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生活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增强途径

2021-03-25张青卫陶艺璇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大学生

张青卫,陶艺璇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德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毋庸置疑,德育在大学生成长过程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他还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德育工作,将之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但如何结合当前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大趋势,探讨大学生德性养成问题,在立德树人的总体理念下探讨大学生生活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思路和方法,是一个积极而有意义的课题。

这里讨论的大学生生活道德教育概念,是指在大学校园的现实生活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有效的道德资源,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集体生活中自觉热爱大学,了解和认同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引导学生在追求美好青春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而不是脱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僵化的道德说教。它既着眼于大学校园内的日常生活,又强调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环境相结合,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积极融入师生生活实践中,在可触、可感、可悟的具体生活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以实现培养一大批“生活着”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

一 重视大学生生活道德教育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

生活道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也是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重要举措。它既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之需,也是教育理论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它既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又有扎实的现实基础。

(一)重视大学生生活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

生活道德教育是“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要求,在国内外有着广而深刻的理论依据。从胡塞尔的“交互主体论”到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西方理论家从人与人的交互关系的角度,阐发了科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则从生活实践的角度阐明了道德的具体性、历史性、阶级性,论证了社会主义道德对现实生活的重要调节作用。这些都为新时代大学生生活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借鉴。

1.胡塞尔 “交互主体论”为代表的“回归生活世界”理念。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离不开他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他们在生活中践行自身道德规范的结果。西方哲学家很早关注到了科学理论脱离生活的趋向。20世纪30年代,胡塞尔就从交互主体论的视角批判了科学与人生问题的分离的趋势,指出了科学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高扬了科学理论“要回归生活世界”的人类呼声。胡塞尔运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区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生活世界”:一是作为经验实在的客观生活世界,二是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其中经验实在的客观生活世界容易被科学关注,而先验的主观生活世界容易被忽视。在胡塞尔看来,由于近代科学完全向“实证科学”方向的发展,“科学的理念”已完全被“实证主义地还原成了单纯的事实科学”[2]15。这样的科学脱离了人的“生活”,也就把人变成一种“事实”。用胡塞尔的话来说,就是“纯粹的事实科学造就纯粹事实的人”[2]16。这样有生命和意识的人就被纯粹事实化了,成了单纯的“事实”和纯粹的“物”,成了诸如心理学、生命科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等实证科学加以实证研究的对象。胡塞尔认为,科学与人生问题的分离导致近代科学丧失了它的“生活意义”或“生命意义”,丧失了生活的根基,成为纯理论的空中楼阁。他指出,要克服近代科学的这种危机,就必须建立关注“生活世界”的科学理论。

从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出发,胡塞尔开创性地提出了“交互主体论”,在哲学史上走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人类交往活动”的探讨途径。胡塞尔强调指出,人类间的这种交往活动体现为一种“主体间”的交往,这一活动体现出来的“交互主体性”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充满了“人格主义态度”的特点。胡塞尔指出,这种在生活世界体现出来的“交互主体性”具有两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是主体间的“互识”,也就是主体在交往过程中是如何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的,表现为主体间的存异趋势;其二为主体间的“共识”,也就是主体在交往过程中如何对同一事物达到相同理解,表现为主体间的求同趋势。只有通过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求同存异,科学理论才回到它产生的土壤,获得“生活意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关注人的科学。胡塞尔提出的科学理论回归生活的思想启示我们,大学生的伦理学、思想品德修养等这些直接关涉人的道德实践的德育理论,更应该回归现实生活,回到大学生生活道德实践中,才能最终实现其价值。

2.雅斯贝尔斯和哈贝马斯为代表的交往实践理论。深受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雅斯贝尔斯也特别重视“交往”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交往”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尽管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社会交往是个体的人生存的环境,“我只有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才能存在着”[3]。与胡塞尔不同的是,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的雅斯贝尔斯更是从人的生存论的角度来强调“交往”的意义。在他看来,交往是人的存在无法脱离的重要依托。离开了交往,自我就不能成为真正的自我。他指出:“只要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实现从未圆满过的交往活动,那么,一切都成了”[4]。因此,雅斯贝尔斯认为,交往是个体自我形成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交往就是自我走向自觉,成为完善的“生存”的道路,这一思想在哈贝马斯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挥。哈贝马斯不仅重视“交往”,而且从他所理解的生活世界出发构建了一整套“交往行为理论”。他所设想的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者始终置身其中的境域,是“主体间”的生活世界。他强调指出,“交往行为者不可能走出其生活世界境域。他们本身作为阐释者凭藉言语行为属于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似乎是言语者和听者在其中相遇的先验场所;在其中,他们能够交互地提出要求,以致他们的表达与世界(客观的、社会的和主观的世界)相协调;在其中,他们能够批判和证实这些有效性要求,排除他们的不一致并取得认同”[5]。在哈贝马斯看来,在生活世界中活动的主体是理性行为者,他们可以通过合理化的交往行为,化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潜在的深层矛盾,提高个体综合道德素质,构建和谐、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

雅斯贝尔斯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肯定了主体间的交往行为对形成人的本质的决定性影响,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社会的实践本质观,对于我们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和团队精神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3.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道德思想。人类社会伦理关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把握实践这一基础性环节,是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道德观的关键所在。道德问题与政治、法律和国家等问题一样,必须以人们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在生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道德原则往往是具体的、历史的,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所谓绝对的永恒不变的道德。正如恩格斯指出:“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6]。道德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7]归根结底,是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和生产关系决定道德的性质和作用。

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的社会关系属性,他强调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因此,正确认识道德的社会本质,必须从人的社会历史性入手。“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不仅具有科学的向度,而且内含了自觉的价值追求,体现了科学与价值的辩证统一。”[9]而在阶级社会中,一切道德必然具有阶级性,是服务于某个阶级的道德。恩格斯曾说:“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10]100毋庸置疑,道德对人的自由起着约束作用,这是不容回避的问题。正如恩格斯指出:“如果不谈所谓自由意志、人的责任能力、必然和自由的关系等问题,就不能很好地议论道德和法的问题。”[10]119自由从来不在人们的幻想中独立存在,它总是受到客观规律的约束,自由表现为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从而有目的、有计划使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生活服务。道德,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在社会生活中对人的关系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合理化起着重要的舆论和批判作用。它引导人们在社会道德生活实践中自觉运用生活道德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则,在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意识到个人对他人、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自觉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在人与人友好交往过程中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的生活实践道德思想是对西方回归生活理论的总结与超越,科学地指出了道德的社会历史性和阶级属性,为生活道德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时代场域。也是新时代大学生生活道德教育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

(二)重视大学生生活道德教育的现实依据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划分时代的尺度,他指出:“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去解释。”[11]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要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2]11新时代大学生对美好生活有新的期盼,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大学生生活道德教育是时代的现实之需。

1.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3]高校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也是大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发展时期,是个人修身养性、提升道德品行、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阶段。特别在这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们不仅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见证者和受益者,更是建设者和参与者。习近平总书记心系青年、关怀青年,他鼓励道:“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11]70一个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年必定也是有道德、重修养的。道德教育是信仰教育的重要支撑,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环节。重视发挥生活道德教育的作用,让大学生们在校园生活中切身感受道德,并自觉践行道德,以此抵御不良思想、堕落思想、腐朽思想的侵蚀,是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

2.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必然是共产主义事业的传承者。共产主义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只有不断提升个人精神境界,不断增强个人道德修养。从古至今我国对人才的要求都是“德才兼备、德在才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14]。有才无德的人越是有才对社会和他人的危害越大,前有云南大学马加爵因生活琐事纠纷残忍杀害四名同学,后有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纵观当今世界,高知识犯罪林林总总,无不与“无德”有关。大学校园本该是学生们腾飞青春梦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奋斗之地,却发生了如此这般令人叹惋的悲剧事件。这些事件也一次次为我们敲响警钟,必须重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自觉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健康的校园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学会做人、做事以及懂得正确生活的道理。因为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用以往的理论灌输式教育已经难以取得成效,我们需要在相互交往中、在生活实践中让大学生们体验道德、感受道德、实践道德,从内而外地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顺应道德教育生活化的需要。20世纪以来,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道德教育生活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当代建构主义教育家们从经验哲学的角度从发,强调人的认知均以感性客观世界为基础,但是这种经验和理解无不具有个人主观选择的特点,人们对世界的理解都需要在个人的生活实践中才能建构起来。这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有某种相似性。众所周知,马克思特别强调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他指出:“人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15]个体的道德养成永远不可能脱离生活世界而孤立完成。因此,道德教育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练习,才能形成习惯。道德不是仅仅通过老师的理论灌输教会的,而更多的是在学生与其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慢慢生成的,是他们在其自身的道德生活实践中建构起来的。同时,道德教育要以人性的发展为本,寓于生活之中,而不是在生活之外。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早就发现了这一原理,他指出:“教育即生活”,“离开了参与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16]。我国现代生活教育理论的先驱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杜威的这一思想,他在杜威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教育实践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陶先生极力倡导“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地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17]。这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生活教育运动。遗憾的是这一生活道德教育运动没有在大学道德建设中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得到及时普及和推广。我们必须改变传统道德教育理想化政治化抽象化的现状,让当代大学道德教育贴近生活。这是现代德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新时代大学生生活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日益受到国家和教育部门的重视,以往的灌输式道德知识传授虽然使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认识水平,但却不能使学生们自觉在生活中去践行道德行为。就目前大学德育发展的现状来看,大学生生活道德教育的困境是现行的灌输式的道德教育脱离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得其未能取得应有的成效。

(一)对个体价值的关注较弱

学校历来是相对集中统一的集体,是有组织纪律约束和体制规范的青年团体生活场所,学习和生活比较强调整体性和一致性。每一个大学生,从上课学习、文体活动、吃饭睡觉等有统一的要求,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要求实现“标准化”。之所以大学如此重视整体性,最根本的原因是统一规范性的学习训练有利于青年学生们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也有利于树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哲学家黑格尔也很强调团队的整体性,他针对提升军队战斗力时说:“有教化民族的真实英勇在于准备为国牺牲,使个人成为只是多数人中的一个。在这里,重要的不是个人的胆量,而是在于被编入普遍物中。在印度,500个人战胜了两万个人,其实这两万个人不都是胆怯的,但是他们就没有这种情绪同别人结合,戮力一战。”[18]在青年集体中,要求把个人“编入普遍物中”“成为只是多数人中的一个”“同别人结合”,这样有利于培养集体意识,形成凝聚力。

在大学集体中强调整体价值并没有错,但是,集体是由个体构成的,集体和个体互为目的和条件,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割裂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在道德教育中用整体价值替代或遮蔽个体价值,无形中淹没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这是不符合辩证法的。事实上,在传统的学校本位德育理念的强大“引力”作用下,对学生个体生活道德教育的活动十分缺乏,对学生个人价值、个人幸福生活的关注不够,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道德生活教育模式远未确立,未能真正坚持以人文本,以学生为中心。有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价值取向对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的效率不高:“46.7%的大学生认为完全无效,32.1%的大学生认为几乎无效,11.7%的大学生认为基本有效,9.8%的大学生认为完全有效。其中57.9%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与学生实际生活极不贴近,28.1%的大学生认为较不贴近,仅有4.6%和9.4%的大学生分别认为非常贴近或者基本贴近。”[19]这个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价值取向脱离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重视不够。其实,一个无差别的集体是没有持久创造力的,一个社会的个体失去了个性,它就没有了生气和活力,只有多样化的个性和无数个人的独创和发展,才能创造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社会文明。列宁指出:“全部历史无疑是由活动家的个性作用所组成的。”[20]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有鲜明的个性,如毛泽东的豪放洒脱、周恩来的风度翩翩、朱德的仁慈宽厚、陈毅的风趣幽默、彭德怀的耿直执着等,这些具有鲜明个性的革命家们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领导集体。我们党组织正是有效发挥了各个革命家的个性力量,中国革命和建设才不断取得胜利。

(二)对学生生活道德中主体性生成重视不够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当内因已经具备而没有外因事物就不能发生变化时,外部条件就成了决定性的因素,这是一个常识性的哲学原理。根据这一原理,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创造内外部条件,使学生成为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道德主体,即孵化生成学生的道德主体性。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基本形态是适应工业文明时代的教育模式,其特征是参照社会化大生产的“制造业”模式,按照标准化“生产线”大批量生产规范化“产品”来满足社会的需要。这种教育理念正是哈贝马斯“社会批判理论”的批判对象,也是他提出“交往行为理论”和“话语伦理”所要消除的弊病。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被动的,他们被学校、教师和考试牵着走,主体性发挥并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进行了很多改革和发展,但标准化“批量生产”的基本特征没有根本性改变,对学生生活道德中的主体性生成重视不够,造成知行不一、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当代大学生并不缺少自我意识或主体意识。他们都是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长大,接受了很多西方现代文明观念,加上他们中独生子女已占了相当高的比例,因此,他们的主体性意识得到了空前发展。他们强烈追求和体现自我价值,遇事很想自作主张,并且追求有所作为。但是,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并不等于道德主体性的自动生成,相反,因受到个人主义思潮和自私自利思想的影响,这种极度关注自我的主体意识的膨胀成了道德主体性发展水平较低的表现。目前,不少大学生在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有的大学生对道德价值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对自身的道德需要认识不清,道德行为情绪化,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有的大学生缺乏应有的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时道德情感淡漠,对不良道德现象漠不关心,正义感不强;自我中心和自私倾向较严重,对家人和社会缺乏爱心等。

(三)对大学生道德生活中创新精神激励不强

大学有严格的纪律,学校对大学生道德原则规范的约束性也很强。对一般人来说,道德原则规范的约束是一种软约束,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维系的,违背道德规范只会受到良心和舆论的谴责,但这也仅仅是受到谴责而已。可是,对大学生来说情况完全不同,在大学里各种道德标准具有鲜明的强制性,这些道德规范大部分是在誓言、行为规范、生活纪律中由法纪形式明文规定下来,在大学体制内,道德要求对大学生具有了法律的力量,违背它的学生将会受到较为严格的处罚。这就是说,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主要是依靠外在的行为规约来保障的,较少是从内心的认同中生成的,他们体会得更多的是,你不能干什么,你应该干什么;而很少有这样干是我愿意的,甚至是我乐意干的感觉。

当然,大学严格的约束和控制机制,对于有效管理学生是有利的,但过于强化的规范性挤压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不利于学生生活道德的创新,学生难以在自由自在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创新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况且,规范是死的,情况却千变万化,在大学校园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大学生必须随时随地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道德原则和规范来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要有较强的道德创新能力。然而,当前大学的道德教育离大学生适应美好生活的道德变革较远,离信息化、网络生活环境革新更远,要使大学生道德生成适应今后的信息化大学、网络世界和数字化世界的需求,必须在现实生活变化中大大加强道德创新素质培育。

三 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活道德教育的关键举措

大学历来是有志青年向往的地方,大学生涯也常常被称为“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和豪情满怀,总是令人神往。怀着报效祖国的凌云壮志,怀着志在四方的满腔热血,一茬一茬的青年学子走进魅力四射的校园,投入了火热的大学生活之中。可毕业以后,很多学生未必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有的要到艰苦地区历练,有的要靠自主创业,有的甚至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生活条件或环境与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存在巨大差距,必将产生心理落差,这些现实必将给在校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要解决大学生学习和毕业工作中诸如此类的思想问题,提升大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效果,必须充分重视大学生生活道德教育的意义,积极探索新时代大学生生活道德教育的新途径。

(一)充分挖掘校园生活中的道德资源进行生活道德教育

简单来讲,大学生活道德教育就是充分利用校园生活中的道德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它高度重视学校日常生活,强调学校的道德教育作用与学校的环境氛围交融互动,注重同学之间关系、师生之间关系、日常的社会关系之间的交流互动对道德教育的意义;也重视非日常生活的德育价值,注重把道德教育渗透在制度生活和学习生活中。总之,生活道德教育的重点在生活,它不是刻板的规制,而是一种活生生的、连续不断的教育生活实践活动,是将道德教育融入师生的真实生活之中的德育。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既有课堂学习和学术报告、研讨活动,又有各种体育运动会、科技竞赛、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活动,还有诗歌朗诵、文艺表演等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这些活动是价值极高的生活道德教育资源,既可以利用它们进行各种道德教育,还可以在有创造性的社会公益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增强他们的道德认同。例如,2020年年初,我国遭受新冠病毒肆虐,河北工业大学积极响应校党委号召,发起“‘河’你在‘疫’起”为主题的“在线抗疫”活动,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用歌声为湖北同胞们送上了最诚挚的祈愿,还有很多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加入到防疫志愿者队伍中;有的大年初二就驻守在村口的劝返点,负责往来车辆及人员登记、疫情防控宣传和劝返;有的挨家挨户发放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单和排查承诺书;还有的在老小区门口摆张桌子,为做好重点人群排查预警、鼓励大家积极配合社区防疫工作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学生党员们还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为一线抗击疫情交纳特殊党费,这些党费包含了他们对疫区群众的牵挂和对一线医护人员的敬意。在疫情面前,河工大学生们纷纷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风貌。在大学校园生活中,只要细心挖掘,可用于生活道德教育的资源是很丰富的。

在大学生生活道德教育中,还要善于利用特殊的“境遇”开展道德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21]。有意识地把学生融入好老师的道德情感生活中,让学生在与好老师的生活交往中,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让好老师“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20]。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害怕生活中的道德冲突,刻意回避道德冲突。现实生活中充满矛盾,大学生在生活中产生道德冲突是无法回避的,也没有必要回避。引导大学生在道德生活实践中直面遇到的矛盾和冲突,并尝试化解其中的矛盾。解决难题的过程往往是磨炼德性意志和锤炼德性能力的重要契机,也是提升道德境界的重要途径,化解矛盾的水平也检验德性修养水平和人格完善程度。在实际的学校生活过程中,大学生们通过正确认识面临的道德冲突,做出合理的行为选择,在正反两个方面的比较中深化自己对德性价值的体认和感悟,锻炼和提高自己德性行为选择的能力,不断完善个体的人格修养。

(二)积极发挥舆论和大众传媒的环境育人功能

社会舆论是社会中“多数人”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人的行为和品质所表达的带有倾向性和褒贬情感的各种意见、态度和看法,它是社会公众的集合意见,是公众的社会态度和社会倾向的表达。大众传媒则是社会舆论发挥作用的工具和场所。社会舆论具有公开性、群众性和权威性等特点,它对于强化人们的道德意识、养成人们的德性品质、规范人们的德行能够发挥强大的影响、引导和熏陶作用。社会舆论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具有很强的鞭策性,它的力量蕴含在社会舆论评价对个体行为的褒扬与贬斥的激励和谴责的压力之中。社会舆论赞扬善行和谴责恶行强烈倾向,激励社会成员对道德境界和高尚情操的追求,也引起他们对“千夫所指”“遗臭往年”下场的恐惧,是社会舆论力量的关键所在。大学生生活在社会大环境和学校、班级的小环境中,舆论扬抑对他们生活道德的影响十分明显。影响大学生德性养成的舆论形式多样,按其形成途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有一定条文的固定舆论(各种规章制度)、有组织的正式舆论和无组织的非正式舆论。有固定条文的舆论具有一定强制性,大学生对这些舆论,只能服从,自觉遵守,如三国时曹操“割发代首”,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都是这一类舆论形式发生作用的结果。有组织的正式舆论是以成文的社会政治、法律和道德规范以及某一时期国家、大学的方针政策为中心,由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传播的舆论形式。它由国家和大学主导、控制,为大学建设的中心工作服务,如围绕“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育人中心工作加强大学道德建设。无组织的非正式舆论(自发舆论)是大学生遵循过去的经验和已有的传统习俗而形成的,它是对大学生切身生活环境的反应。由于它是自发形成的,内容方面较自由、形式上较随意,而且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而具有强烈的可感性和惊人的速效性,如街谈巷议、微信公众号、网络论坛等等。上述三种舆论形式构成大学生生活道德的舆论环境,它具有特殊的“诱发力”“影响力”,能够在大学生生活道德养成中发挥巨大作用。

(三)有效促进大学生理性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大学生学习和接受的道德原则规范是有限的,但运用这些原则规范进行道德实践活动是无限的,大学生道德原则是一,而道德行为千千万万。因此,大学生生活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习惯,而是理性习惯。这种理性习惯是大学生在深刻理解大学生道德原则规范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在理性道德热情和道德意志作用下,通过内化道德信念和长期练习与实践而形成的,它无需特殊意志努力就自然表现出来的一种巩固化、自动化行为。理性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大学生的德性行动由被动转向主动的过程,是个人德性品质自然生成的突破点,是人格品质发生质变的重要标志,它具有自律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种理性习惯不同于一般的习惯,在一般人看来,习惯与理性是对立的,习惯完全不需要理性和意识。当我们在描述的意义上使用习惯一词时,我们是指个体不自觉地重复、反复做以前做过的事,或者指他不必深思熟虑,不必计划安排,不必下决心就能自动执行的事情。这种描述性的习惯要么是机械重复,要么是自动化行动,与理性或意识关系不大。我们也可以在解释性的意义上使用习惯一词,如人们有穿衣的习惯,有早饭前或晚饭后散步的习惯,有在酒吧谈论哲学的习惯等,这些是“出于习惯”“由于习惯的力量”或“纯粹习惯的问题”。这种解释性意义上的习惯是对规律性活动的说明,也与理性或意识关系不大。由于我们经常在描述性意义、解释性意义上使用习惯一词,就使得我们不假思索地把理性和习惯对立起来。事实上,理性和习惯并不矛盾,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并通过反复的练习,两者完全可以统一起来,人在习惯化的过程中完全可以运用智慧、技巧、内在乐趣、评价、批判、判断等与理性相关的活动,形成理性的习惯。通过内化信念而形成的理性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它可以“把许多应该做的事弱化成习惯”,让“思想自由自在地关注令人感兴趣的、新奇的和有价值的事情”[22];它还可以使我们更加理智地服从美德的要求,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形成高尚的美德,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德性通过习惯而达到圆满”[23]。

(四)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一般意义上讲的德育,其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有健全人格和德性修养的人,而我国大学德育教育根本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我们的大学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达成这一教育目标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科学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在大学教育的指导地位,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放在核心位置,他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4]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而国际形势日渐复杂,逆全球化、境外反华势力汹涌而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异常尖锐复杂。当代大学生只有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才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政治定力,对各种腐朽思想和反动思潮的产生强大免疫力。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教我们所有人如何生活得更美好的学问,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首先就是要立足现实,学会关注“现实人的现实生活”,从鲜活的生活实践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一直在大学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但是我们缺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大学生火热的现实生活融入得不够密切。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哲学,更是生活哲学,我们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生活观的视角下审视新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举措。引导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树立与美好生活的追求结合起来。因此,新时代道德教育最终要回归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中,以大学生为主体,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最终实现自我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大学生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大学生之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