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五唯”语境下高校社科学报的困与思
——以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为例
2021-03-25孙永泰
孙永泰
(集美大学学报编辑部,福建 厦门 36102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202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汤涛副部长指出:“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各地制定出台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配套政策和实施意见,建立符合不同人才成长规律和实际特点的评价机制。持续深入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树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导向,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目前,我国高校社科学报已达1 300余家,按照发表内容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来分,可以分为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和专业性高校社科学报,专业性高校社科学报,未必冠以“学报”之名,是专业的学术期刊。总体来看,高校社科学报除少数专业性学术期刊外,多为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本文研究对象以我国地方高校主办的“非核心”综合性社科学报为主,“双一流”高校主办的社科学报并不在本文的论述范围之内,相关研究有待未来做专题分析。
随着我国高校社科学报的快速发展,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在规模、社会影响、编辑队伍和品牌特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也功不可没。但是,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办刊模式趋同,同质化现象愈加突出,“全、散、小、弱”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显然不适应新时代新文科的快速裂变、交叉和融合发展之势,亟需改革并创新发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5月9日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回信充分体现了对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工作者的深厚感情,同时为我们办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对指导今后办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占高校社科学术期刊“三分之二多”的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既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高校社科学报从业者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 新时代应有所作为,发挥综合优势
长期以来科技评价活动中“只看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的这种简单化、一刀切的评价模式延伸到高校,就变成将论文数量与毕业考核、职称评定、资源分配等直接挂钩,甚至将论文作为评价一切学术活动的标尺,滋生、助长了只重视论文发表而忽视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唯论文”不良取向,严重异化了高校师生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甚至诱发了各种各样的学术不端。在高校教育评价体系方面,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的实际情况,尊重高校教师的自主选择,对于主要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来说,可以适当降低发表论文的数量要求,使评价体系更倾向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等方面。但实际工作中,应清醒认识到并避免清理了“唯论文”,有可能迎来了“唯关系”的情况出现。为杜绝项目评审过程中“找熟人”“拉关系”现象,应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高校科技成果奖评审工作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由校外专家参与的同行评议制度,提高奖励评审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
回顾近五年的高校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历程,从号召“破四唯”到落实“破五唯”行动,高校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即诉诸通过改革评价内容,建立体现评价对象专业特色的分类、分层评价制度。“破五唯”行动为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按特色分类、分层改革发展评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契机。全社会也在不断调整对人才的评价机制并积极探索期刊分类评价的科学方法,以往“一校一刊”的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长期存在的局面必定会有所改变。当前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数量众多,生存状态和影响力各不相同,现有条件下全部转型为专业性期刊未必就是最佳选择。本研究梳理一下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工作方式转变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思考不同类型的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的转型和发展的具体路径,以新时代、新格局、新思维来寻求新变化。特别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和科研评价“破五唯”政策的推行,高校可能会采取强制关闭、减少投入、期刊专业化提升、刊物更名等措施来改变这一局面。2021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支持根据学科发展和建设需要创办新刊,原则上不再新批多学科综合性学报。”由此可见,国家层面上对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的态度还是比较明确的。
虽然国家层面上明确了不再新办综合性学报,并不代表着综合性学报就没有发展的必要,而恰恰说明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在新时代新文科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借国家“破五唯”的契机,应积极找准定位,发出自己的声音,在高校科研评价中“有所作为”。具体办刊过程中可以聘请著名学者担任“主持人”“特约主编、编委”,坚持以“问题为中心”进行选题策划,关注前沿问题,并对专题进行研究;服务学校学科建设,以品牌栏目围绕话题展开“专题”深入研究;结合本校实际,依托具有地域特色的丰厚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源,设立“XX大学学报优秀论文奖”,培养高水平作者队伍,逐步扭转唯“洋”是瞻的倾向,倡导中国人文传统和学术规范。倡导建立以质量、绩效和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社会科学评价主体要加强权威性,不能过于多元化。成果考核更不能急功近利,要倡导坐冷板凳、出精品力作。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应特别注重办刊观念创新,在此背景下,由“内容为王”向“内容与平台并重”转变,既要做学术的引领者,也要做学术的传播者,重视构建“五个共同体”:学校共同体、一流学科群共同体、期刊共同体、编辑部共同体、二次文献与大型数据库等合作共同体。当然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关键在于“落地”,综合性社科学报首先要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按照上述思路“久久为功,善作善成”,通过长期的坚持和不懈努力才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二 面临的四点问题
1.办刊思路僵化,学术影响力降低。由中国知网统计数据可知,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的总被引次数和影响因子呈现出增长逐年递减的发展趋势[2]。在随机抽样统计的高校社科学报当中,影响因子在0.5以上的学报共有280个,而其中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的只有19家,占比仅为6.78%,并且有14家学报的影响因子在0.2以下。从总被引次数来看,在500次以上的高校社科学报共有152种,而其中只有15种属于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占比仅为9.86%。可见,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在社科学报界中的影响力整体不足,当前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彻底陷入“进退失据”尴尬状态,国内诸多核心类高校社科学报纷纷开始转变策略,从以往的“来什么编什么”的做法逐渐向“组什么编什么”转变;还有部分高校社科学报开始谋划由综合型转为专业型期刊,例如《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更名为《廉政文化研究》和《福建行政学院学报》更名为《闽台关系研究》均是向特色化、专业化的方向转变。但是若要实现诸如上述的创新和变革,则需要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资金投入、主办高校的人力和财政支持也会随之增加其可行性值得商榷。2020年《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名为《乡村发展研究》和《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名为《中原学术》的两份申请均未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局的批准就是一个佐证。
2.同质化问题凸显,优秀稿件不断流失。同质化是衡量一个市场是否发育成熟的指标之一。就高校学报来说,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十年中,高校社科学报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一度成为整个学术期刊领域的先行者。然而,随后便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并持续了较长的时间,从而导致高校社科学报在学术界中的影响力逐年下降。而大部分高校社科学报所谓的综合性,其实是一种粗放式的“学科拼盘”,只是为了该校所有的学科在学报上都能“分到一杯羹”而实现“雨露均沾”,稿件来源也多是本校的教师,稿源渠道比较单一,特别是综合性高校学报想要在有限的稿件来源里发掘优秀的学术成果更是难上加难[3]。长期以来,只有那些“次一级”的稿件或者知名度不是很高的作者的稿子才会投向本校社科学报,这就逐步形成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校外优秀的稿件投不进来,校内优秀的稿件又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流失,处于“里外不是,两头不沾”的尴尬处境。总体来看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的投稿作者大多是为了职称或者学位,才会在本校主办的学报上发表一些“滥竽充数”的文章,优质稿件舍不得投稿本校社科学报或投稿“核心期刊”被退稿之后才想投本校社科学报,逐渐进入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3.内容繁杂难分,缺乏专业特色。相较于一般的专业期刊,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涉及范围广、专业性和学术性相对式微,受众群体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发行量普遍较低。正是由于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涉及学科广泛,所以经常会出现文科和理科交叉编排的形式,即“融合式”的出版模式[3]。例如《XX师范学院学报》是将一期分为前后两个版块,文科和理科内容各占一半页码,这就是所谓的“文理分治,和谐共存”的出版模式。抑或是实行“文理分期,各表各家”的出版方式。例如作为双月刊的《XX理工学院学报》奇数期版面发表理科论文,偶数期则刊登文科论文,这种出版模式常常被称之为“分期式”或“分离式”。很多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对于自己到底在内容上要突出什么专题或者专栏,重点研究些什么问题,刊发什么样的标准、水准的论文,满足哪些人的需要等方面的定位和认识是比较模糊的。部分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并没有搞清自身应突出研究哪个学科,以怎样的标准和水准进行把关,更没有提前的选题策划和约稿。受众群体的定位是什么等问题还是层出不穷,逐步产生了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普遍存在内容繁多且复杂,又缺乏专业性的问题。
4.办刊资金匮乏,编辑队伍不稳定。长期以来,高校学报都由国家或主办学校提供资金。“坐、等、靠、要”思想严重,主动进取精神不足,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普遍存在。特别是发展迟缓的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并没有专门的经费获取渠道,仅有的办刊经费也是“提襟见肘”,因经费不足而稿酬过低,约不到优质稿件,期刊无法正常按期出版,甚至是拖刊出版等现象频发。不仅如此,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编辑部在人员管理、机构设置和资金投入等方面长期处于“缺枪少粮”的境况,不能设置符合期刊实际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本校科研教学岗位相比,编辑的待遇普遍偏低(大部分高校都按照教辅人员工资来发),机构和岗位的设置也存在严重不足,难以吸引知名学者和高水平人才参与到编辑队伍之中。部分编辑部“专职编辑”仅有1~2名,剩余的不是兼职就是挂名编辑,个别还会出现一些老教授无法再任教而被硬塞到编辑部的现象。例如XX大学学报编辑部有4个刊号,13位专职编辑,但是学校只给设置2个“副编审”的职称岗位,具有专业、高水平的编辑或者在某一学科领域有所专攻的“教授”根本不会来编辑部工作,进而导致“编辑不专、年龄偏高、后继乏人”的现象出现,严重阻滞了本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三 改革走向:从破“五唯”到走“四路”
(一)明确一个专业:走专业化之路
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要提升自身整体质量,就需要改变原来只对校内进行选稿“从一而终”的模式,实行对外开放办刊,大力组、约校外高质量的论文。首先要做的就是确保选题策划的“前置性”和“科学性”,强化对刊物选题方面早期的“顶层设计”,将选题工作视为改善学报质量管理的关键所在。在制定选题计划时,要紧贴主办单位的所划分的重点学科、一流专业以及社会需求等,坚决杜绝“滥竽充数”的论文,由先前的“来料加工”被动模式转变为“超市自选”“专题设计”“专业聚集”的主动模式,从而形成学科高地和专业优势。避免选题重复陈旧、内容观点不新的“全、散、弱、小”的问题出现[4]。此外,应根据本校的“拳头学科”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尤其是对于一线编辑,要以定期召开“选题策划会”为抓手,明确下一年的的主攻方向,不断拓宽稿源渠道,向国内知名的学者和学科带头人等通过电话、微信或者qq等新媒体手段进行约稿,并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建立自己的学科作者群、专家约稿群和审稿专家群等。可以主动作为,亲自登门拜访以示诚意,同时,还可以对约来的稿件提前跟专家说明我们刊物的选稿标准,以双向匿名形式进行审稿确保约稿质量。此外,编辑也可以通过参加本学科的相关的学术研讨会,与知名学者通过学术会议认识并保持联系,定期不间断地问候,交流并加深感情,及时组约高质量的课题成果或结题急用的高质量论文,逐步构建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的学科特色,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化、专业化的办刊之路。
(二)设立一个栏目:走特色化之路
首先,立足于综合性高校学报自身的现有实际,将办刊的侧重点从原来的平均分配版面,调整到向较突出的专业栏目上倾斜,有意识地强化1~2个“特色栏目”,长期、固定地吸引优质稿件,形成本刊的“名篇”“名栏”发展路径。做到“惟我独有,别无分店”,即使其他学术刊物也有此类栏目,也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专、人专我新”;保持“特色栏目”的相对稳定性、持续性和独特性。其次,加大宣传和开放力度,坚持“教授办刊”,把特色栏目做“精”做“专”。例如《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针对厦门地区教育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福建省教育研究相关机构、全国大学教师培养研究机构、特殊教育培训研究机构几个层面进行针对性约稿和宣传;按照“一流学术期刊建设”措施,我刊不仅要及时反映教育科学研究的动态和发展趋势,跟踪理论前沿问题和社会热点,进行专题研究。还应走在教育学科理论的前沿,积极探索新文科背景下教育学科未来的发展路径,以期能够成为引领整个学科的发展[5]一个阵地。再次,适时举办学术研讨会以增进学术交流合作,坚持“优稿优酬,内容为王”,对于高质量的稿件免收版面费,给予作者稿酬,进行学术“招商引资”,增大稿件选择度和识别度,而不是一味地看论文的“标签”和作者身份。最后,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前沿领域,善于发现创新、鼓励创新、引领创新,对重大问题坚持长期跟踪。《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在有关专家的参与和支持下,先后设立了“教师发展研究”“教育心理研究”“新思想指导下教书育人研究”等栏目。这些栏目紧扣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集合了众多卓有成就的专家,所发文章反响比较好,“教师发展研究”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该栏目发表的11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就是很好的证明。
(三)建设一个系统:走专家化之路
首先,增加、调整聘请各学科“知名教授”为特约编辑(或称特约组稿人、栏目主持人),请其直接参与学报的栏目策划,并为学报征、约校外高质量稿件、留住校内好稿承担具体工作。其次,采取审稿专家与投稿者之间“提前匿名”措施,稿件送审前把稿件的关于个人信息除去,反馈审稿意见时关于专家的信息也应该全部删去。实行严格保密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在源头之上杜绝“裙带稿件”,将稿件的录用权大部分转交给2位外审专家,如果两位外审专家意见不一致,可以请第3位专家继续审稿把关,从而完善同行评议机制,严格执行“三审三校”等内容把关制度,做到审稿记录长期可追溯、可核查,加强校对工作,切实提高编校质量[6]。最后,编辑要提升自我,逐步实现“编辑学者化”也是提升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质量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即在编辑工作中,不断为“创办高质量社科学报”的目标而努力,对相关的编辑进行系统培训和学习,将专业理论逐渐转化为实践行为[7],并应用于实际的审稿、编辑和校对中,将审稿的周期定量化,形成一定的规则,通过提高一线编辑的“执行者”的角色和专业素养。通过“内外结合,以内为主”依靠“编辑专家”和“教授专家”共同努力提升综合性高校学报的专业化水平。
(四)搭建一个平台:走数字化之路
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有自身的缺点也有优点,如何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论文采编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编辑的“人工”操作和新媒体手段,支持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购买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综合性学科资讯平台、知识服务平台,运营服务学者的虚拟学术社区等运行成熟的数字出版和网络传播平台,从而实现选题策划、论文采集、编辑加工、出版传播的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升级,逐步搭建了一个能全天候运作的“数字化学术期刊生产、传播和交互平台”,并融入网络支持、移动收稿、发稿、传图、短信提示、自动校对、流程监控、统一门户和远程办公等多种新技术“网络采编系统”[8],是缓解目前高校学报编辑力量薄弱的有效途径之一。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可以通过整体战略规划和分步建设[9]逐步更新迭代,例如笔者所在学报编辑部对集美大学主管、主办的4种学术期刊进行了网站的集成,并对相关模板和板块展开统一整合,完成学报新媒体的布局与完善,逐步实现多位一体的立体传播体系。在这方面做出更多创新尝试的当属《浙江大学学报》,他们建立了独立域名的网站,还完善了官方的博客,微信平台等数字化传播平台,使用手机、网络推动、室外传媒等多样化传播形式,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四 “破五唯”下创新发展的五点思考
我国论文发表数量飞速提升,但在重大科研创新方面却远落后于数量上的突破。从当前高校科研评价制度理念、方式层面来看,存在一些与科学规律不相适应的问题,物化逻辑的渗入导致评价偏离学术本位理念,过度的量化评价导致教师产生“负效应”。回归学术本位”,应是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追求。
1.“破”和“立”并非是围绕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来谈的,而又落脚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的可持续发展上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能离开新的时代背景说发展,更不是泛泛谈存在困难,更不能以“破五唯”的政策导向而简单归罪“综合性高校”的“小、散、弱、全”。“破五唯”与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的“综合性”之间应加以区分和归类,一分为二地辩证看待——不应说“不足”又推责于“政策”。首要的是“概念”清晰和对象的确定,否则缺乏科学性,没有可信度。因此,单独批判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要理性客观和科学,不可随意。此外,以“破五唯”单一功能评价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也有失公允和全面,其评价和分类不能“先扣帽子”,谈论问题还没讲清楚“内在逻辑”就“乱打棒子”更是不可取。从历史的视角来看,《清华学报》创刊于1915年,是我国创办最早的文理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也是最早冠以“学报”之名的高校学术期刊。《清华学报》起点很高,初创时即以中英文出版,在学术性、探索性和引进现代西方最新学术等方面开创了高校学报的新纪元,很快成为学术交流和科学传播的重要平台[10]。从目前来看,山东大学的学报《文史哲》,突出基础理论研究,成为学术界的一面旗帜,形成了十分明显的专业特色,在海内外学术界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1]。
2.浮躁、功利的不单单是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而是当前高校社科学报乃至学术期刊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回归本真也不仅仅是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学报,是一切科研活动、学术期刊创新的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是稿件外流、英文刊冲击,首当其冲是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作为“第二或者第三梯队”。发展虽然相对滞后,但应根据自身特点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科研团队,合理定位明确主攻方向,走适合自身的“专精深特”与“错位”发展。此外,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不能脱离自身的育人功能,以学术出版育人,育学术之人,自然更要守正,守学术之本,自觉抵制“五唯”。倘以外向性为办刊主导,在此基础上突出问题意识,以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为中心,突出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现实性。如《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依托本校三农研究中心,近年来侧重于“三农”问题的研究,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综合性高校学报应“高擎火把”、争取捕捉时代呼唤、推动社会进步的故事,成为时代史诗与个人命运碰撞出的理想之歌,一方面应结合自身特色积极寻求发展与转变,另一方面也应明确定位,不被学术评价所绑架,追求并坚守学术的本真[12]。
3.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的“综合性”并非阻碍学术本位,因为综合和专业都是相对的,综合也不一定是没有学术影响力。“破五唯”大背景”针对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与这个背景之间内在逻辑性的特定关联展开探讨,还是对传统的问题思考和建议的一次创新,可谓“旧瓶装新酒”。特别是国家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正在彻底改变学术期刊出版的环境和思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明确自身定位,确定发展方向,而不是从纠结指标转向纠结项目。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应坚持“内涵发展”,就是不改变高校学报格局,通过努力提升编辑素养,提高学报内容质量,走以问题为中心的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在创办特色专栏的同时,以专栏为单元构建互联网时代学术传播新秩序的“域出版”理念,吸引了更多学报参与[13]。就是要推进高校优势学科、凸显学术特色、形成区域风格,促使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成为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水平理论“窗口”。
4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的综合性并非完全就等于短板。遵循“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实现有限的专业化转型“多元并举、多头并进”探索高校社科学报的新模式。其关键是要扬长避短,“以问题为纽带”,以多学科探讨一个问题,以交叉学科透视一个问题,以跨学科解决一个问题,正是综合性学报的优势所在。这种宽视域、多角度集中火力对一问题的立体探究,反而可有效解决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大而全”的弊端,使学报向“专精深”方向发展,提升思维的综合性、批判性、独立性、广阔性和灵活性。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只要基于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价值,因势利导的扬长避短,利用好已经有的学科优势,聚焦、整合社会学术资源,打造“高大上、少而精、精而优”的学术品牌。以问题为中心凸显编辑的主体态度,变“等米下锅”为“找米下锅”,变“找米下锅”为“找精米下锅”,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在新时代就大有可为,前景光明。
5.“破五唯”主题聚焦在不以论文为唯一标准,并非不要发表论文,也不是完全废除论文的标准。注重论文指标和学校学术评价之间的内在的逻辑性,重点应该放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明确“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如何办”“如何发展”,不要纠结于“不足”和“约束”。切忌破而不立,泛泛议论的拍脑袋的决策行为,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的改革和发展一定要注意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综合性学报“专业化”的基础需要辩证看待“唯”与“不唯”,破“唯论文”,破的是“唯”而不是“论文”,高校应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强化科研的创新取向。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坚持学术影响与非学术影响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短期贡献与中长期贡献评价相结合,科学地评价科研创新的质量及实际贡献,在祛除“唯论文”的过程中,须谨防陷入新的“唯同行评议”“唯三类高质量论文”“唯面面俱到”的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