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利用

2021-03-25林琼华

考试周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乡土资源环境创设幼儿教育

林琼华

摘 要:幼儿园是整个教育链的最前端,幼儿教育阶段是培养幼儿学习能力、生活常识、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通过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其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去,是适应于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学策略,能够加强幼儿与自然的联系,同时提升其环保意识。本次研究就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利用这一问题展开分析,通过对一些典型示例的分析和总结,得出相关结论并初步提出如何促进这一活动开展的相关策略,期望能对相关机构和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教育;环境创设;乡土资源

一、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中,与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人类对自然天生的亲近感也被建筑物所隔开。在此形势下,受到影响最大的是尚处于生长期的幼儿。与成年人相比较,幼儿自身的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所受到社会的影响力也较小,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对自然的亲近力也更高。但由于许多幼儿接触自然的机会很少,由此引发的“自然缺失症”已经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一大因素。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应当主动对乡土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帮助幼儿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在自然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二、 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

环境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的感知和思维都是基于直观、具体的事物,需要借助一定的环境,才能理解抽象的事物。班级是幼儿进入幼儿园后的主要场所,班级墙面环境彰显其文化与理念,并承担着一定的教育功能,班级墙面是丰富幼儿园教育环境,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进行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的创设时,应注重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例如天然环保材料的收集和创作灵感的获取。自然中有着许多实用而又具备美感的原材料,树叶、花朵、果实和泥土等都能作为创设墙面环境的原材料,既能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也能创设出富有自然气息的墙面环境强化幼儿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三、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生态种植活动

在目前的幼儿教育中,生态种植活动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通过对幼儿园周边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规划一处可用于开展生态种植活动的场地,组织幼儿在其中种植易存活、易管理、生长周期较短的植物。通过活动的开展对幼儿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环保理念的培养,缓解幼儿课堂学习的疲劳感、改善学习效率,还能向幼儿传授相关的生物学知识,这对于发展幼儿综合素质是极为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开展生态种植活动,也能让教师了解实践教学的意义,与幼儿一起投入到生命的呵护中去,使得幼儿与教师一起在亲身实践中互相学习,实现在生活经验中进行幼儿教学。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生长、繁殖、衰老和死亡。在植物生長阶段,幼儿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生命的顽强和对生命的呵护,由此培养幼儿积极、充满希望的心态。在植物繁殖阶段,幼儿能够观察到授粉、孢子和结果等现象,感受到物种延续的神奇,了解相关的生物知识。在植物衰老阶段,幼儿能观察到草叶枯黄、花朵凋零等现象,由此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从而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最后是植物死亡阶段,通过对以上几个阶段的观察,幼儿能够了解生命的历程,珍爱生命、敬畏自然。

(一)打造生态种植环境

开展生态种植活动的前提是要有开展活动的场地,幼儿园要重视生态种植活动的开展,乡土资源是天然绿化场所,对其进行种植场所的打造,例如山坡、草地、河边、耕地等。在幼儿园周边打造出贴近自然的生态种植环境,进而组织幼儿开展生态种植活动。对幼儿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的提升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组织幼儿积极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乡土资源进行生态种植活动的开展时,要注重幼儿的参与程度和参与体验。如果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不够,许多工作都由教师来完成,幼儿无法在活动中获得足够的参与感,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也不够,开展种植活动的初衷得不到体现。因此,幼儿园在开展生态种植活动时,对于幼儿的参与度要重视起来,不论是植物种类的选择、种植、养护和管理都要充分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在进行植物种类的选择时,可以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商议,选择出适合幼儿种植的植物。在进行植物的种植时,可以组织幼儿以班级或者小组的形式分配种植区域。并留下相关影像、文字记录,加深幼儿的参与感和荣誉感。在进行植物的养护和管理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设置流动岗位,轮流让幼儿进行植物的养护和管理,每一个幼儿都能近距离地与植物接触。当植物开始生长变得枝繁叶茂时,一簇簇绿景能为教师和幼儿带来好的心情。教师还可组织幼儿开展种植心得活动,让幼儿以心得分享、工艺品、歌舞的形式在幼儿园内进行演出汇报,在加深幼儿与自然联系的同时让教师进一步了解到幼儿的心理动态,有利于幼儿的身心成长。

(三)顺应幼儿成长天性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生态种植活动能够让幼儿在自然中学习和成长,最大限度地解放其天性,发挥其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幼儿园可以利用乡土资源组织幼儿开展野外郊游活动,在教师的监护下自行进行植物种子的收集,并将自身收集的种子种植在生态种植区域内。又或者,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瓜果蔬菜的种植,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决定种植什么种类的瓜果蔬菜。当植物成熟以后组织展览活动进行展览和品尝。除了观赏和食用以外,植物的各个部位都可以用于教学活动,例如果实和花瓣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班级装饰的材料,叶片可以作为书签使用,根部可以制作成为测量工具,最大限度发挥生态种植的教育意义。教师在引导幼儿开展生态种植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时令和节气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对不同植物的特色部位进行关注,例如西红柿、黄瓜等植物的特色部位是果实,牵牛花、兰花的特色部位是花朵,而爬山虎、绿萝等植物的特色部位是茎。根据幼儿的年龄和时令的不同对观察的植物进行系统的规划,在观察中进行课堂知识的结合,使得生态种植区域成为幼儿园环境的一部分,并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

四、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创意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乡土资源环境创设幼儿教育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地理教学中的乡土教育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简析环境创设与幼儿教育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