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政成为特殊学校教育新动能
2021-03-25周律
周律
每个孩子的降临都是上苍给我们最好的礼物,他们是父母心中的骄傲和期盼。然而,一个残障孩子,往往能拖垮一个家庭。当前,由于国家对特殊教育的支持,以及社会各界对残疾儿童的深切关怀,特殊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契机。有身心障碍的孩子同样可以阳光生活,并且活得有尊严。如何为特殊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使得“折翼的天使”能够尽可能地突破自身局限,实现生活的价值,值得每一个特教人士深思。
一、全员参与,形成合力
1.加强家校合作。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作为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对学生的教育有着学校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应加强家长与学校管理层之间、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的沟通协调和交流合作,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班主任应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建立经常性的沟通联系渠道,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手段,主动把学生在校综合表现反馈给家长或监护人,使学校和家庭教育同步,建立良好的家校联动模式,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目的。
2.积极发挥正能量,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可以聘请或邀请往届毕业生中的优秀代表和社会上人残志坚的先进典型做事迹报告,努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和校园环境,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激励学生。此外,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深入社区、福利机构、敬老院从事义工服务和献爱心活动,通过学生亲身体验生产性劳动、公益性服务和社会奉献活动,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
二、坚持多渠道、全方位育人
1.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增强课堂教学活力。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学科教学模式,不能让特教学生成为被强灌的机器,被动的灌输更可能会使特殊学生彻底变成“废人”。教师要主动研究各学科的教学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调动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坚持以情激情、自然融台;并注意渗透的多样性、渐进性、层次性和整体性,从而选择有机、有序、有教、切实可行的施教方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分段实施专题系列教育。专题教育的开展,应针对特教学生的特点,结合不同学段、不同障碍类型的学生,除实施学生良好行为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应贯穿十二年制教育全过程外,不同学段专题教育应有所侧重。特殊学校不能因为学生身残就可以心也残、志也残。开展专题系列教育贵在坚持,并应注重营造校园氛围,从教师到学生要全员参与,在浓郁的情境中感受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时空效应和接受教育的密度,如校园文体艺术节中的红歌赛、爱国诗文演讲赛、升国旗仪式、国旗下讲话、道德模范讲座、学雷锋活动等。
3.强化师德规范,明确育人职责。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几节课、几堂讲座、几个活动的叠加,也不仅仅是德育工作者、年级长、班主任、思政老师的责任,而是每个老师、每个教职员工共同的责任。学校应当要求所有教职工美其德,慎其行。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和作用于学生的内心活动世界,良好的言行举止是启迪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教育成功的保证。每个教职员工要明确各自肩负的责任,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三、坚持全程思政教育管理理念
全程教育管理是指学校对每个学生从小学入学到高中、中职十二年的学习、生活进行系统化和全过程的教育。学校在一周的教育管理中,周一升国旗仪式开展国旗下讲话;周二主题班会课分别视不同学段开展相应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规则意识教育、感恩教育、劳动教育、吃苦耐劳和抗挫折教育、生命意识教育等。学校确保每日有检查记录;每周有工作重点;每月有活动安排、有督促检查落实、有总结整改;每学期有思政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有表彰、有反思,环环相扣,有序推进。同时,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各种文体艺术活动,举办各种义卖、歌咏大赛、演讲大赛和英雄事迹报告会等活动,注重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净化,组织开展献爱心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树立文明向上的时代精神,铸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和班风。
学校应分层级在全学段实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专题教育、感恩教育和爱国主义专题教育,有针对性地在小学段开展规则意识教育和劳动教育,在初中学段开展吃苦耐劳与抗挫折教育和生命意识教育,在高中、中职学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每阶段都要有目标、细则、督导、评比,按时间长短确立长远期目标和中近期目标,以及总目标、子目标和个人目标。各目标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对于听障和视障学生,学校应着重培养和训练其“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主监督、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提升”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教育效果。
实施思政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特殊学校的听障和视障学生个性强,自卑心理重,心理尚未成熟,知识结构不足,思想容易偏激,情绪容易失控,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理论指导、心理疏导、行动引领、情感交流、环境陶冶,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
当然,特殊学生仅仅靠家庭或学校的教育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建立残疾人保障措施,各行业、各企业应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一是学校应该改变办学理念。苦情故事,包干照顾,都不是教育的本質。人的身体可以残疾,但决不能通过教育反而让他们在思想和心理上也残疾,一定要为他们营造一种自主、和谐、友善、包容的教育环境,培养他们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二是建立庇护性和支持性社区化的就业服务。三是爱心团队和爱心人士多些关爱和关心残疾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自食其力,为家庭减负,为社会增辉。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