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广泛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诊治体会并文献复习
2021-03-25于海容陈昌秀赵日光
于海容,邓 希,权 帅,陈昌秀,徐 静,张 柳,刘 欢,赵日光
0 引 言
自然界中曲霉菌与人类共存,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解剖缺陷等情况下,曲霉菌可引起多器官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曲霉菌最常侵犯肺实质,但呼吸道少见,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invasive tracheobronchial aspergillosis, ITBA)是一种相当少见的曲霉菌相关性肺部疾病,仅在小部分患者中单独存在或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或发生于IPA早期。从2015年1月截止到2020年1月,在万方数据库以 “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曲霉病)/侵袭性气道曲霉菌病”为检索词,文献约15篇,病例报道更少;在PubMed数据库检索“invasive tracheobronchial aspergillosis”,检索到相关英文文献61篇。我院曾收治1例从事木工工作的糖尿病并发ITBA患者,曲霉菌侵犯气管、主支气管、段支气管及其分支,范围之广、程度之重更是罕见。现报道该例ITBA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及诊治体会,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提高临床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介绍患者,男,58岁,因“咳嗽、发热5 d,咯血1 d”于2017年8月28日入院,体温最高38.3 ℃,外院治疗效果差,X线片提示双肺炎症,拟咯血原因待查收入科。既往糖尿病、先天性肾脏发育不良病史,从事木工工作30余年,无烟酒嗜好。入科查体:T 38.1 ℃,BP 120/85 mmHg,P 94次/min,R 23次/min,身高165 cm,体重约46 kg,神清、精神差,扶入病房,口唇无紫绀,胸廓无畸形,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散在细湿罗音,心脏听诊未闻及杂音。其他系统查体无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WBC)14.63×109/L、中性粒细胞(N)86%。初步诊断:1.咯血原因待查?2.糖尿病。
1.2 诊疗过程
1.2.1 初诊方案入科后胸部CT(8月28日)提示:两肺多发高密度影(两肺下叶为著),考虑炎症。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2.5 g 静脉滴注 2/d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 g静脉滴注 1/d,治疗参考文献[1],止咳祛痰等对症处理。
1.2.2 治疗调整患者持续发热,体温最高38.5 ℃,大量黄脓痰,痰中少量鲜红色血,气喘加重,一般状况差。此时查体肺部可闻及显著哮鸣音及湿罗音。复查血常规:WBC 46.13×109/L、N 97.5%、HGB 147 g/L、PLT 373×109/L,CRP 78.4 mg/L,降钙素原0.43 ng/mL,1,3-β-D 葡聚糖检测(G试验):228.9 pg/mL(阳性>100 pg/mL)。半乳甘 露 聚 糖 抗 原 检 测(GM试验)阴性。痰培养提示:曲霉菌生长。结核感染T细胞正常。9月4日复查胸部CT:两肺炎症病灶范围扩大,病灶沿支气管分布、周围渗出明显,支气管壁增厚。考虑影像学进展迅速,临床症状恶化,治疗上调整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 g静脉滴注1/8 h,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 g静脉滴注1/12 h,伏立康唑片100 mg口服2/d,首剂加倍。并建议行气管镜检查,家属因多种原因未同意。治疗调整后患者体温波动在36.6~37.8 ℃,多次痰培养提示:曲霉菌生长。生化:白蛋白23.9 g/L,与摄入不足及消耗有关,给予人血白蛋白加强营养支持。
患者一般状况较差,9月12日支气管镜检查示:气管、主支气管、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广泛附着大量黄白色拉丝样物质浸润,黏膜明显凹凸不平,部分呈“铺路石”表现,气管内可见大量伪膜、坏死物,见图1。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曲霉菌生长。BALF细菌培养:嗜麦芽黄单胞菌,敏感:左氧氟沙星、磺胺。黏膜活检提示:符合曲霉菌病伴溃疡形成,见图2。综合分析患者临床表现、气道高反应性、镜下提示曲霉菌浸润面积大、范围广、程度重,整体状况差,参考美国感染病学会对IPA诊疗指南再次调整治疗方案:卡泊芬净注射液50 mg 静脉滴注 1/d(首剂70 mg)联合伏立康唑片抗真菌,调整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 g静脉滴注1/d,同时口服泼尼松片30 mg 1/d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气道高反应性。但由于患者口服激素后胃肠道反应明显,服用3 d后停用,临时予以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期间监测各项实验室指标,给予保护器官功能、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
2 结 果
综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体温下降,波动在36.3~37.7 ℃。9月21日再次气管镜检查:镜下所见气道内黄白色拉丝样物质浸润减轻,支气管黏膜增厚,见图3。镜下应用毛刷、冲洗等方式进行气道内清理,给予等渗盐水40 mL+伏立康唑注射液0.2 g局部注药治疗,过程顺利。经积极治疗后患者体温逐渐正常,因经济原因于9月27日要求出院,出院后坚持服用伏立康唑,并定期随访,随访4月余后患者因疾病恶化未就医,当地死亡。
图1 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气管镜检查(治疗前)
图示曲霉菌伴溃疡,少许炎性细胞图2 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支气管黏膜组织活检(HE ×100)
图3 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气管镜检查(治疗后)
3 讨 论
曲霉菌属的感染是通过吸入孢子发生,烟曲霉是生长最快的曲霉能有效地穿透肺部,更好地粘附于呼吸道[2]。IPA是一种少见但危及生命的感染,尤其是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接受过器官或骨髓移植患者、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患者[3-4]。但有学者研究,约10.4%非粒缺人群无明确IPA相关基础疾病及危险因素,这类人群可能存在潜在免疫缺陷[5]。ITBA与支气管树的孤立性侵袭有关,大多数情况下,它类似于支气管肺炎[6]。它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对抗生素无反应的发热和咯血。无实质性病变的ITBA相对少见,在IPA病例中观察到<10%,免疫抑制状态导致特异性IgG较低[7]。本例报道中宿主为糖尿病木工患者,我们有理由怀疑其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功能下降,长期从事木工作业,接触潮湿木制品后吸入曲霉菌孢子继而引起严重的气道侵袭损害。
3.1 诊断ITBA导致支气管周围区域的侵袭,组织学可见曲霉菌有机体深入气道基底膜和紧邻的肺实质,气道上皮表面有溃疡,伴有严重的黏膜下炎症。CT表现通常无特异性,可有气管或支气管壁增厚。也可表现为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阻塞性肺不张引起的双侧支气管和支气管扩张、大面积粘液嵌塞和弥漫性下叶实变[8]。本例患者初始胸部CT无典型表现,伴随疾病迅速恶化,表现为广泛支气管壁增厚及周围渗出,气管镜显示“伪膜样”物质弥漫性严重浸润,病理结果提示曲霉菌病伴溃疡形成,为明确诊断提供依据。
由于CT扫描存在非特异性,不能仅凭影像学特征来诊断这种特殊疾病。而临床样本培养阳性结果是传统IPA的诊断方法[9]。1,3-β-D葡聚糖检测对早期真菌感染具有积极意义[10]。本例血清G试验阳性,GM试验阴性,多次痰培养提示曲霉菌生长,BALF中曲霉菌阳性,同样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对于ITBA,支气管镜检查除了提供微生物样本外,是明确支气管内感染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最可行的时候建议尽早诊断并保持气道通畅[11-12]。因此,对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即使放射学检查结果无典型表现,也应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及标本检验。早期发现曲霉菌管腔内生长,有助于这些患者的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2 治疗ITBA的严重程度评分、死亡率、血清和BALF半乳甘露聚糖和β-D葡聚糖水平高于无气管支气管病变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合并肺曲霉菌病患者,应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对ITBA进行系统研究[13]。虽然在组织病理学上证实菌丝侵袭是目前诊断的金标准,但曲霉菌培养阳性和特征性放射学表现足以开始抗真菌治疗。手术是局部疾病和大咯血的一种选择。伏立康唑是推荐的一线治疗,其次是两性霉素B和泊沙康唑,棘白菌素类是补救治疗的有效药物(单用或联合用药),但不推荐其单药初始治疗。根据免疫抑制的程度、涉及的区域和对治疗的临床反应,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建议对IPA进行至少6~12周的抗真菌治疗[14]。Kanai等[15]报道1例ITBA患者进行了56 d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并因患者食欲不振而多次更换抗真菌药物,在证实支气管溃疡改善和曲霉菌消失后随即终止。因此对于ITBA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本例患者免疫力低下,疾病恶化迅猛,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加强抗真菌,同时探索气道内局部注入伏立康唑的方式减轻气道内曲霉菌的侵袭,获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我们的诊治体会是,对于此类侵袭范围十分广泛、程度严重的ITBA患者,早期的气道清理同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一样尤为重要,可明显减轻气道阻塞。而最终患者因经济原因出院后无法继续行气管镜气道清理辅助治疗,不慎受凉后再次诱发疾病加重而最终死亡。
ITBA发病少见,影像学缺乏特异性,对于免疫功能受损患者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及时行气管镜检查明确病情,以免误诊及延误诊治。对于确诊患者,早期应用抗真菌药物尤为重要,而对于气道侵袭严重的病变建议进行气道清理。综上,对于ITBA应综合分析不同患者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诊治,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