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自觉性的路径研究

2021-03-25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学史党史成果

马 月

(沈阳工程学院 新能源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史学习教育要坚持分类指导,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中的先进群体和骨干力量,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政治成熟、思想淬炼、学习历练、实践锻炼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大学生党员深入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学习教育目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而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有效落实上级党组织统筹部署的同时,如何谋划思路、搭建载体、创新方式,增强学生党员投身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如何引领大学生党员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筑牢初心使命,积极传承红色基因、革命薪火,是必须直面的课题,必须明确的目标。

诚然,由于大学生党员的年龄特征、认知习惯、学习生活和信息收集方式,对于党的历史往往局限于基础教育时期学习的知识条目,分散在年代、人物、事件的片段化信息。而对于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尤其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演进还缺乏系统化、全面性的认知和理解。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尤其是党史知识学习方面,多采取线性管理模式,逐层落实工作要求并量化目标。虽然绩效成果不断积淀,但对于增强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理解和内化的主动性、自觉性的目标导向尚待进一步明晰;基于大学生学习认知特点的教育理念、教育路径和教育评价方式尚待进一步创新。

一、增强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自觉性的目标导向

增强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自觉性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将理论的学懂弄通做实不断淬炼为坚定的信念,不断升华为行动的指南,从而驱动大学生党员持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增强大学生党员学习教育自觉性所构想的目标体系以“学、信、悟、行”的关键词作为诠释,内化于“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学习教育目标,外显于“四个意识”的牢固树立,“四个自信”的不断坚定,“两个维护”的主动自觉。

增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自觉性的核心目标之二,是立足于消除大学生党员在落实党史学习教育部署要求方面出现的偏差,强化学习意识,培养学习习惯,积淀坚实的理论基础,引领大学生党员学好学透党史和党的理论成果的要义,深切理解初心使命。在增强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自觉性的过程中,如果对于党史史实和党的理论成果的学习不究理、不求真、不结合实践,就会造成目标的偏差、主动性的弱化和成果的缺失。学习深入方可信念坚定,信念坚定方可行之有效。

增强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自觉性的核心目标之三,是营造具有浓厚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学习氛围,搭建自觉求真、主动求实的学习平台或载体,引领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在学习实践中学会运用历史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唯物辩证的观点认识和解决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决抵制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诋毁亵渎英雄人物的错误思想和言行。以史实发言、以英雄代言,推动大学生党员涵养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大情怀,培养笃学善思、学以致用的真本领。

二、增强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自觉性的主体思路

构建“学、信、悟、行”为一体的“沉浸式”学习模式,是增强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自觉性的主体思路。探索方向正是将大学生党员作为学习教育主体,基于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特点,探索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总要求和学习教育目标转化为“学、信、悟、行”为一体的主线目标,使“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学习内容充分聚合在学生党员主动求索的知识维度中,鲜明于学生党员自觉参与、主动参与的活动内容中。通过联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成果,结合基层党组织工作特色,构建“沉浸式”学习模式,驱动大学生党员身在其中、心在其中、情在其中、行在其中。

“沉浸式”学习模式的核心在于架构思想融入、行为融入、氛围融入的立体化系统,使党史学习教育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为大学生党员主动接受、自觉认知、内在认同。基于青年学生学习认知的特点,往往对单纯的量化学习要求和传统教学方式有着相应的抵触意识。这种逆向的潜意识影响会使青年学生将融汇于第一课堂的学习教育方式简单认定为完成作业、考核等机械操作;把第二课堂所承载的专项学习教育活动归结为常规的集体活动;而从群体影响层面弱化了大学生党员对于党史学习教育的自觉性。“沉浸式”学习教育模式的主要作用是在整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教育效益的基础上,通过“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的实施路径,将党史学习教育的自觉性潜移默化地植入大学生党员的意识中。

创新性的学习路径是打破大学生党员对党史学习教育方式简单化认识的关键点。需在学习教育的组织层面,在活动策划、实施和成果评测的过程中大量植入创新意识和创新举措。“沉浸式”学习模式的“创新源”就在于促进大学生党员对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项目的自主设计、自主实施、自主监控和成果固化。不断增强的关注度、参与感、仪式感将会形成具有浓厚自主性的学习教育氛围。

“沉浸式”学习模式提升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自觉性的主要目标显现于影响范围、影响时间和影响效果三个层面。三个层面紧密围绕学习教育的全过程,并以显性要素和隐形要素的形式架构出相应的目标体系。“沉浸式”学习模式标定的影响范围不仅是显性的参与人——大学生党员,而是通过参与人的具体行为形成了榜样的示范性,从而影响更为广泛的青年学生群体,引导青年学生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不断显现新的成果。在影响时间方面,学习教育活动显性的时间要素是单一的、固定的时间节点,而“沉浸式”学习模式标定的隐性时间要素是渐成长效、可不断积淀和传承的,在驱动大学生党员形成自主学习党史的流动态势的基础上,不断吸纳新的力量加入学习教育活动,进而将隐性的时间要素显现于日常学习生活与具体的言行表现中。“沉浸式”学习模式所标定的影响效果是在科学建构显性学习教育成效量化评价的基础上,充分显现影响效果的隐性要素的价值体现,集中展现党史学习教育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德育教育、美育教育、专业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影响力。

三、增强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自觉性的实践路径

1.架构自觉求证的党史学习路径

利用“沉浸式”学习模式触发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自觉性,其关键之一在于联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成果,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实现“学”的自觉。基层党组织可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效能,将推进“四史”教育作为重点内容,贯穿课堂教学主线。在知识导入、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环节中,融入党史史实和党的理论成果,并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留白”,以兴趣导向增强大学生党员探求党史史实的主动性。在启发式、研究式教学方法下,推动大学生党员成为团队或小组核心,发挥主体作用和带动效应,巩固自觉意识。在第一课堂的作用下,基层党组织可通过“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与大学生党员自觉求证的方向和目标无缝连接,把握方向、明确目标、佐证内容,并对大学生党员的学习成果加以固化和推广。多维度的学习路径,可有效创建提升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自觉性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大学生党员身在其中、自发而动。在第二课堂领域中,引导并保障大学生党员自主设计并参与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以社会实践或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党史史实教育活动。活动可积极采用“打卡式”“任务攻略式”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激励方式,在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的同时,强化大学生党员和广大青年学生对于党的发展历程及“四史”知识的理念认同和情感认同。

2.搭建自觉求真的理论学习平台

引领大学生党员在熟知党史史实的同时,深刻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尤其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发展历程和重大成就,是党史学习教育细化落实的重要内容和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而搭建自觉求真的理论学习平台的目的,正是通过媒介创新,使大学生党员由理论宣讲的旁观者转化为主讲者;通过自我链接,使其由理论成果的享有者转化为传播者。青年学生对于新媒体的接受和广泛应用,给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的媒介创新赋予了新的契机。基于各级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的积极效应,基层党组织可充分利用新媒体,有效拓展理论宣讲人的覆盖范围。理论原著原文、政策制度可转化为大学生党员作为编导、主播的有声书作品;理论成果转化可融于学校事业发展、专业情怀育成、文化生活质量提升等青年学生最为熟知的领域中,通过专题短视频展播、视频网络日志等形式立体化呈现。理论学习搭建多维路径,尤其是强化大学生党员在学习过程中的存在感、获得感,将实现理论学习自觉性的持续深化和传播性的无限延展,实现心在其中、信在其中的成效和目标。

3.找准自觉求同的事迹宣传角度

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学习传扬是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主要手段之一。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于革命先烈和时代英雄具有天然的崇敬感。这亦是驱动大学生党员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重要力量。基层党组织可以此为基础,找准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角度。先走近、再吸引,打破时空界限,深度挖掘英雄人物与大学生党员的年龄阶段对位、成长历程对位、志趣爱好对位乃至生活方式对位。通过相同点的参照对比,引领大学生党员同中求异,自觉寻求英雄人物在理想信念、思想情怀、道德情操方面的闪光点。科学设计以催生对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同理心为主要内容的情感代入性活动,在提升活动组织参与的自觉性同时,引领大学生党员深刻感悟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和党的精神谱系的构筑过程,实现大学生党员与英雄人物的共情、同先进事迹的共鸣。

4.深化自觉求实的榜样示范活动

立足“学史力行”的总体要求和“办实事”的目标导向,大学生党员能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主动自觉地担当作为,是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方面。而基层党组织构建沉浸式学习教育模式的重要一环,即是通过不断深化和创新的活动载体,增强大学生党员的朋辈引领效应和对优秀青年、学生骨干的粘合力,使其自发在活动目标的正向驱动下形成聚合作用。多维度组建理论宣讲团、党史读书班、德行示范群体、创业创新项目建设团队、社会实践和志愿者团队等,将大学生党员的核心作用作为评测活动成效、项目成果的重要指标,推动学生党员自觉做核心、青年学生主动找党员。广泛树立在各个层面具有示范作用的大学生党员作为“身边榜样”,及时表彰其优秀事迹,促进大学生党员将学习教育成果积极转化为引领示范的实际行动。

猜你喜欢

学史党史成果
第一次学党史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③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④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①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普洱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上的今天
验收成果
工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