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汽车专业群人工智能素养培养的思考

2021-03-25胡立光孙洪超

师道·教研 2021年1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汽车产业岗位

胡立光 孙洪超

通过对广东具有代表性的与汽车产业相关的智能制造、智能运载工具等智能系统应用企业调研发现,目前智能系统应用企业面向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群提供的职业岗位主要有智能制造单元与装备操作岗(汽车制造相关企业)、智能制造系统现场安装与调试岗(汽车制造、配件使用等相关企业)、智能产品维护与维修岗(汽车服务相关企业)。

一、AI背景汽车产业人才需求特点

1.具备人工智能和相关技术的人才需求巨大

李开复在其2018年9月出版的《AI·未来》中提出: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在未来15年里将取代40-50% 工作岗位。普华永道在2018年12月发布《人工智能和相关技术对中国就业的净影响》中预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各行各业,未来20年将有26%的工作岗位将会被取代。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将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并创造大量的新的工作机会。预测总体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未来二十年将产生12%的净增岗位,相当于增加约9000万个就业岗位。工业将是受冲击最大的行业,将有36%的工业相关岗位消失,并新增39%的工业新岗位,而汽车产业在交通和工业中占比重要。

2.复合型人才需求增多

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令大量操作性的岗位消失,技术层面工作简化,工程层面模块化、工具化,从而使工作界限模糊化,工作结构扁平化。只有复合型的技能人才才能够将各层次的技术融合,完成更为复杂的工作。因此,复合型人才需求增多。

3操作技能高端化

由于智能化生产系统非常复杂,设备非常昂贵,因而对这类操作人员的能力要求也很高。操作者既要能理解整个生产系统,同时又要能熟练运用各类工业软件进行柔性化生产,智能化产品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性操作以及复杂工艺所需要的高端操作都对操作者提出了高端的要求。

二、汽车产业人才人工智能素养培养的思考

1.人工智能素养是汽车产业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

为了满足产业转型发展的人才需求,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必须建立校内的专业群对接于区域的产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既要注重培养专用性特殊职业技能,同时还要宽口径地培养职业通用技能,并加强对批判性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中职教育中设置人工智能元素的基础课程为中职学生将来防范未来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失业风险、以及迁移到人工智能的关联性工作岗位很有必要。

2.构建融入人工智能元素的多学科融合课程,优化汽车产业人才培养

未来需要的人才必将是复合型人才。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行业将得到飞速的发展,对应汽车产业的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具有专业特色的人工智能技术必将成为学习的核心内容。由于智能制造技术本身融合了传统的加工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生产管理技术,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等技术,相关从业技术人员工作场景所面临的对象不是原来单一的设备,而是智能制造单元、智能产品甚至智能工厂,更加具有系统性。因此,在技术和知识层面,需要技能人才根据专业方向不同除了具備传统的加工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等还要对整个智能制造系统有所了解,比如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ERP,MES等)、工业机器人系统、智能物流、智能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精益生产等。构建融入人工智能元素的多学科融合课程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3.以“工匠”之师育“工匠”之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有“匠师”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推陈出新,才有可能育出“匠才”。比如教师通过开发以制作智能小车为载体的学习项目,能让学生在实现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养成对工作的热爱和专注,并不断的探索求新。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科研课题“AI背景下中职汽车专业群人才培养的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YQ JK048)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韦英哲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汽车产业岗位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关于3D打印技术与技能人才需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