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校园媒体文化研究述评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021-03-25曾春龙李德富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媒介校园文化校园

曾春龙 李德富

校园媒体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在目前自媒体兴起繁荣的新时代,校园媒体文化越来越彰显其校园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也因此影响着广大师生的思想和行为。笔者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后,并未发现“校园媒体文化”被作为一个概念进行系统的阐述。我们对“文化”的研究由来已久,“媒体文化”也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出现的研究事物,中国则稍晚于国外。

一、校园媒体文化的演进与厘定

校园媒体专指学校或师生自办的媒体,或者是运用社会媒介工具在校园内进行信息传播,主要指校园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杂志、手机、直邮等交流传播媒介。

据《辞海》解释,媒体是“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资料显示“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s”,意为两者之间。媒体是传播信息的媒介,它是指人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因此,我们可以把媒体看作是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媒体,是一种新闻媒介,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地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至于媒体的内容,应该根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结合广告市场的实际需求不断更新,确保其可行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校园媒体按种类划分,目前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杂志、手机媒体、直邮;传统的四大媒体分别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此外,还应有户外媒体,如路牌灯箱的广告位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衍生出新的媒体,以手机终端、APP为主的校园自媒体发展相当迅速,他们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与传统媒体又有着质的区别。

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报纸刊物为第一媒体,广播为第二媒体,电视为第三媒体,互联网则被称为第四媒体,移动网络为第五媒体。目前互联网、移动网络属于新媒体范畴。

按表现感观形式来划分,媒体可划分为:平面、电波、网络三大类。平面媒体主要包括印刷类、非印刷类、光电类等,电波媒体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广告(字幕、影视)等,网络媒体主要包括网络索引、平面、动画、论坛等。

现代高校媒体文化超越传统教育局限,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高水平院校的特点。体现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的开放性的大教育理念,体现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的教育现代化,体现与信息科技同步的全时空大教育观念,体现满足公民需求、提高全民文化素养的大众化教育目标。

综上分析,现代高等院校校园媒体文化可以概括为:在现代高等院校内部及学校与社会之间以校园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杂志、手机、直邮等交流传播工具为媒介,在全校师生长期实践活动中孕育而形成的具有校园本土化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这个概念厘定了校园媒体的外延是专指学校或师生自办的媒体,或者是运用社会媒介工具在校园内进行信息传播。校园媒体文化中的师生不再是简单的受众和媒介文化产品的被动消费者,同时也是文化产品的积极创造者,在互动与矛盾激荡中,全校师生通过长期实践、积淀和孕育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动态生成过程。展现出既有人文传统的学校本土精神象征,又有师生长期实践和培育创新生长的精神财富,这是校园媒体文化的内在要求和精神实质所在。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最早研究和提出“媒体文化”的是美国的凯尔纳(Douglas Kellner),凯尔纳认为,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所谓的“大众文化”就包括媒介文化,也包括消费文化。后来,伯明翰学派(the Birmingham School)的先驱威廉斯有意开始着手媒介领域的研究。“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er for Cultural Studies)第二届主任霍尔(Stuart Hall)的论文《编码,解码》(Encoding,Decoding),成为媒介研究的经典之作。但媒介文化作为一个概念到稍晚时才出现。1998年,哈佛大学教授克瓦克(BinKovach)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森斯特(Tom Rosenstiel)在合著的《极速》中提出,“今天是一个混合媒介时代”。“媒体联动和整合不是简单的组合和拼装,而是建立在稳固合作关系上的一种互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协作关系。”

1995年,凯尔纳在其《媒体文化》一书中,有意把媒体文化纳入文化研究的框架中进行相关思考,正式将媒体文化研究当成了文化研究的一部分。赵勇的《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对国外媒体文化起源、发展和变迁过程有比较详尽的阐述,认为“媒体文化这一概念既可方便表示文化工业的产品所具有的性质和形式(即文化),也能表明它们的生产和发行模式(即媒体技术和产业)。让人们关注到媒体文化得以制作、流行和消费的那种生产、发行与接受的循环。将文化、媒体、传播等研究领域相互关联起来”。这可以看作是最早的媒体文化研究。颜岩《走向批判的媒体文化研究——凯尔纳媒体文化理论评析》和周才庶的《论凯尔纳媒体文化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对凯尔纳的媒体文化,尤其是其批判性、多元性、斗争性进行了理论评析和研究。

但是,必須指出的是,凯尔纳(Douglas Kellner)的媒体文化观所呈现的毕竟是西方社会文化的视角和价值取向,不一定符合中国国情;而且他所推崇的都是批判性的媒体文化,而我们认为媒体文化本身并无褒贬向背之分,是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媒介载体中的自在反映,是“双刃剑”。

(二)国内研究概况

关于“文化”的研究在中国由来已久,但关于“媒体文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基本没有出现过,之后学界的媒介文化研究也乏善可陈。所以媒体文化对中国学界来说还算是新鲜事物。在中国,学者对媒体文化的研究始于1999年周宪与许钧写的一段话:“晚近一些有影响的研究,主张把媒介与文化这两个关键词连用,或曰‘媒介文化,或曰‘媒介化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它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了我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它制约着我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它不断地利用高新技术,诉求于市场原则和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受众……总而言之,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一个人裹挟其中。于是,媒介文化变成我们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这种对媒介文化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其内涵,对其进行合理化的解说或诠释。

在期刊资料方面:吴文平的《文化建设:媒体发展的新力量》对媒体文化的建设、理念和意义作了分析;赵丹丹的《手机媒体文化的特征和发展现状》对新兴手机媒体文化进行了阐述;汪敏的《媒体文化征候探析》针对新媒体信息时代的文化冲击提出“统一场”的构建设想;周才庶的《主导与多元,压制与文化》分析了媒体文化的意识形态和反意识批判,并进行了归因表述;胡莉莉、杨晓云的《高校传媒育人功能与路径剖析》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新闻实践育人功能和文化传承宣教功能;潘虎、张晓宇的《论校园传媒经营的必要性》从校园媒体社会化角度进行分析;刘萍的《论校园媒介传播对校园文化建构的积极促动》着重分析校园媒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促进作用;余少松的《论高校校园媒体资源整合与校园宣传强势构建》主要论述校园媒体的有效整合,发挥宣传舆论整体优势等问题;赵正阳、关文波的《论高校校园媒体的动作方法》从现状出发分析主要校园媒体如何动作的问题;何寿林的《略谈校园网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针对高职校园文化特征,阐述发挥校园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势媒体的作用;沈志军的《网络化趋势中的高校校园媒体建设》针对媒体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校园媒体建设进行论述;王铎的《浅论大学校园媒体局限与发展》从媒体自身局限性角度谈媒体的发展与建设;郭丽娟的《数字媒体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从数字媒体文化来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取向的变化问题;陈力丹的《全球化以及媒体文化的同质化问题》分析了媒体本身内容方面同质化的问题,等等。

在文献资料方面:陈龙的《传媒文化研究》,赵勇的《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张静的《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探索》,周宪、许钧的《文化和传播译丛·总序》,蔡红生的《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岳春峰的《名校校园文化构建力》,张景华的《中国文化概要》,聂彩林的《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等,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详细论述了校园文化、校园媒体的历史沿革或建设研究。

综上国内研究情况,主要谈及校园媒体的功能,对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困惑和有效推进措施进行了分析,对高校的媒体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阐述;分析了校园媒体话语权特点、现状和获取途径,高校舆情的特点、问题和研究对策,对高校校园媒体话语权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析了新媒体出现后的文化模式和发展视角,校园媒体的制度保证和激励机制,媒体育人功能等;提出了构建繁荣、开放校园媒体文化的思想,校园媒体的思路创新、表现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等;运用媒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出了具体对策,分析了校园媒体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问题;从受众角度分析如何理顺管理体系,建立科学动作机制,构建和谐校园角度发挥整体校园媒体的宣传作用进行了分析,在进行思维转变和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思考,等等。这些研究可以说奠定了研究基础,但均没有对“校园媒体文化”做系统定义或如何建构的论述,在系统分析校园文化中媒体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有所不足,结合新时代存在的问题针对性不够强。

三、校园媒体文化存在的主要問题

(一)校园媒体缺乏统筹,各自为政

校园媒体组织上相对独立,缺乏沟通交流。高等院校的校媒管理格局大同小异,各种媒体各成体系,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有自己独立的运行机制。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容易形成资源配置不协调,信息管理分散不对称等问题。例如体制上,名义都是由党委宣传部统一管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实际上宣传部除了直接管理校报与校园网外,对于团委和学生的宣传媒体基本不闻不问,或者说只有出了问题才过问,不同媒体的学生工作队伍基本上不沟通,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缺乏有效的工作沟通和交流。

校园媒体内容上自成体系,文化融合有待加强。由于机构和人员的各自独立,又缺少沟通,所以有宣传内容常常出现重复甚至矛盾的情况。校园媒体文化的受众面比较狭窄,主要是本校师生,同样事件、同样新闻、不同时间出现在同一受众面前,内容重复让人觉得索然无味,内容矛盾更让人啼笑皆非,影响校园媒体文化的形象与权威。也不利于整个宣传舆论攻势的形成,不利于宣传环境的营造,致使校园媒体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吸引力和生命力。

(二)校园媒体文化的受众单一,吸引力不强

校园媒体文化受众品位高,信息内容与质量尚有差距。校园媒体文化的受众单一,就是本校师生,这是一个学历层次较高的群体,品位高,知识面广,对社会与人生有深刻理解,对事件与事物有理性判断,而校园媒体文化作品的生产者都是源自本校师生,源自相当业余的学生媒体工作者,与社会报刊网站有相当大的差距,无论是内容还是质量与受众的文化需求都有一定的差距。

校园媒体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就性质而言,校园媒体是学校党委、团委的重要宣传工具和思想教育的重要舆论阵地,校园媒体文化被贴上了“根正苗红”的标签。媒体的内容几乎也是千篇一律的歌功颂德,千篇一律的圆满成功,领导活动、会议消息、工作动态等“事件性新闻”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于是出现了众所周知的“新闻”,这对大部分师生来说新闻价值并不高,吸引力不强。而且写作新闻的格式也模板化,就是翻来覆去地某年某月某日某领导在某地做某事,写作手法枯燥乏味,缺乏新颖点、亮点和语言美。

(三)设备落后,媒体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校园媒体文化工作队伍业务能力有待提高。调查显示,校园媒体大多是在党委和团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队伍以及管理都是以兼职的松散状态为主,管理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媒体新闻学习,所谓的“把关人”(宣传部负责审稿人)也都是从政治方向方面进行把关,而很少从专业业务上进行指导。即便是成熟的校报、广播电视也是如此,没有经过新闻采访程序和礼仪、校园新闻写作规范及特点、广播节目的采编播常识、新闻摄像及后期编辑、新闻采编及来稿评析、学生记者工作艺术等方面的学习与培训。校媒队伍的主体都是由学生自发报名选拔出来的,而学生又是流动的,可能刚刚上手又要面临毕业了,更谈不上专业化建设了。

校媒宣传硬件设施有待改善和加强。校园媒体财力物力的投入不足,硬件和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有的高等院校校园网络速度太慢,平台太小;有的教室、宿舍、餐厅的广播、网络设施还不够健全;有的电视广播中心设备陈旧,影响音频与视频质量;尤其是学生工作队伍没有配备专门的摄像摄影工具,也没有专业的实验实训室进行制作和提高自身业务。

参考文献:

[1]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媒介校园文化校园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