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消费观培育研究

2021-03-25谭文华

关键词:消费观消费行为培育

王 晨,谭文华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人的需要的异化必然导致消费的异化,消费异化不但没有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而且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消费是摆脱了过度消费转向适度消费、由片面的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并重的科学消费模式。生态消费观是一种既能够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新型消费观念,旨在维护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1]培育生态消费观是新时代的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建成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生能否树立生态消费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一、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

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层面并从唯物主义出发思考人的需要,他把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即需要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对客观世界产生了依存关系。人的需要与人的想要、欲望是截然不同的,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2]人的本性集中体现在人的存在形式上。首先,人类想要生存,衣食住行内在的物质需求资料必须得以满足,否则,其他的实践活动就难以进行。其次,人类为了更大地满足自身对物质的需要,开始进行以交往为基础的物物交换与物质资料的创造,并在交往中促进了意识和语言的发展。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39可见,从人的本质来看,人是社会存在物。最后,与动物本能的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能动性、创造性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3]56人类的意识指导着人类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而改造世界,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真理,形成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满足人类精神方面的需要。

(二)人的需要是具体的、多元的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多次提到“需要”,例如,对货币的需要、同类交往的需要、运动的需要等,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还提出了初步的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原始社会,人类只有生理方面的需要,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要也逐渐丰富起来,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可支配财产大幅增加以及消费能力不断增强,物质上得到极大满足。在此基础之上,人类开始追求生活品质,丰富自身需要。从人类的本质出发,可以把其需要分为物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精神需要。物质需要不难理解,就是对物质资料的需求。社会交往需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需要,包括政治需要、劳动需要等。由于生活环境、受教育水平的不同,每个人对社会的诉求也就有所差异,因此社会交往需要也不尽相同。精神方面的需要指的是人类对艺术、文学、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在物质需要逐渐得到满足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这也是新时代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4]

(三)人的需要出现异化

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类,一切劳动都是为了维系人本身的生存需要。但当劳动产品有了剩余,人们可以相互交换时,经济形态就从自然经济走向了商品经济,人类需要的局限性也不断被打破。在资本主义所有制下,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于雇佣工人来说,作为人的第一需要的劳动已经全面异化,它不再带给人任何乐趣,而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在导致劳动异化的同时,也导致了需要的异化。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推进,资本主义制度将人的占有欲日益推向了极致,使得人人都想占有超出其日常生活所需的更多的物质财富,从而使拜商品教和拜货币教在全社会盛行,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泛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每个人都指望使别人产生某种新的需要,以便迫使他作出新的牺牲,以便使他处于一种新的依赖地位并且诱使他追求一种新的享受,从而陷入一种新的经济破产。”[5]可见,人们的某些需要已经不是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了,他们甚至在想方设法“创造”需要。在种种需要的刺激下,人们不再是按照自身的现实需要而是被欲望所驱使来生产和消费商品,这种需要不仅增加了人自身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而且引发了生态环境危机,这就是人的需要的异化。

二、培育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国民中的高素质人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可以说,培育大学生生态消费观,是大学生生态人格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在全社会形成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养

生态消费观反映了个体的生态价值取向,影响着个体的消费方式以及消费行为。大学生树立生态消费观不仅有利于其人格完善,而且有利于其实现全面发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文明造就一种人格。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在占有式人格的驱使下形成了以享乐为目的的消费观,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而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一个重要途径则是转变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人格即生态人格。在培育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生态责任感,有助于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养。具备生态人格的大学生会把自己和大自然看做命运共同体,并自觉地担负起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使命和责任,融入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事业之中。

(二)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

人的需要的异化必然导致人的消费的异化,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消费观实质上是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实现人自身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的消费观念。由此显见,生态消费具有理性、健康、全面等多种特点,是绿色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培育大学生生态消费观,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全体公民实现消费观的转型,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消费价值取向和绿色生活方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6];另一方面,大学生消费观的转变必然会对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

(三)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消费观是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公民的消费意识之中。大学生群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培育其生态消费观,引导其摆脱拜物教的消极影响,从沉迷于物质财富带来的欢愉中解放出来,转向提高自身生态素养和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态环保实践中,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

三、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现状分析

为了更加客观且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生态消费观培育现状,笔者通过门户网站开展了一个网络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20年6月10日至6月20日,共收集到有效问卷408份,其中男性样本占比42.16%,女性样本占比57.84%。问卷内容包括大学生消费现状、大学生对生态消费观的认知程度以及认同程度三个方面。

(一)从大学生对生态消费观的认知层面看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生态消费的认知还比较欠缺,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关于生态消费这一概念,有24.02%的大学生没有听说过,仅有9.31%的大学生非常了解。可见,生态消费的知晓度偏低,急需大力宣传这一理念。第二,关于生态消费的内容,只有52.21%的大学生认为生态消费也包括精神消费,大学生对生态消费理解还不到位。第三,对于“现在的消费会对自然有影响吗?”这一问题,只有35.05%的大学生确定目前的消费存在浪费的现象,会对大自然产生不利影响,而大部分大学生没有意识到现在的消费存在着不合理。第四,对于“现在消费时是否会考虑下一代对资源的需求?”这一问题,38.84%的大学生没有过多的考虑,认为应该先满足自己的需要。第五,对于“个人生态消费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否有影响?”这一问题,70.10%的大学生认为是有影响的。通过对这组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生态消费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不够全面,虽然能够认识到自身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利,但对于自身的一些不合理的消费行为没有明确的认知。

(二)从大学生对生态消费观的认同层面看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生态消费观认同度比较高,接受生态消费观教育意识浓厚,参与生态消费实践活动意愿强烈。具体情况如下。第一,56.37%的大学生表示,在购买商品时,更愿意购买标明绿色、低碳、可循环等相关标识产品。第二,只有12.75%的大学生从未使用过共享经济,59.07%的大学生则是有时或者经常使用共享经济。第三,84.8%的大学生愿意接受生态消费观的教育,并更倾向于学校在各类平台宣传和开设专门的选修课两种手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第四,77.21%的大学生愿意参与生态消费相关的实践活动。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也指出,在践行绿色消费参加环保实践和参与监督举报等领域还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现象。[7]因此,在培育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的过程中,需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真正地做到将生态消费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从大学生自身消费行为层面看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自身消费行为存在消费结构不平衡、消费目的不明确、超前性消费的现象,具体表现如下。第一,70.34%的大学生每月会主动在文化、教育、艺术方面进行消费,但明显少于在吃穿方面的花费;15.93%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在这些方面进行消费。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大学生消费理财观数据》同样显示,形象消费成为大学生月均花销比重最大的领域。因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不平衡,更注重外在而不是内在。第二,熟人推荐、微博等平台的推荐、明星效应成为影响大学生消费的重要手段。心智不够成熟的大学生易受外界影响,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不少大学生会在理性消费和从众消费之间徘徊。第三,62.50%的大学生会因为超支而使用消费信贷产品,如花呗、京东白条等,25.49%的大学生表示经常会使用信贷产品。蚂蚁花呗发布的报告《2017年中国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也显示,其中平均每4人就有1人使用超前消费。[8]超前消费已经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首先,超前消费之后若无法按时偿还欠款就会留下失信记录。其次,可能使大学生丧失正确的价值观。某种东西太容易得到,那么一定会助长消费的欲望,很容易使大学生迷失在物欲中。

四、大学生生态消费观培育的路径

(一)政府层面:完善促进生态消费的相关法规政策

如上所述,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要是具体的也是多元的,当需要出现异化时,生产者会想方设法“创造”需要,从而实现自身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因此,就政府层面来说,需要构建生态或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引导大学生合理规范自身的消费需求。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4]首先,政府亟需制定且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做到依法对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质量监管,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质量低劣、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产品生产和消费。[9]通过制度引导企业生产低碳、绿色的生态产品,为大学生在消费中提供更多的选择,为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的培育提供现实土壤。其次,需要不断提高我国的环境标准。较高的环境标准必然会引起全社会包括大学生对生态产品的重视程度,也会意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感,从而改变自身不合理的消费行为。

(二)社会层面:构建生态消费观的协同教育模式

恩格斯曾指出,历史是各方合力产生的一个总的结果。这启示我们,大学生生态消费观培育需要多方协同合作,共同推进。大学生的生态消费观培育不应该局限于学校的教育,还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和家庭的作用,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协同的教育模式。对于高校而言,其主要任务是向大学生普及培育生态消费观的基本内容以及现实意义,强化大学生生态消费理念并努力践行。对于家庭而言,家长的言传身教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帮助子女形成生态消费观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可支配收入也逐渐增长,大学生每月可以从家里拿到的生活费较之前也大大增加,这也助长了大学生不理性的消费行为。家长要认识到生态消费的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消费的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同时要教导自己的孩子养成节约、绿色、环保的消费习惯。在社会层面,要发挥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引导媒体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生态消费观,营造生态消费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提高大学生生态责任感,从而自觉地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去。

(三)学校层面:建设倡导生态消费的校园文化和激励评价机制

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也是培育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的主阵地,要以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为指导,培育倡导生态消费的校园文化,建立生态消费观培育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一是要培育倡导生态消费的校园文化。大学作为一个小型的社会,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大学生。大学生作为当代最有消费潜能的群体之一,心智尚未成熟,易受消费主义的影响,所以迫切需要将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使大学生了解自身真正的需要,反思自身不合理的消费行为。首先,要将生态消费的理念融入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中。艺术作品可以让生态消费理念通过客观实体性存在反映出来,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一种实体艺术,大学生们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实现对生态消费理念的直观感知。[10]所以要在校园建筑、园艺、基础设施等硬件的设计中尽可能融入生态消费的理念。此外,要将生态消费的理念充分融入到校园精神文化方面。高校要将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与生态消费理念充分融入到第二课堂中,在论坛、讲座、社团活动、文艺演出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大力推进对生态消费观念的宣传与实践。其次,要将生态消费内容的丰富性与传播形式的多样性有机统一起来。课堂教育是倡导和培育生态消费观的主渠道,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让生态消费观的核心内容进校园、进课堂、进课本,使同学们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认识到自身的消费行为对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自然环境有重要影响,从而调整自身消费观。此外,要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发挥其在培育大学生生态消费观中的导向作用。在科技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普及的今天,高校要在发挥传统媒体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将生态消费理念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广泛传播,引领大学生自觉践行。

二是要建立生态消费的评价与激励机制。首先,要建立生态消费的评价机制。要把大学生生态消费行为纳入德育考核范围,将个人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从不同角度和维度来评价大学生生态消费行为。一方面,可以从教育客体即大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观察大学生实际消费行为、调查问卷等形式去测评大学生生态消费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从教育主体角度出发,对教育者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其次,要建立生态消费的激励机制。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激励能够激发大学生践行生态消费的动力,对教育主体进行激励有利于更加深入地探讨生态消费观的培育方式,并且能够主动结合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实际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更新生态消费观培育的内容。对效果较好的教育方式和践行生态消费的典型行为予以表彰,充分发挥榜样在大学生生态消费观培育过程中的示范作用。

(四)个人层面:要明确消费目的并确立合理的消费形式

首先,要从人的现实需要出发明确消费目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圈子”意识,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消费观、审美观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圈子”里的人。这样就导致不少大学生愿意承担超出自己消费能力之外的费用去购买名牌衣服、鞋子、包包等,这种行为既表达了对“圈子文化”的心理认同,也是对身份优越感的宣示。这样就使得一些大学生在享受着商品社会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被商品社会奴役着。有需要是正常的,正如马克思所说“需要是人的本性”,但是要弄清楚真正的、现实的需要是什么。大学生只有深刻认识到商品仅仅是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手段而非目的,才不会让商品异化为人自身的对立物,成为一种控制人的力量,从而明确消费目的,学会从众多的需要中甄别哪些是合理的,是有益于健康成长的,哪些是超出人的现实需要的,是不合理的、有害身心健康的,做出自己科学而理性的选择。

其次,要从人的具体、多元的需要出发调整消费结构,确立合理的消费形式。马克思把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由此不难发现,人有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等多种需要。上述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不太合理,以教育为主导的精神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偏小。当今社会各类消费产品琳琅满目,大学生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不合理消费的行为随之产生。此外,大学生的世界观还尚未定型,同时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产品,使得大学生更多地关注物质方面的消费,而精神方面的消费受到挤压。因此,从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具体性、多元性出发,大学生要努力规范自身的消费行为,确立合理的消费形式,做到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均衡协调,成为新时代的生态公民。

猜你喜欢

消费观消费行为培育
正确认识消费
消费观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九零后”大学生消费行为误区和疏导方法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团购网站建设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