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下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思考

2021-03-25赵健威

师道·教研 2021年1期
关键词:德育小学生家长

赵健威

小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在其初步接触社会期间,如果其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收获幸福感、成就感和满足感,其很有可能转向虚拟的网络社會中寻求。在缺乏教师、家长、网监针对性、及时监督管理的情况下,他们究竟能成为“浪里白条”还是“溺水儿”?此问题值得广大德育教育工作者深思。

一、互联网时代小学生“一往网深”引发的德育困境

1.网络成瘾凸显,正确网络观难树立

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属于行、意、情、知四个环节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果,其身心年龄的不够成熟,自我约束能力差和生性好模仿,对网络中良莠不齐的资源难以辨别真伪、分清优劣等,使其小学生初初接触网络,很容易混淆现实生活与虚拟网络。

在小学生网络观念设立期间,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约束、引导,很有可能将网络资源中隐含的血腥、色情、暴力等不良内容照搬到现实生活中,一旦学生形成错误的到的情感和道德认知,很容易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惯性盲听偏信,网络心理健康意志薄弱

网络信息环境复杂,网络传播的全面性已然占据现代传媒市场主导地位,其对传统报纸、电视电影、广播等不同程度的打击,容易让小学生认为网络中的言论就是正确的、权威的,加之很多教师在教改中提倡让学生使用网络搜索引擎搜索资料和答案,更容易加重学生对网络话题、“大V”言论导向的认可和追捧。

网络媒介超脱现实世界的不受任何约束,使言论自由性、虚拟性、角色随意性等大行其道。如果缺乏明确的思想导向、一定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沉迷其中的小学生很容易被平台中五光十色的现象所迷惑,在缺乏自律精神和慎独精神时,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意志往往会不堪一击。另一方面,网络社交本身与现实生活纠缠不清,学生网络行踪和心理变化的难以精准捕捉,如果学生将自己惯性盲听偏信所得及网络社交中的负面情绪带到现实生活中来,自然会对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推进造成巨大冲击。

3.身心问题多变,单一引导模式难及时应对

小学生本来就处在不断探索“我”的过程中,其沉迷于游戏扮演,混迹于类型各异的论坛,在好奇心、凸显自我、彰显个性、表现自己等情绪的影响下,很有可能扮演成年人的角色进行社交。沉浸网络的小学生一方面有可能会在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穿插中茫然于儿童期、青年期和成人化的人格角色的转换,另一方面其思想、价值观、道德观容易潜移默化的被以上各类不良因素影响,造成其身心问题多变。

虽然教育界始终倡导精准化引导学生,但是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学校,都难以做到24小时监督学生的行为。与此种需求相比,目前很多学校使用并依赖的德育教育课程、教育活动等效果就相对单一。尤其是,部分学校的教育活动或课程并非事先调研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动向,教师和德育主任“拍脑袋”所设定的引导内容,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网住德育,生本位下德育工作“创+”思路构建

1.“新”随“心”变,家校联合掌控学生心理变化

德育工作的展开需要以学生身心的动态变化为依据。无论是“授之以渔”,还是“教与不教”都需要德育教育工作者把控好引导学生的“度”。很多教师和德育主任片面地认为,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就等同于提出引导方案,让学生照着方案自行执行。实践证明,仅仅将上网时间自我管控的期待放在小学生身上显然是不可取的。以学校德育教育创新工作为主要阵地,配合以家长的家庭德育教育,加之社会广泛舆论的辅助和政府正确政策作为准绳,才有可能真正构建起生本位下的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创+”孵化器。

在家校联合的过程中,存在一种现象,很多家长想当然的认为孩子交给学校,班主任、科任教师、学校等就可以完全的承担起教育责任,或者德育以学校为主,家庭教育只能作为拓展延伸,此观点会导致父母作为第一教育示范人的教育角色主动缺失。家校合作,利于教师和家长快速掌控学生心理变化,在“以心唤、换心”的思路下,家庭的陪伴作用,家庭德育的熏陶,亲子互动对德育的强化,意味着家长和学校应该作为这场学生德育个性化教育之战的主体。

学校方面可全面调查本校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等的变化情况,提取出共性,针对性的配以引导方案,对于个性差异化表现,则可借助心理教师与德育教师的联合,学校教育阵地与家庭教育阵地的联合,增强家校的联合和及时沟通力度,按照因材施教的方式加以指引。

2.因案导意,教育生活化辅树立正确网络观

学生思想意识、心理的变化决定教育引导方案要多变,方案创意的增加要以学生兴趣点为依据,以教育落实点和切入点为主。由此,学校可在校园德育网站平台的运用下,同步提供专门的德育电子信箱,让不好意思直接与心理引导教师、家长面对面的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将自己的茫然、困惑、心里话等告诉老师、家长、学校。家长、教师、学校在收到学生信件后,要及时回复,满足学生的沟通需求,电子邮件中学生的心里话,可成为家长与学校联合制定德育教育方案的依据。

树立正确的网络观,需要学生真正明确沉溺网络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真正意识到网络道德约束的关键应该是个人修养和素质,只有自己自发的遵从文明上网规则,强化自律心和慎独意识,才有可能在网上冲浪中始终保持正确的网络观。“生活即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离不开道德榜样激励的力量。学校可发起榜样选拔活动,榜样可以是学生身边熟悉的同学,可以是学生家长、老师。按照跨学科教育趋势,网络德育教育可发挥语文、数学、生物等学科优势,从习题案例、作文创作、生理健康等多个层面来综合的、多角度的阐述树立正确网络观、合理利用上网时间、养成良好用网习惯等的重要性。

3.三化同步,双线发挥道德自律教育效力

作为德育基地,学校与家长拟线上线下充分发挥道德自律教育效力,就需要从学生思想、心理、意识的引导层面入手,如构建家园、班级、校园文明上网文化,“三化”联动创建文明、和谐的文明上网环境。班级方面,可邀请学生一起制定网络使用的“网规民约”,班级、全校评比“健康上网标兵”等,创建网络礼仪约定,制定《文明上网守则》,并将其作为新学期德育与法治教育的第一课等。

按照双线教育的诉求,建议学校利用好校园网平台,此平台可作为学生观察并了解学校德育教育动态的窗口。校园网的虚拟情境性和开放性更可成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交流的媒介。学校可按照校园文化特色、本校德育教育的需求、家校合作成果的实践落地需求等设立独特的校园网站,覆盖德育教育工作网页,使用文字、视频、动画、图片相结合的手段来丰富网站内容,让学生、家长主动浏览。学生在校园德育网站中的行为轨迹均可被学校信息教师捕捉,进而以此为依据,家校联合共同更新教育引导方案,保证教育的持续性、与时俱进性、精准性等。

三、网住童心,网络视阈下小学德育工作创新要点

1.坚持以生为本,教育合力与时俱进

在信息全面飞速发展的当前时代中,小学德育教育以学生合理使用网络为切入点时,不仅要坚持以生为本,还需要保障校内外教育资源能形成合力。例如,国家方面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能,通过倡导构建网络德育教育基地,出台小学生文明上网监管条例,细化网络监管引导功能等,尽可能为小学生的健康上网创建良好环境;学校方面要坚持教育内容创新、形式创异的定位,通过规范学生网络言行,帮学生梳理正确网络观,利用更新丰富的与教材等,强化学生道德自律和慎独观念;家长陪伴教育方面要充分发挥亲子互动效能和家长示范教育引导优势,努力提升家庭德育的熏陶与感染力。

2.坚持生态契合目标,主客体互动

德育教育是社会个体行为、意志、情感、道德认知均衡化发展并逐步完善的过程。网络时代的德育教育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在封闭环境下运作。小学生作为正在成长的生命个体,对其进行引导教育要完全尊重其成长的规则,身心发展的要求,以引导替代政治说教,以沟通替代强压规范。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社会、家长,在充分发挥自身职责,协力调配资源创新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均要以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所需的生态环境的构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学生被视为可教育的、可沟通和引导的、可成长的生命个体,提供教育助力的各方才能真正关注并努力发挥互动沟通效能,了解学生身心变化,为其打造德育新天地。

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德育小学生家长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