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域民俗文化的老年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索
——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

2021-03-25曾东辉刘艾珍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乞巧山歌民俗文化

曾东辉 刘艾珍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天河区分校,广东 广州510655 )

一、引言

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结果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举办老年教育,开设老年教育课程是系统性地应对我国人口深度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一是有助于实现老年人的继续社会化,使他们更顺利地适应退休生活和新的社会角色;二是丰富老年人的闲暇生活,使老年人晚年生活过得更加充实和更富有意义,这将更有利于构建一个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国务院2016年颁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学校结合当地历史、人文景观资源和民俗民风等特点,推动老年教育本地特色内涵发展。岭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继承和弘扬岭南文化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组织老年人学习民俗文化,不仅可以陶冶老年人的性情,还能通过老年人对家庭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天河区在发展过程中,积攒沉淀了一批优秀的岭南民俗文化项目,例如凤凰街客家山歌、珠吉街乞巧文化已成功入选广州市非遗物质文化,车陂街龙舟文化、员村街的翰墨文化等在省市都有一定的影响,为我们开展老年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二、开发基于地域民俗文化老年教育课程的实践探索

(一)开展现状研究,明确课程开发目的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天河学院课题组了解到目前中外学者一般将老年教育课程概括为两类:一是娱乐休闲、生活养生和文化素养等普适课程,二是结合地域民俗文化开设的特色课程。现阶段,老年教育课程存在着无序开发、重复开发、资源浪费的情况,同质化有余,差异化、特色化课程匮乏,关于地域文化与课程的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熊军等在《构建“数量、质量、特色”三维并举的广州老年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实践研究》一文中提到:“广州目前在老年教育方面供给特色不足,未能凸显岭南文化特色,有必要深入挖掘优质的岭南民俗文化,开发特色化、本土化课程。”[1]

国内外部分地区正逐步结合地域民俗文化进行老年教育课程开发与应用,例如:张连越、张鸣在《世界老年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一文中简要归纳了澳大利亚第三龄大学开设特色课程的种类[2];盛训在《创建特色课程推进老年教育持续发展》一文中介绍了上海市因地制宜发掘打造具有沪派地域特色的老年教育课程[3];陈小芬在《利用地域文化构建幸福养老课程的探索》一文中介绍了浙江省丽水市“莲都文化”、“古堰画乡”课程[4];田许明等在《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一文中介绍了该区以三国蜀汉文化为抓手开发特色课程,传承诸葛智慧,谱写武侯华章[5]。这些案例为基于地域民俗文化的特色课程开发与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基于上述文献研究,本课题将天河区的优秀地域民俗文化——客家山歌、乞巧节纳入天河学院的老年教育教学内容,着力打造品牌特色课程,其目的和意义在于以下三点:一是因地制宜,丰富老年教育教学资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课题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将具有浓郁天河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与老年教育有机结合并推广应用。二是弘扬传统文化,发挥老年教育代际传承功能。客家山歌文化、乞巧文化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老年人通过深入学习,不仅可以陶冶性情,同时可对家庭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隔代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激发少年儿童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三是统筹规划,形成多方开发应用老年教育课程模式,完善推广特色课程建设与应用机制。通过天河区老年开放大学、街道文化站、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等多方协作,逐步形成有利于推动老年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协同工作模式,并通过各种区域交流活动推广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经验。

(二)组织需求调研,做好课程招生宣传

黄娟在《基于地域文化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中将地域文化定义为:“一定区域的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6]近年来,天河区充分发掘地域民俗文化项目,致力于打造新岭南文化中心区,相继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挂牌、制定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编制民俗文化传承发展规划、搭建非遗展示平台。天河区凤凰街(客家山歌)、珠吉街(乞巧文化)成功入选广州市非遗传承基地。此外,天河区外地老人占比高,对了解和熟悉本地地域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学员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课程组采集了天河区老年教育学员的学习需求,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数据调查结果显示:23%的调查对象选择参加社区自发组织的学习活动,16%的调查对象愿意参加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组织的知识讲座,11%的调查对象选择参加老年大学、社区学院的正规课程。天河学院联合各街道、社区,组织这11%的老年学员完成课程报名工作,同时收集、整合区内各街道及村居的博物馆、祠堂、民间艺人等民俗文化资源,获取课程开发与推广应用的基础条件。

(三)开展实地考察,制定课程教学内容

1.熟悉客家文化,了解客家山歌

广州市花都区红山村村民以客家人为主,村内保留着大量的传统客家风俗习惯,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李家祠堂、盘古王遗迹、洪圣古庙遗迹等,为保留这些遗迹,花都区和红山村先后投入大量专项资金进行修复,并在村中修建了客家文化长廊。课题组成员专程到红山村考察,了解数百年来广州地区客家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为客家山歌课程的开设搜集充足的内容素材。

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体裁中的一种,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河区凤凰街99%的居民是客家人,是最纯正的客家人聚居地。平日里,居民们三五成群聚集在公园、山坡放声唱山歌以自娱自乐。凤凰街文化站脚踏实地扶持本地文化,成立了客家山歌民间协会,协会已小有名气,经常参加省、市、区文艺汇演。课题组成员积极与凤凰街文化站联系,虚心求教,学习、借鉴他们在推广客家山歌方面的成功经验,着力摸索出适合天河学院的课程教学模式,贴近实际、抓住特点、打造品牌。

2.参观乞巧博物馆,学习乞巧文化

自汉代以来,广州人就十分重视过乞巧节,其中天河珠村是目前广州乞巧活动最集中、规模最大的村落,珠村东南社“良潘公祠”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乞巧文化博物馆,展馆以实物与视频相结合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乞巧春秋的历史与传承。馆内的“七娘”工艺作品被广州近代历史博物馆录像收藏,艺术品被广州博物馆收购,长年存摆在广州博物馆内。课题组组织已报名的学员参观珠村乞巧博物馆,让学员通过观摩馆内艺术作品,熟悉和了解乞巧手工作品的样式和形态,为正式学习做好铺垫。

(四)精心选聘教师,组织课程教学活动

课题组以岭南传统文化实践为契机,积极利用区内凤凰街客家山歌和珠吉街乞巧文化优质资源,不断向社会老年群体普及非遗知识、传播非遗技艺,让岭南传统文化在润泽老人心灵之余,更加鲜活地进行代际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天河学院首届客家山歌班顺利开班了,课题组聘请了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高级讲师曾焕仁教授客家山歌。曾老师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长期致力于民族音乐研究,退休后热心推广客家山歌文化,对弘扬民族文化、推动客家山歌的普及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课堂上,曾老师用客家山歌作为教学语言,生动地展示了客家山歌的价值和魅力,受到学员高度好评。

天河学院聘请珠村乞巧文化非遗传承人潘慧君开设了系列手工课程。潘老师技艺精湛,多年来她的多个作品获得广州塔乞巧展金奖、赛巧会银奖等,她每年都为珠村乞巧节代言,接受各路媒体采访、直播乞巧活动。潘老师还积极开设公益讲座,带领志愿者到江南中等工疗站教残疾、智障人士做手工作品义卖,获评广东省五星级志愿者。手工课上,潘老师耐心地向学员们演示、传授制作方法,在场的学员们瞬间化身为“巧姐”,兴致勃勃、专心致志、变废为宝,将一张张水果保护薄膜变身为精美的花朵,令人赞叹不已。

(五)加强多方联动,建立课程开发机制

如何充分借助天河区政府的统筹规划和两个基地的地域民俗文化优势,因地制宜开发本土化的课程并形成多方协同工作模式,是本课题深入研究的一项内容。只有形成多方协同的工作模式,才能构建基于地域民俗文化的老年教育特色课程开发长效机制。

课题立项后,课题组积极与教育局、街道、社区等相关单位沟通,在协同开发区域老年教育特色课程方面达成了共识。天河学院聘请凤凰街文化站、珠吉街文化站专家为老年学员分别开设客家山歌、乞巧文化专题讲座;充分利用两个街道前期积累的丰富的教学资源,组织学员参加实地观摩学习。天河学院、街道文化站、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等多方协作,逐步形成了有利于推动老年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协同工作模式,并通过各种区域交流活动推广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经验。

(六)编印特色教材,形成特色课程成果

在曾焕仁老师的支持下,课题组编制了老年教育、社区教育教材《广东客家山歌》,免费印发给老年学员观摩学习。通过曾焕仁老师的悉心教导,学员们已按照教学进度掌握了数首山歌的演唱技巧。课题组积极组织学员参观天河区凤凰街文化站,与客家山歌协会会员交流经验及演唱技巧,丰富了教学实践内容,提高了学员的实践能力。

课题组在珠村文化站、珠村小学的协助下,编印了《我们的乞巧》一书,该教材详细介绍了珠村乞巧节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汇集了历年来各界人士制作的优秀乞巧节作品,供老年学员参考学习。天河学院聘请了经验丰富的非遗传承人潘慧君老师来校授课,潘老师每节课都准备了不同类型的废旧材料,指导学员制作了大量精美绝伦的乞巧文化手工作品。每个学期结束后,课题组都精心挑选优秀学员制作的乞巧作品编印成册,让老年学员不断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

三、完善基于地域民俗文化老年教育课程开发的建议

(一)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传统老年教育模式以“教”和“学”为核心,主要立足于在课堂上进行技能或理论培训。但基于地域民俗文化的老年教育课程则有所不同,它集参观、交流、课堂学习、综合实践、作品展示等于一体,仅仅依靠天河学院无法完全实现以上多项教学目标,必须依靠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统筹协调,逐步完善老年教育整体协同、常态运作的管理运行机制,形成推动老年教育工作的强大合力,促进各级联动机制的建立,激发街道老年学校、居委教学中心参与课程建设与开发的积极性,不断增强老年教育特色课程的吸引力。

(二)完善课程资源建设

结合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将教育的政治性、知识性、趣味性、适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增强老年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修订、更新民俗文化教材《广东客家山歌》《我们的乞巧》,不断丰富老年教育的课程内容。健全两门课程的文字、音频、视频资源体系,进一步开发适合老年人远程学习的数字化资源,开设老年大学网络直播课堂,加强优质老年学习资源向社区老年大学教学点辐射。通过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等渠道,推动信息技术融入老年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构建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灵活开放的学习体系和支持服务体系,推动社区内各网络平台互通互联和资源共享,坚持为老年教育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素材和学习实践机会。

(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天河学院每周定期教授客家山歌、乞巧文化课程,惠及周边社区老年群体,参与学习的学员达600多人次。但是,面授课程能接纳的学员数量毕竟有限,要大力促进老年教育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天河学院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着力完善基层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充分整合街道、社区老年教育机构等教育资源,通过选送教师、开设课程、举办讲座、展示学习成果、提供人员培训等形式,为辖内老年教育机构提供老年教育支持,推动老年开发大学建设向社区、企事业单位延伸,扩大老年教育受惠群体,扩大老年教育特色课程的覆盖面。

猜你喜欢

乞巧山歌民俗文化
山歌还要妹起头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乞巧》
潭山乞巧
山歌
乞巧文化在中学教学中的意义
乞巧七夕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苗山歌
苗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