲授六年级一节语文综合实践课——《戏曲大舞台》时,我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了解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学会鉴赏中国戏曲的能力,感受戏曲的魅力;指导学生收集中国戏曲的各种资料并撰写心得体会,分享戏曲高雅的艺术情趣。

3.巧妙运用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应该以助学生走进文本进行学习,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及时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学科特点,紧扣教学重难点,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巧妙设计问题,以此形成“合作—讨论—探究”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高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四、以教材为跳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到图书馆、上网等进行知识的延伸,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學内涵。比如,我上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时,这一单元都是关于抗日战争的内容,学生学起来比较陌生,很难懂,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给学生推荐了一些网站和读物,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习惯教材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