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理念下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及提升之策
2021-03-25杨丽
杨 丽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五育融合”是指由传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分离状态实现“五育”之间的有机综合渗透。[1]推进“五育融合”是新时代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命题与必要之举,其目的是通过“五育融合”的方式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完整的人。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年一代的全面发展教育问题,强调“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2];“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3];“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
一、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的重要性
德智体美劳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劳动教育在“五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通过劳动教育,可以使其他“四育”目标得到落实,是其他“四育”培育目标实现的根基。
(一)“劳动是道德之源”[5],以劳可以树德
德育是一种价值性的教育,而“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是提高劳动素养与培养劳动价值观”[6]。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属于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价值观教育。劳动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奉献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更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积极渗透劳动价值观方面的相关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与责任担当意识。以劳树德,使大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劳动的艰辛、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经受意志品质的磨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二)劳动是智育之基,以劳可以增智
要在智育中传递劳动知识,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健全的心智是个体其他方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个体心智不健全,那么其他方面的教育就会受到影响,智育为德育、美育、体育等提供了知识和智力基础。新时代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尤为重要。我们要坚持以劳强智、以劳创新,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广大青少年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获得迅速提升,同时通过社会劳动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智慧。
(三)劳动是体育之伴,以劳可以强体
劳动教育和体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体育是个人心智发展、成长成才的必要前提。体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健硕的体魄,劳动教育对于体质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最原始的体育教育便是从朴素的生产劳动转换过来的,因此,必须将劳动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以劳强体。要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促进大学生身体机能发育,增强体质、发展体能,培养其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锤炼其坚强的意志品质。同时要在体育中端正劳动态度,以体助劳;在体育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把体育和劳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体育、在劳动中不仅享受运动的乐趣,更要正确培养“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9]的品格和耐挫能力,促进其心理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四)劳动是美育之本,以劳可以育美
人类实践活动的动力源泉之一便是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人类的劳动离不开对美的追求,是按照美的规律建构新的世界。人类对美的获得及审美能力的提升均是以劳动实践为基础和前提。美育和劳动教育共同的资源是劳动之美与劳动者之美,要在美育中铸就大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使大学生通过亲自接触和感受大自然及人类创造的一切事物去体会劳动之美、劳动者之美,培养大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总之,“五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育之间具有均衡性、平等性和关联性。劳动教育不仅可以自成一种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又可融入其他各育之中,是“五育”之间得以融通的粘合剂,能将“德、智、体、美”融合一体,起着纽带作用,成为其他各育的重要抓手或载体。
二、高校在推进“五育融合”进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
受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高校在新时代推进“五育融合”的进程中还存在一些现实困境。诸如“应试教育”“五唯至上”等弊病依然没有彻底根除,“五育”之间还存在着短板和弱项,“五育”之间相互割裂和不平衡、不协调发展等问题依然存在,制约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五育”之间平衡性欠缺
新时代,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未来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体系。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体制、工具化和短视化人才观的钳制、功利观的影响,加之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的侵蚀和诱导,“唯分数”的教育现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在推进“五育融合”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的现实境况和“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不良现状,德体美劳“四育”并未在学校教育中取得重要地位,出现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劳育、美育缺失,而智育独大的现象。比如学校在课程设置体系中,唯文化课的教育局面并得到根本性改变,音乐、体育、美术、劳动、德育等课程所占比重较低,音乐、体育、美术、劳动课程被文化课挤占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学校甚至压缩体育、美育及劳动课课时,出现德体美劳课程与文化课割裂甚至对立的局面。
(二)“五育”之间联系不密
德智体美劳“五育”本来应该是相辅相成、彼此共存、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教育本身就是整体发生的,不存在所谓的单独德育、单独智育或单独体育等某一孤立的教育实践活动,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五育”常常被分割、被隔离,呈现“五育”之间相互不联系状态。比如学校在课程设置中,通常将“五育”单列,视“五育”为五个独立的教学过程,分别对应学生的五个方面素养,将“五育”内部割裂为几个彼此独立的实践活动。“五育”课程这种设置的分裂性,导致“五育”教学目标被分解为五个孤立的目标。“五育”目标的过度分解和“五育”过程条块分割状况,也导致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整体育人目标被割裂,背离了“全面发展”和“全面育人”教育初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并不仅仅是开足开齐“五育”课程的问题,更是“五育”课程有机整合的问题。
(三)“五育”之间融合不充分
德智体美劳分别代表着“善真健美实”五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追求,其中健和实为教育的手段价值,而真、善、美为教育的终极价值。它们本应和谐统一在一起,共同实现完整的、全面的教育宗旨,但在很多情况下“五育”并没有得到充分融合发展,尤其是德体美劳“四育”遭遇弱化。在学校课程设置评价体系中,音乐、体育、美术、劳动、德育所占比例小,“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现象普遍存在。由于过度关注“智育”,必然会消磨对其它四育的重视。“智育独大”的现状导致目前德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智育还存在重分数提升而非智力开发、体育与美育重技能培养而非素质培养、劳动教育常被边缘化等现实状况的存在。“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的评价通常还停留在对德智体“三育”考查上,以至于我们所培养出来的一部分人才存在有知识没文化、有个性没品行或综合素质不高现象,阻碍了教育整体性目标的实现,最终影响劳动者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发展,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三、以劳动教育为抓手,促进“五育融合”
实现“五育融合”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7]但长期以来,“五育融合”教育并未能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全面彻底落实。新时代,高校要把德智体美劳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以劳动教育为抓手,积极推进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一)转变思想观念,明确“五育融合”育人目标
育人是教育的根本。关于培养什么人,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国家都有不同的要求。新发展阶段,我国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是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为谁培养人”的要求。我们必须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以德育为先导,全面育人,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次,素质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培养什么人”的要求。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均衡发展,在“德育”上,要引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在“智育”上,要引导学生追真知、求真理;在“体育”上,要引导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美育”上,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人文素养;在“劳育”上,要引导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二)强化教育治理,优化“五育融合”育人环境
良好的氛围是培育优良品德的土壤,深入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教育需要学校、社会、政府、家庭和青少年个体全员参与、全体合作,共同构建劳动教育治理机制。其一,学校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要加强正面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涵养学生高尚劳动情怀。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典型引导,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社会能人、工匠艺人以及来自大学生身边的先进劳动事迹。通过榜样示范和模范感召,坚持精神激励,形成有利于弘扬劳动精神的正面舆论态势,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劳动,鼓励大学生争做劳动模范,使大学生学习有榜样、奋斗有目标,感染和鼓舞大学生不断进取。同时,学校还要畅通家、校、社会联动渠道,统筹和协调社会、企事业单位支持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其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劳动教育指导,要在完善劳动教育制度上下功夫,完善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形成保障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的配套制度。其三,司法部门要加强立法,厘清相关法律责任,解除学校的后顾之忧。[8]其四,政府要落实劳动教育责任制,明确政府主管部门、学校、家庭、企业、社区等主体责任,保障大学生在校内外参加劳动实践活动的人身安全。其五,家长要有科学育儿观,多为大学生创造劳动机会,培养其独立生存能力。共同构建以学校为主阵地,政府、社会、家庭多方协同联动的劳动教育“共同体”,形成劳动教育合力,营造浓厚的劳动氛围,深入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正面化、大众化发展,引导大学生成为新时代的优秀劳动者、奋斗者。
(三)坚持“依法治教”,夯实“五育融合”育人法治保障
推进“五育”融入,必须坚持“依法治教”,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用法治保证“五育融合”的开展与实施,并通过法治解决“五育融合”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首先,各级学校必须按教育法律法规要求,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并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对于执行不力的学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依法问责。其次,进一步规范、监督各级各类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行为。学校作为劳动“五育融合”的实施主体,必须在课程设置、组织安排、学生成绩评价及劳动教育档案管理方面承担主体责任。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及国家权力机关作为管理主体有权依法监督、规范各劳动教育机构行为,针对其违法行为可依法依规进行处罚。最后,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相关机构有义务配合学校实施“五育融合”教育,不得以各种理由妨碍、阻挠“五育融合”的实施。把“五育融合”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完善督导办法。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保障“五育融合”教育情况以及学校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督导结果向社会公开并作为衡量区域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考核奖惩被督导部门和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的依据。
四、结语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新时代高校应充分认识“五育融合”理念下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以贯通融合的方式落实“五育融合”,建构起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互融通的教育新体系、新格局,提升大学生劳动技能,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之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