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参与式护理对日间化疗患者静脉化疗安全及满意度的影响
2021-03-25邓红何倩文
邓红 何倩文
【摘要】 目的:探究共同参与式护理对日间化疗患者静脉化疗安全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日间病房化疗癌症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行共同參与式护理。比较两组静脉化疗安全性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静脉化疗时静脉炎、输液渗漏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两组QLQ-C30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研究组QLQ-C30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同参与式护理可有效提高日间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患者治疗的满意度。
【关键词】 日间化疗 静脉化疗安全 共同参与式护理 满意度
Effect of Co-participation Nursing on Safety and Satisfaction of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during Daytime/DENG Hong, HE Qianwe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1, 18(23): -12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o-participation nursing on safety and satisfaction of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aytime chemotherapy. Method: A total of 84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chemotherapy in the day ward of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7 to August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co-participation nursing. The safe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incidence of phlebitis and fluid leakage during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was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efore chemotherapy, comparison of QLQ-C30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after chemotherapy, the scores of QLQ-C30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5.24%, which was higher than 78.57%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participative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daytime chemotherap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chemotherapy, and increas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Key words] Daytime chemotherapyay Safety of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Co-participative nursing Satisfa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Sun Yat-Sen Univesity Cancer Center, Guangzhou 510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23.029
癌症目前在临床上已较常见,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渐高,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命安全。现临床上针对癌症的治疗主要以放化疗为主。但资料显示,癌症患者放化疗持续治疗时间较长,治疗费用相对较高,且近年来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因此住院治疗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家庭负担,而且阻碍了医院的周转[1-2]。而日间化疗是一种全新化疗模式,其是指癌症患者白天在医院接受化疗,晚上回家休息[3]。国外已有研究表明,日间化疗模式不仅有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费用,而且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且放化疗多毒副作用,患者耐受性不强,一定程度上易影响患者静脉化疗安全性[4-5]。故化疗期间护理干预对患者化疗效果的改善至关重要。而共同参与式护理将护患联系起来,有效促进了护患之间的协调,且利于护理人员责任意识的强化。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共同参与式护理对日间化疗患者静脉化疗安全及满意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日间病房化疗癌症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影像学等确诊为胃癌、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癌症;②均首次进行化疗;③年龄≤72岁;④均进行为期4个周期日间化疗者;⑤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等功能障碍;②合并有全身性感染性疾病;③血液系统疾病;④有智力或精神障碍不能配合本研究者;⑤治疗期间中途退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征得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日间化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状况,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化疗药物治疗及用药指导。同时密切关注化疗期间患者心理状况,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疾病教育,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降低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心理。
1.2.2 研究组 患者进行共同参与式护理。(1)选取以护士长、经过专业培训及考核的护理人员、主治医生组成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日间化疗患者护理计划的制定,具体分工,相互配合,在明确自身责任的同时,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小组成员自主、高效的服务水平。(2)护士参与:①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给予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及工作中的自主权。根据患者化疗情况,护理人员可在责任医生允许情况下进行药物剂量及化疗时间的调整,若对化疗药物、剂量、护理方案等存有质疑,可主动反馈,及时调整。②注重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在日间化疗期间详细记录患者体征状况,通过询问、聊天等方式关注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况,并进行相关疾病教育,提前告知患者化疗期间可能产生的副作用,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共同战胜疾病。③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护理决策,在进行小组会议时,积极阐述患者具体情况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提出相关护理建议,以完善护理工作及临床实践。(3)患者参与:①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关系、鼓励患者,并通过患者家属鼓励化疗患者自愿加入自我安全管理的活动中。②提高患者日间化疗的主动性,详细告知医护人员既往病史、不适症状及心理状况,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及患者化疗方案的选择权。③明确告知患者化疗方案、用药原因、用药副作用、用药剂量、用药效果等,使患者熟知化疗步骤,并对静脉化疗中发红、红肿、疼痛等现象进行及时告知,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④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化疗期间若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应主动向护理人员或主治医生反映,积极向医护人员寻求帮助,以提高医生、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间治疗的一致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4)家属参与:日间化疗期间,患者家属全程陪护,积极鼓励患者接受治疗,使患者感受家人的温暖。晚上回家休息期间,家属要密切关注患者身体状况,注意其日常饮食、用药安全等。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静脉化疗安全性,通过比较两组静脉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估,日间化疗中,护理人员对患者静脉炎、输液渗漏等情况进行观察统计。其中静脉炎、输液渗漏分别根据美国INS静脉炎分级标准及输液治疗标准进行评估[6]。(2)比较两组化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于化疗前和化疗4个疗程后(7 d为1个疗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進行问卷调查。问卷使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中文版)进行评估[7]。该量表共30个条目,分为15个领域,包括5个功能领域(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3个症状领域(疲劳、疼痛、恶心呕吐)、1个总体健康状况和6个单一条目,其中功能量表得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症状得分越高,临床症状越严重。各量表维度Cronbach’α系数为0.663~0.824,平均信度系数≥0.7,信效度均良好[5]。(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干预后,科护士长以本院自制满意度量表进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估,内容包括护理专业性、沟通水平、护理责任、答疑态度、护理主动性、参与性及效果等,总分100分,<70分为不满意,70~90分为基本满意,>9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两组静脉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静脉化疗时静脉炎、输液渗漏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化疗前后QLQ-C30评分比较 化疗前,两组QLQ-C30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研究组QLQ-C30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癌症是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相关资料显示,癌症的致病原因尚未完全了解,但较多研究者指出其多与不良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及遗传有关[8-9]。手术切除、放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但癌症患者多为老年人群,长时间的治疗及化疗副作用易降低患者耐受,影响治疗效果。而日间化疗是一种新型诊疗模式,其以白天住院治疗,晚上回家休息为主要特点。国内已有较多研究显示,日间化疗不仅满足了患者便捷医疗服务的需求,而且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10-11]。但癌症化疗方案及过程复杂,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多,易从心理、生理及精神等多方面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故加强护理人员及患者的责任意识,降低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至关重要。而共同参与式护理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干预模式,其多应用于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干预中,且效果显著,但是否对癌症患者日间化疗具有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共同参与式护理是一种较全面、综合的干预方式,其针对癌症化疗方案的复杂性,将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相互联系在一起,不仅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及临床实践自主意识,而且有效提高了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降低了日间化疗期间患者静脉化疗的不良症状发生率[12-14]。且共同参与式护理强调参与者对治疗原则、治疗过程及治疗中干预行为的理解,并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权衡了护理管理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自主性,促进了信息的共享及护理质量的提高[15-16]。具体表现为:(1)共同参与式护理强调护理人员的主体地位,强化其护理意识及责任,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护理人员在自主意识的推动下,针对患者认知、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给予教育,不仅加强了护患之间的关系,而且为患者提供了知识与心理指导,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消除了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共同参与式护理将患者融入其中,提高患者化疗方案参与的积极性,并从化疗方案、化疗药物、化疗安全等方面使患者熟知化疗模式,告知其不良症状,并积极传达,及时发现及治疗,提高了患者化疗的安全性。(3)共同参与式护理还包括家属参与,家属陪护不仅可详细了解患者病情,而且还可促进患者心理、回家后饮食习惯、用药的安全。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化疗后QLQ-C30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共同参与式护理有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且增强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患者不良心理。
癌症患者血液多呈高凝状态,在药物化疗时因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渗透性较高,促进患者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进而造成静脉炎[17-19]。且化疗过程复杂,药物的浓度、顺序、静脉输注的速度均可对输液渗漏产生影响[20]。因此在进行输液期间,应加强病房的巡视及查访,若出现肿胀、疼痛、渗出现象,及时调整。
综上所述,共同参与式护理可有效提高日间化疗患者静脉化疗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牛艳洁,崔少华,赵怡卓,等.肺癌日间化疗病房的建立与管理模式[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8,38(6):1373-1376.
[2]王建荣,丁淑贞,冯红.癌症患者放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的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28):2231-2236.
[3]陶量,朱斌,王喆元,等.全程化药学服务对日间化疗患者合理用药的影响[J].中国药师,2014,17(10):1729-1731.
[4] Dong S,Wang J,Sheng H U,et al.Aprepitant versus Olanzapine for Prevention of Nausea and Vomiting Induced by Multiday Chemotherapy in Female Lung Cancer 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J].Cancer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2017,44(5):356-359.
[5] Kishimoto K,Kawasaki K,Saito A,et al.Prevention of chemotherapy-induced vomiting in children receiving multiple-day cisplatin chemotherapy: A hospital-based,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OL].Pediatr Blood Cancer,2017,64(9):e26485.
[6]陈璐,陈苏红,刘剑,等.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在静脉化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20):1866-1869.
[7]万崇华,杨铮,全鹏,等.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QLICP(V1.0)及其与欧洲QLQ和美国FACT量表的比较[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9,46(9):513-518.
[8]王爱红,周小燕,王明全.认知行为疗法对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睡眠質量的干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1):154-157.
[9]王林凤,周小红,金淑芳.社区多元群体抗癌模式对康复期癌症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10):47-50.
[10]肖葛琼,王琼,廖辉,等.肺癌患者化疗期间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23):3561-3563.
[11]李冬,王蓓,朱小民,等.一站式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乳癌日间化疗患者实施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7):611-612.
[12]郑佩君,谢浩芬,任松静,等.患者参与护理模式在日间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2):1383-1386.
[13]陈林,高倩,李长安,等.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对临床护士结构授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32):2528-2531.
[14]张海梅,刘海峰,张海琴.护患共同参与式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25(10):117-119.
[15]杨晗,李彩月.共同参与式护理与传统常规护理在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不同效果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5):1835-1837.
[16]李桂,钟君,陈晓莉.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8,17(2):73-77.
[17]耿平,李爱君,张雪伟,等.血液高凝肺癌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2):212-215.
[18]匡夏颖,吉东娅,莫雄飞,等.医护药患一体化模式在乳腺癌日间化疗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9,35(4):332-334.
[19]蔡泽君,谢浩芬,徐琴鸿,等.胃癌术后日间化疗患者集束化延续护理措施制订及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3):3177-3182.
[20]王莉莉,王蓓,韩玲,等.乳腺日间化疗病房的运行模式与护理安全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11):844-846.
(收稿日期:2020-09-29) (本文编辑:姬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