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研究
——基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统计数据

2021-03-25宋迎昌

兰州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消费结构城镇居民居民消费

任 杲 宋迎昌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强调,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积极扩大居民消费。进而,探究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及其演进趋势,对于深入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激发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形成供需互促的良性循环具有积极意义。

当前学术界以中国居民消费结构为主题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探析人口特征、生育政策、家庭资产等因素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代表性的研究如下:冷建飞、黄施(2016)认为,人口年龄结构差异将会造成消费结构的不同,进而建立SVAR模型对此观点进行了验证(1)冷建飞、黄施:《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消费经济》2016年第6期。。高云红、李帅娜(2018)运用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论证了房产占比增加从总体上抑制了城镇居民消费的观点(2)高云虹、李帅娜:《家庭资产结构变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财经科学》2018年第10期。。任慧玲、刘社建(2019)基于扩展AIDS模型,着重分析了生育政策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3)任慧玲、刘社建:《生育政策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分析——基于扩展AIDS模型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19年第5期。。二是,以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消费结构演进历程。姜淼、何理(2013)指出1981—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处于持续升级状态,但食品支出仍占较大比重(4)姜淼、何理:《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研究——基于ELES模型的实证分析》,《经济管理研究》2013年第6期。。段妍(2012)(5)段妍:《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经济纵横》2012年第5期。、高瑞静和李春艳(2013)(6)高瑞静、李春艳:《内蒙古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及优化研究》,《商业研究》2013年第6期。分别研究了吉林、内蒙古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情况。

由此可见,关于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和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研究较多,同时剖析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的成果较少。进而,文章运用1978—2015年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统计数据,从居民实际收入与消费价格指数变动、各项生活消费支出比例变化、基本消费需求分析三个层面,探究中国居民消费结构演化进程,最终为进一步激活国内消费市场、释放消费潜能提出对策建议。

二、中国居民人均实际收入与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状况

相较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和消费价格指数的统计数据存在部分缺失,故在此分别探讨1978—2015年城镇居民和1985—2015年农村居民实际收入与消费价格指数变动情况,以佐证中国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升的观点。数据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

(一)中国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相应地,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图1绘制了以1978年为基期的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和以1985年为基期的农村居民人均实际纯收入的变动轨迹。在相应的时期内,二者均呈稳步上升态势。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幅较大,由1978年的343.4元,上升至2015年的4797.11元,增长了12.97倍;农村居民人均实际纯收入则从1985年的355.33元,上升至2015年的1995.48元,增长了4.62倍。

图1 中国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变动趋势图

(二)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

经济增长在带来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的同时,往往也会伴随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中国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趋势较为相似,整体呈上升发展趋势。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1978年的100,攀升至2015年的663.24;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则由1985年的100,上升至2015年的464.14。二者较各自的基期分别增长了约5.63倍和3.64倍。从增长速度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5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速度较为缓慢(此阶段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缺失);1986—1996年,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加快;1997—2015年,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相对缓慢的速度持续增长。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轨迹详见图2。

图2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趋势图

综上,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居民实际收入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得以提升,但在相应的统计时期内,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增幅,均大于相应的消费价格指数增幅,这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供了可能。

三、中国居民消费支出比例变动状况

本节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各项生活消费支出比例变动为视角,分析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特征事实。特别地,由于中国居民消费数据的统计口径存在变动,在此对采用的数据进行说明:一是,国家统计局在1995—2012年分别开展城镇住户调查和农村住户调查,而在2013年后,开始对城乡一体化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进行调查。由于两者的统计标准存在差异,故2012年前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不具备连续性与可比性,在此使用1995—2012年的数据分析中国居民消费支出比例的变动。二是,尽管城镇居民的调查对象在2001年以前为全国非农业住户,2002—2012年改为全国城市市区和县城关镇区住户,但在1995—2012年期间,农村居民的调查对象一直为农村住户,并未出现改变。所以,我们将1995—2012年的城镇居民调查数据视为可比的连续数据,以分析更长时间范围内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状况。数据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

(一)中国城镇居民各项生活消费支出变化

1995—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各项生活消费支出如表1所示。就各项生活消费支出额而言,城镇居民用于居住、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生活消费支出直线上升;而用于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的生活消费支出则呈波动上升态势。就各项生活消费支出额占生活消费总支出额的比重而言,食品、衣着两项支出所占比例呈波动下降趋势;相反,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所占比例呈波动上升趋势;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较为稳定。

表1 1995—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各项生活消费支出

(二)中国农村居民各项生活消费支出变化

表2列示了1995—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各项生活消费支出。同样分为各项生活消费支出额和各项生活消费支出额占生活消费总支出额的比重进行分析。一方面,仅交通通讯支出呈直线上升趋势,其余各项消费支出呈波动上升态势。另一方面,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呈波动下降趋势;居住、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所占比例呈波动上升趋势;衣着、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较为稳定。

表2 1995—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各项生活消费支出

(三)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各项生活消费支出变动的异同

1995—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具有两个共同点:其一,无论是居民各项生活消费支出额,还是生活消费支出总额,均伴随着经济增长呈上升发展趋势。其二,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反映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以改善。按照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划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陈梦根,2019)(7)陈梦根:《地区收入、食品价格与恩格尔系数》,《统计研究》2019年第6期。。那么,中国城镇居民早在2000年,已经处于富裕阶段;农村居民则在2012年刚刚从小康阶段迈入富裕阶段。

二者的显著不同点在于:一是,同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大于农村居民实际收入相对应,城镇居民各项消费支出均大于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二是,城镇居民食品和衣着两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农村居民只有食品消费支出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反映出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较高。

四、中国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分析

中国居民消费支出比例变动趋势表明,伴随人均实际收入的增加,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升,消费结构由以食品支出为代表的生存型消费,更多地转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尹世杰、蔡德荣,2000)(8)尹世杰、蔡德荣:《消费经济学原理(修订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04-105页。。进一步地,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分别估算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分析居民各项消费内部的消费结构升级状况。

(一)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介绍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建立需要满足三个假设条件:一是,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同居民的收入水平呈正比,同各自的价格呈反比。二是,对于任何商品或服务,居民的需求均可分为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其中,基本需求指不随收入变动的消费需求,非基本需求指随收入变动而同向变动的消费需求(刘向东、米壮,2020)(9)刘向东、米壮:《中国居民消费处于升级状态吗——基于CGSS2010、CGSS2017数据的研究》,《经济学家》2020年第1期。。换言之,居民的基本需求与其收入水平关系不大。非基本需求则不同,居民收入水平越高,非基本需求越多。三是,只有当居民在满足各种商品或服务的基本需求之后,才会继续将剩余收入用于消费各种非基本需求的商品或服务(Lluch,1973(10)Lluch C. “The Extende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l. 4, No. 1, 1973, pp. 21-32.;陈启杰、曹泽州、孟慧霞等,2011(11)陈启杰、曹泽州、孟慧霞等:《中国后工业社会消费结构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6-47页。)。

在满足上述三个假设条件下,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函数形式如(1)式所示:

(1)

进一地,令

(2)

那么,将式(2)代入式(1)可得:

(3)

(4)

居民第i种商品的基本消费支出,可由式(5)求得:

(5)

求出居民的各项基本消费支出之后,可以进一步测算出居民各项基本消费支出占各项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以此分析各项消费支出内部的消费结构升级状况。

(二)中国城镇居民基本消费需求的实证分析

将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升序排列,并按10%、10%、20%、20%、20%、10%和10%的比例可将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分为七大类,分别为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户、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进一步地,以各收入分类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解释变量;以各收入分类城镇居民的人均各项支出为被解释变量,对式(3)进行回归估计。

特别说明的是,城镇居民各收入户的可支配收入和各类消费支出的数据从1997年开始统计,而农村居民的相关数据则从2002年开始统计,为便于对比分析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基本消费支出的变动趋势。在此以五年为一个时间步长,分别考察2002年、2007年和2012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基本消费需求的变动情况。数据来源于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

依据公式(4)和公式(5),中国城镇居民基本消费支出的估算结果,详见表4。从城镇居民基本消费的总支出上看,尽管2002—2012年城镇居民总基本消费支出逐年攀升,但是其占城镇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可从整体上反映出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从以生存资料为主,逐步转向以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为主(12)一般地,生存资料指人们为满足生理需求为主要目的的消费品,着重解决人们的基本需求;享受资料指人们为满足享受需要购买的消费品,用以满足人们舒适的需要;发展资料指人们为寻求更好、更高地发展而需要的消费品,主要为了自我完善与提升。。从城镇居民的各项基本消费支出的绝对值上看,除交通通讯和其他商品及服务存在波动外,其它各项基本消费支出均呈直线上升趋势。从城镇居民的各项基本消费支出占各自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上看,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所占比重较为稳定,分别约有40%和70%的支出用于非基本消费;衣着、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的比重持续降低,反映出此类消费品内部拥有较多选择,人们更多地倾向于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居住和医疗保健的比重逐步攀升,即城镇居民对于这两项商品的基本需求逐渐加大。

表3 中国城镇居民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回归估计结果

表4 中国城镇居民基本消费支出

(三)中国农村居民基本消费需求的实证分析

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指标,可按相同比例将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划分为五个等级,依次为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和高收入户。同样以五年为时间步长,分别考察2002年、2007年和2012年农村居民基本消费需求的变动情况。具体地,采用农村居民各收入户的人均纯收入作为解释变量,采用农村居民各收入户的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作为被解释变量,对式(3)进行回归分析。数据来源于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农村居民基本消费支出如表6所示。就各项消费支出的绝对值而言,除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基本消费支出存在波动外,食品、衣着和居住等七项基本消费支出均呈稳步增长态势。就各项消费基本支出占各自总支出的比重而言,食品、衣着、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比重呈逐渐下降趋势,反映出农村居民在这四类消费中更加追求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的比重呈波动态势,在2012年相应约有51.37%、51.48%和59.65%的支出用于非基本消费支出;医疗保健基本消费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反映出农村居民对于自身健康问题的不断重视。此外,农村居民总基本消费支出持续增加,但其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02年的61.39%,下降至2007年的52.30%,之后略微上升至2012年的53.38%,呈波动态势。

表5 中国农村居民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回归估计结果

表6 中国农村居民基本消费支出

(四)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各项基本消费支出变动的异同

通过比较分析可知,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各项基本消费支出变动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其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食品、衣着、居住、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基本消费支出和总基本消费支出随着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均呈上升态势;其二,衣着、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用品的基本消费支出占各项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降低,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此三项消费支出中,逐渐使用更多的支出实现消费升级;其三,医疗保健的基本消费支出占各自消费支出的比重持续上升,反映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更加注重自身健康。

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各项基本消费支出变动的不同点着重体现为:一方面,2012年城镇居民约有60%的总支出用于非基本消费支出,而农村居民这一比例仅为50%左右;另一方面,2012年城镇居民用于居住的基本消费支出占其消费支出的比重多于农村居民,而其它各项商品或服务的基本消费支出占比均小于农村居民。这一现象不仅符合城市高房价的事实,同时也符合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更高的实际。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促进中国经济稳定增长,需深入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激发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文章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实际收入与消费价格指数变动、各项生活消费支出比例变化、基本消费需求分析三个层面,对中国居民消费结构演化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一是,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在相应的统计时期内,人均收入增幅均大于相应的消费价格指数增幅,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供了可能。

二是,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各项消费支出额不断增加,且城镇居民各项消费支出均大于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除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下降外,城镇居民衣着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也呈下降趋势,反映出城镇居民较农村居民有更高的消费水平。

三是,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衣着、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的基本消费支出占各项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降低。同时,医疗保健的基本消费支出占其消费支出的比重持续上升。2012年城镇居民非基本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约为60%,而农村居民这一比例仅为50%左右。特别地,城镇居民用于居住的基本消费支出占其消费支出的比重多于农村居民,而其它各项商品或服务的基本消费支出占比均小于农村居民。

(二)政策建议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居民收入增幅大于物价增幅的前提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消费升级。新冠疫情过后,全球面临着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我国出口导向的经济结构面临调整,激活国内消费市场、释放消费潜能将十分重要。为此,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其一,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鉴于农村居民较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的实际,应合理、适宜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农业质量和竞争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创造前提条件。

其二,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镇居民用于居住的基本消费支出占其消费支出的比重较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房价、高房租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的限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着力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减少房价、房租过高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的约束。

其三,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农村基本消费需求占比高,相反,城市非基本消费需求占比高,可见释放内需市场的最大潜力在城市,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允许的前提下,适宜扩大城市规模,持续推进城镇化进程,将有助于激活国内需求市场。

猜你喜欢

消费结构城镇居民居民消费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2018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新常态下江苏居民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潜力研究
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对发展低碳会计的建议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