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湿邪”致病特点探讨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核酸不转阴及转阴迟缓机理
2021-03-25兰天野郭家娟张艺缤
兰天野,郭家娟,赵 明,张艺缤,吴 雷,王 檀*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2.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于2019年12月末,首先出现在湖北省武汉市,后来其传染态势由散发到蔓延全国,在举国支援抗疫的过程中,中医药在其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显示了中医药的独特疗效和优势。但是这种稳定的状态持续不长,于2021年该病再次复发蔓延,这种特点与湿邪藏匿,缠绵难愈的特点十分相似。在此次新冠肺炎治疗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核酸检测反复阳性,久不转阴,或者转阴十分迟缓,考虑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湿邪着重粘滞、缠绵之外,还与患者体质因素密切相关,故以两种因素为依据对此情况进行分析。
1 膜原理论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膜原又称募原,以全元起为主的后世医家认为“募作膜”,故称为膜原。“募原”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募原之间。”至明·吴又可对温病的病理学说以及治疗法则无不本于膜原。
由于膜系分布范围极广,邪的性质及所在位置可引起各种不同的表现。李玉明等[1]认为疫邪潜伏膜原可出现以下情形:一是正胜邪退,疫邪消失于膜原,人体无自我感知的症状或体征。二是正邪势均力敌,邪困膜原,但伺机而发,机体暂时处于潜伏期而无症状或疫邪强大,直接突破膜原防御,则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三是《温疫论》中记载:“邪伏膜原,气机受阻,阳郁而热,热淫之气浮越太阳、阳明、少阳三经而出现该经之证”。吴又可根据膜原的生理功能创建达原饮,疗效显著,以方测证,表明梳通气机的治法对于瘟疫的治疗有明显的治疗效果[2]。有学者对现有针对新冠疫情的治疗方案进行研究,总结得出膜原理论在新冠肺炎中有较好的临床意义[3]。
2 湿邪稽留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胡小勤等[4]对内经中关于湿邪为病进行了总结,其来源有一是气候的异常;二是居住环境的潮湿;三是饮食不节;四是脏腑功能失常;湿邪侵入人体的途径有三条:一是由口鼻传染;二是由肌表侵入;三是湿邪直接中伤脾胃。李耀辉等[5]重点对湿热致病进行了论述,他认为感邪的途径仍然不出气候的异常、居住环境、饮食及脏腑功能异常的四种途径。膜原的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了此处容易为邪气所阻,而邪气之中“湿邪”则更为容易。崔光福等[6]比较认同伏于膜原的邪气以湿邪为主。从脏腑角度来讲,肺乃水之上源,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湿代谢异常,而新冠肺炎的发生和久不转阴也与湿邪密切相关。南征等[7]认为心属火,主血脉,湿邪阻滞,影响血脉的正常运行,最终也会导致心脏受伤,出现其功能的异常;脾喜燥勿湿,湿邪稽留自会导致脾运化转输异常,湿气阻滞不去。杨家耀等[8]对5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证候与体质进行了分析,发现痰湿体质占到了第一位,达50%,中医证型以湿阻中焦型、寒湿袭肺型为主。另外有学者分析[9]新冠肺炎的防治方案得出湿、毒、虚为此次新冠肺炎的致病特点。王檀等[10]对5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了疗效分析,发现寒湿在疾病的发生中仍是占主导位置,所以依此辨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湿邪也有寒湿和湿热之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说“三之气,天政布,湿气降,……感于寒湿”,提出了“寒湿”概念。同样该篇中“溽暑湿热相薄”,提出了“湿热”的概念。早在《黄帝内经》成书年代,中医就已把湿邪分成了“寒湿”和“湿热”两大类。这为后世辨证论治湿邪奠定了基础。寒湿为病还是湿热为病则主要是看患者基础体质状态的情况而定,如原属于寒湿体质而易于寒湿转化,否则就会向湿热转化,导致疾病更加缠绵难愈。新冠肺炎的发生乃是由于疫疠之气夹杂湿邪为病,稽留人体,影响机体气血津液的正常输布,由于邪气潜伏难去之地,加之湿邪粘滞难化,再加之部分患者素体多湿,导致了患者核酸检测久不转阴或转阴迟缓,特举两例患者为例。
3 病例介绍
3.1 病案1
苟某某,女,39岁。2021年1月22日入院。主诉: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1 d。现病史:该患缘于2021年1月9日于饭店中接触可疑新冠病毒感染者,11日关闭门店,12日至玉轩中医院隔离,期间给予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于22日提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120专用救护车转运至我院隔离。病程中无发热,无咳嗽,无气促,饮食略差,睡眠尚可,二便如常。
入院症见:饮食略差,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无明显胸痛,无腹泻,睡眠尚可,二便正常。既往:胆囊炎病史10余年。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每分钟85次,呼吸每分钟20次,血压122/82 mm Hg(1 mm Hg≈0.133 kPa)。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睑结膜无苍白,胸廓对称,心律齐,未闻及早搏及异常心音,腹软,未触及异常包块,四肢肌力正常。舌暗,苔白厚,脉滑。辅助检查:2021年1月22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初步临床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于2月19日出院。
3.2 病案2
王某某,女,43岁,2021年1月15日入院。主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史8 d。现病史:该患工作于范家屯“艾尚瀚邦养生馆”,因“艾尚瀚邦养生馆”有新冠病毒感染者,患者与其密切接触,1月15日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120专用救护车转运至我院隔离。患者上下班均步行,11日与同事自行驾车前往长春某地取产品,地址不详。病程中无明显发热,无腹泻,无头痛,无恶心、呕吐,饮食、睡眠尚可,二便正常。既往史:既往健康。入院症状:无不适症状。入院查体:体温36.3℃,监护仪显示:心率每分钟91次,呼吸每分钟22次,血压:159/102 mm Hg,未吸氧状态下指脉氧饱和度98%。无病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每分钟91次,律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脏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舌暗红,苔白微厚。初步临床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于2月24日出院。
以上2例患者都经历了较长的时间,核酸检测结果方转为阴性,这与湿邪重浊粘滞,缠绵难愈的特点十分相符。因此,提出重视祛除湿邪在新冠肺炎中的地位。
4 讨论
长春地区位于中国东北方向,1年之中寒冷天气居多,故寒湿易伏于人体内,遇诱因引发疾病。而上海疫情同样具有湿毒郁肺患者居多的特点[11],因此新冠疫情与湿邪密不可分。同样,河南省疫情也与湿邪密切相关,据此,提出宣开肺气以透湿化邪[12]。李彦志等[13]通过总结中医药从湿邪论治新冠肺炎的药物,苍术、藿香、麻黄等药物应用频率较大。现代医学研究[14]表明湿邪导致疾病的发生是与机体免疫功能及水液代谢功能相关。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应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达到治疗目的。张伯礼院士[15]根据新冠疫情的特点结合中医的治未病提出中药治疗贯穿整个疾病的过程,并且可以从饮食、运动、情志等的相关辅助治疗而达到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