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信息技术思维引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2021-03-25区燕慧

师道·教研 2021年1期
关键词:风俗法治道德

区燕慧

信息技术时代,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

一、数字教材,优化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模式

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平台是一个便于携带、可移动的电子书包。它整合了人教版、岭南版等各年级各科目电子课本的阅读器和具有各种各样的虚拟教具,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它还具有“教学应用”的功能,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支撑,学生通过“自定义模式”进行合作探究相互评价,不断完善知识的内化。课堂上,学生每人一台平板电脑。授课时教师就将手中平板电脑里的资源,根据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及时地推送给每一个学生。在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奇妙的节日风俗》的课前,笔者搜集了大量有关中华传统节日风俗和广州独特节日风俗的图片以及视频,在课堂上根据教学的内容通过“数字教材”平台一一推送给全班学生学习和欣赏。学生紧跟着课堂的节奏和教学内容有序地观看图片和视频,更一步感受到节日风俗的奇妙和它所寄托的寓意和情感。这种学习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对当地节日风俗的认知,满足了学习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特别是《习近平爷爷的寄语》视频更加激发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提高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翻转课堂,颠覆了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的教学模式

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平台的“教学应用”工具翻转了课堂,颠覆了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堂注意力从教师转移到学生的学习上,教学环节先是课前点击观看知识讲解,接着课堂上师生互动最后完成知识的内化。

我在道德与法治课例《奇妙的节日风俗》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体验节日所蕴含的寓意和情感”时尝试了“翻转课堂”这教学模式。

课前,在数字教材自定义模式里发布了观看视频讲解的任务。学生通过平板電脑网络技术的辅助,观看《广东春节》视频,自主学习在线资源,边思考边用笔在探究表上完成探究学习任务单。教师从课堂的讲授者变成了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驱动者和启发者。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制作优质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微视频等教学资源上,这有助于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学生通过手中的平板电脑把完成好的探究任务单拍照上传到笔者的“数字教材”的自定义模式上。笔者再通过一体机逐一显示学生的学习任务汇报单,并选择其中两三个典型的春节探究案例在一体机上放大让学生详细讲解,同学之间还可以相互点赞和评论。师生共同探究讨论任务单,丰富了节日风俗的内涵以及它的寓意和情感。

三、信息技术,提升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课前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制作演示文稿和视频的方法以及中华传统节日有关的视频或报道,让学生结合《奇妙的节日风俗》这一主题,自主进行信息整合和制作汇报视频。学生在这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对节日风俗的认知,同时也提升了信息技术的素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主题组成小组(如春节探究小组、中秋节探究小组、清明节探究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中华传统节日风俗的汇报。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借助网络技术,ppt、音乐、数字教材等软件工具加上肢体语言和课堂互动优化了小组探究的成果表现方式,在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平台上充分地汇报了小组探究所得,从而对节日所赋予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提升了节日风俗的内涵,更一步加深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风俗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红楼风俗谭》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跟踪导练(四)4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