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品质课程建设未来走向的实践与思考

2021-03-25黄衬安

师道·教研 2021年1期
关键词:师生学科评价

黄衬安

品质课程建设是学校自身发展定位的主心骨之一,品质课程建设之路即是以课程为支点催化学校教育发展的变革之路。

我校依据学校设施资源、师资水平、办学特色,结合专家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意见,明确学校发展定位,以此为根基促使学校在“硬笔书法”及“科技”等特色课程的建设与开展的基础上实现“一学科一品牌”建设,凝聚师生内在生长的力量,让师生成为课程建设的共同创生者,共同塑造学校品牌,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一、内核

学校以“方圆教育”为教育哲学,确立了“方圆有致,德才兼备”这一课程理念,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再开发,构建了“扬帆课程”体系。我校围绕学校育人目标系统设计学校课程,积极打造适合每一位学生成长的“三类一体”课程:基础型课程(国家课程)、拓展型课程(校本课程)、探究型课程(兴趣课程),旨在让全体师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起航,在学校多元、丰富的课程滋养下共享成长的快乐。

二、途径

在课程的开发上,我校组织了学校全体老师参与其中,细致规范课程设计与实施、规范方法指导课、探究课和成果展示课,让校本课程学习真正有效落地。课程类型涵盖了学科思维拓展、人文、艺术、体育、科技创新等,学校开设了富有学校特色的大写字课,100%的师生参与。

我校坚持打造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体系。课程的背后,是立足学生全面发展的思考。

(一)构建“致美”德育课程,绽放最美的样子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践行,学校的德育课程体系初见规模。

(二)构建“智慧课堂”,有效实施课程

课堂是推进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学校遵循教育规律,立足课堂,重点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和智慧的培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高质、高效地学习。学校以“智慧的教,促进智慧的学”为核心,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合作”的实践策略,提高教师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反思的教学能力,师生们在课堂中掌握教与学的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建设“品牌学科”,丰富学校课程

学校在统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文化氛围中,把品牌学科建设作为一个强有力的抓手,开始了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

学校通过探索“品牌学科”建设,构建起各学科的课程群。学校通过课程实施,提升学科教学品质。根据学校师资力量,结合教师自身特长,以所授科目为原点,按照“1+X”模型组建学科课程群,逐步走向“一学科一品牌”目标。

“1”是指基础性课程,“X”是指基础性课程的拓展与延伸。以我校的数学学科为例,我校数学科组关注40分钟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问题,也关注问题学生。数学科组在夯实数学课堂教学的同时,通过外延的趣味学习指导,增加教学吸引力:教师在课前5分钟,进行“小神算手”的训练;在课堂教学总结环节,畅谈“我的发现”;引领学生在生活中、现实中体验数学的运用乐趣,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检验,再进行汇报反馈自己的二次发现和收获……基础知识的训练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训练,学生的数学学习越来越扎实稳健。

(四)做活“阳光活动”,推进研学课程

在课程层面,围绕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学校充分考虑场地、设备等硬件的局限性,因地制宜发挥学科教师特长。学校推行语言类、体育类、艺术类、创作类等具体学科和内容,满足了不同群体、不同兴趣特长的孩子学习本领、激扬个性的要求。在实施课程层面上,学校通过开设活动形式的课程,注入更有效的实施活动。我校提出的“生存、生长、生活”三生培养理念为课程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校“三生”课程培养理念强调面向全体,多一把衡量的尺子,从传统“关注知识技能掌握”走向“关注人的整体和谐发展”,重新定义,提出“努力追求进步就是优秀”。学校“三生”培养课程助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实践活动体验类课程。

(五)开设“活力社团”,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活力社团”是学校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而设置的由教师参与辅导、学生自主管理的课程。“活力社团”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流程:学生需求分析——课程预设——师生进行社团课程论证、提出申请——学校课程中心审议通过——师生进行课程设计(课程纲要)——课程中心二次审议——学生选择——实施课程。

(六)重视课程评价,让学习真正发生

课程评价的发展功能主要是“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课程、发展社会”四个方面,我们目前采取的主要是目标评价模式。我校课程评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除進行学科学习目标评价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系的评价还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的评价;教师发展方面,我校重视职业道德及业务水平的评价;在课程的发展上,我校关注科学性、可操作性、参与性、素质培养性及全面性等因素。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学校充分发挥其诊断和激励的功能,努力争取让学习真正发生。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师生学科评价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麻辣师生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