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改革视域下的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理论依据、实践困境与推进举措

2021-03-24潘小明朱洪翠陈小平

教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实践困境

潘小明 朱洪翠 陈小平

[摘 要]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区域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恰恰反映了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供给侧问题。只有聚焦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入推进应用型转型发展,才能有效促进新建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改革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发展,存在着“整体转型与局部变革的制约性”“专业设置和特色发展的封闭性”“校企合作与利益取向的冲突性”“目标设定与体系构建的难到位”等现实困境。为深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建本科院校、地方政府、地方行业和地方企业应与时俱进地强化职责,通过进一步平衡权益关系和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深化校地校企合作,落实组织深层变革、学科平台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多元综合分类评价。

[关键词]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建本科;应用转型;实践困境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21)01-0032-06

新建本科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区域内部的应用型人才需求反映了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供给侧问题。只有聚焦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入推进应用型转型发展,新建本科院校才能真正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鉴于此,对新建本科院校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审视转型发展实践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推进举措,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供给侧结构改革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依据

1.1 供给侧结构改革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推演

新建本科院校教育供给侧既是一个需要走向实践的理论性问题,又是一个需要进行理论反思的实践性问题,从理论角度进行必要的分析有利于更科学地把握新建本科院校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实践。新建本科院校教育供给侧作为一个概念,更多的是衍生于经济领域中供给侧的相关概念,意指新建本科院校为地方提供本科人才产品或者教育服务的那一侧。与之相对应,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的需求侧是指消费新建本科院校教育产品或者教育服务的那一侧。在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理论可追溯至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19世纪初提出的“萨伊定律”。该定律认为,经济一般不会发生生产过剩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不仅相互作用,而且决定着市场容量。到20世纪70年代,由萨伊定律导出的供给侧理论开始在美、英两国经济领域流行,强调供给质量,呼吁把减税作为增加供给的主要手段[1]。在我国,经济改革同样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必要性、现实性和实践性等问题。就理论而言,是在合理借鉴西方供给侧改革相关主张的基础上强调更加理性的供给管理,突出对经济供给的一端进行科学管理,目的是建设更具有系统化的供给制度[2]。就实践而言,2015年中央层面正式提出了经济供给侧改革的基本理念,基于供给的顶层设计、系统设计适度地扩大总需求,谋求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增加有效供给,努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供给侧需要与产业的需求侧在诸如结构、质量、水平等方面有着较好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的实现不仅能推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而且能助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也表明,高等教育领域需正视自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适应性,积极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3]。

新建本科院校不仅是地方经济供给侧一个重要的主体,而且是基于特定经济背景之下教育供给侧的关键性主体,其主体性更多地形成于新建本科院校通过为地方产业、企业和行业提供人才资源等特殊性准公共产品而实现。就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而言,供给侧结构改革既源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和经济领域在特殊阶段所进行的系列改革,又寓于新建本科院校在不同发展时代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质量的新要求与内涵建设的新期待。在当前地方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倡导国内外“双循环”等宏观背景之下,新建本科院校突出地体现了人才培养方面的矛盾,这种矛盾同时存在于“供给过剩”“供给短缺”这一规模结构的矛盾之中。新建本科院校承受着学科专业转型升级与人才培养范式转型变革的双重压力,教育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不仅日益显现,而且有可能进一步放大。只有主动优化自身的教育结构,新建本科院校才能获得高质量发展。新建本科院校优化教育结构不是一种盲目性的试错,而是需要自觉地遵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地方高校自身的育人规律,通过变化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系统内外部相关要素之间的依存关系,促进新建本科院校受教育者专业发展的满意度和自身办学价值效用的最大化。说到底,新建本科院校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并非是用学校的教育改革解决地方经济领域的矛盾与问题,而是合理借用经济领域进行结构改革的相关思路,审视制约新建本科院校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和诸多现实性的主要矛盾,通过变化教育自身的结构来破除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務和文化传承等系统要件中可能性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质量水平和与时俱进的自我发展、持续发展功能。作为一个系统,新建本科院校持续生存需要适配的系统结构支持,只有优化的结构才能发挥优化的功能性作用[4]。结构本身既关系到新建本科院校办学资源的优化与配置,又影响到地方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与配置。新建本科院校在布局自己的学科专业结构时需通盘考虑地方行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相关具体要求,主动对接地方行业产业,建构更加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5]。这种对接与建构将有利于新建本科院校以人力资本作为中介助推地方行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此外,根据地方行业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也是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这种自我运行机制不仅凸显了新建本科院校的主体性,而且能使新建本科院校“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6]。

新建本科院校教育供给侧改革不仅是新建本科院校回应社会需求、提升教育供给质量、改善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论,而且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增进主体活力、解决供需错位、推进向应用型转型的动力论。就本质而言,新建本科院校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高校4大功能的结构改革,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全面深化,是在主体、理念、目标、机制、过程、资源、技术等与高校4大功能密切相关的各个层面全面推动教育改革与实践创新,是对学校发展难题的破解,是对人才培养困境的突围,是对立德树人、培养应用型人才根本的回归,是与时俱进谋求高质量发展的思维。就价值而言,新建本科院校教育供给侧改革强调突破旧有惯习的负面影响,强调根据地方产业、行业对学校4大功能需求变化更精准地提供有效的供给,强调要充分发挥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关键主体的作用,强调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以及与此相关的各方主体要相互协同与联动,不断增强学校与地方行业、产业和企业之间的深度联结关系,努力为新建本科院校的深层转型、内涵发展创造新的契机。就目标而言,新建本科院校教育供给侧改革旨在围绕4大功能的实现,更深入地推进改革,更扎实地推进创新,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建设,保障供给质量,用有效供给取代无效供给,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教育供给结构各要素对学校内外部各相关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敏捷性、灵活性,基于结构和质量的变化更有效地提升、强化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对于地方人力市场各种需求变化的有效适应,通过人才培养适需性的提升增强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2 供给侧结构改革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依据

向应用型转型是供给侧结构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改革的方向。只有变革学校办学与地方实际需求间供需错配以及各种内在结构性失调问题,新建本科院校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种变革不仅是解决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供给不足,而且是解决新建本科院校4大功能对于地方需求错位以及需求响应不及时性的矛盾,是通过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地方行业、地方企业化解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科研、服务等产品供给对地方动态生成需求的错配和滞后。“没有应用,知识的价值将无法显现”[7],向应用型转型既体现了新建本科院校对教育外部需求的响应,又体现了新建本科院校对高等教育发展内部规律的尊重。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点。由于偏离了应用型的轨道,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结构不能有效对接于地方行业产业结构,所培养的人才因应用性不强而造成了专业结构、知识结构、规模结构与地方的实际需求不匹配,不能因应地方产业的转型或结构的调整而主动优化,表现为学科专业建设“固守传统”与“应势而变”的自我纠结,表现为人才培养“既有标准”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结构矛盾,表现为与同类高校相互重复以及对于人力资源市场本真性需求的滞后、脱节,人才培养结构性浪费与人才培养结构性缺失并存,加剧了人才供给的错位、低效、无效。随着高深知识生产的方式与地位所发生的动态变化,新建本科院校外部环境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产生了牵引、服务、支持等作用,由此构成了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元主体系统,即新建本科院校、地方企业、地方行业和地方政府是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图1),共同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发挥各多元主体的能动作用,协同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利于深化、实化新建本科院校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

向应用型转型是新建本科院校落实国家与地方高等教育政策的需要。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8-10]。这些文件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合理分析办学资源,优化自身办学结构,与时俱进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及时转变旧有的办学思路和不当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办学路径依赖,坚持“面向需求、服务地方”的导向,系统落实应用型办学的转型。与国家文件、政策相对应,不少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要求新建本科院校通过转型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要求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要与地方产业调整、升级和结构优化的本真需求进行紧密对接,强调关注地方的重点行业、新兴产业、支柱产业、战略产业的发展,关注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保持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供给链和产业链、科技链、创新链、价值链之间进行有效、精准的对接和联动,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只有响应、落实国家与地方的文件精神,主动对接和服务地方发展,推进应用型转型,新建本科院校才能获得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

2 供给侧结构改革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实践困境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本身蕴含了从一种发展样式、状态向另一种发展样式、状态的变化,不仅需要进行制度的建构与反思,而且需要进行实践的探索与调整。供给侧结构改革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应关注转型实践背后的困境。

2.1 整体转型与局部变革的制约性

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整体变革会被来自外部具体的主体人为地设卡。除了学生家长的不支持、企业的不配合外,地方政府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支持有可能停留于表层。一些地方政府尽管出台了一些文件,从形式上看对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比较重视,但是相关文件更多地是停留于意见的层面,而不是从实施方案层面对新建本科院校落实转型进行专项经费投入、平台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有的地方虽然给新建本科院校提供了一些“看得见”的支持,不過与转型希望达到的目标效果相比,这些“看得见”的支持在力度上显得不够。为了转移支持不到位的矛盾,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一味地强调新建本科高校向上一级政府要资源,或者过度强调投入与产出比,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速度要求及转型后诸多不切实际的“短平快”经济回报指标。另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在内部推行的组织变革中也会受到来自组织内部已有机构职能或主体意识、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制约。一些新建本科院校领导担心学校转型后会沦为高职高专,文化品味变低、学校格局变小,由此在办学思路上就不是真的想向应用型转型,相反,会尽可能向一些老牌的教学研究型本科高校靠拢,转型的实践就会很保守、拖延,或走一步看一步,或重形轻魂,落实不到体制机制的变化[11]。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究竟向应用型的哪儿转、如何转、为何转方面,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组织内部未能形成共识。一些学校的员工认为自己在转型中所付的成本、代价远远大于眼前的实际收益,并因此不愿意配合学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改革。

2.2 专业设置和特色发展的封闭性

囿于辦学经费和办学资源的制约,不少新建本科院校新增应用型专业的数量偏少,例如,某地级市共有5所新建本科高校,近3年新增应用型专业年均不超过2个。所调研新建本科院校近1/3的学校既不愿也不能主动地开放应用型专业设置的大门,相反,会非常封闭地维持那些办学成本和办学难度相对较低的文理类专业。有一些新建本科院校虽然设置了工科专业,但是,课程设置在对接地方产业需求方面还存在不少的差距,社会对所培养人才的认同程度不高。一些新建本科院校虽然认识到特色不仅有利于高等教育体系多样性、丰富性的保持,而且坚信特色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理论层面高度认同学校的发展必须要有特色、上水平,但究竟建立什么样的特色?上水平的突破口在哪?怎样建立理想中的特色?却显得“有心无力”“鲜有作为”。学校内外部的资源、要素,因不能与地方的支柱产业、科技创新充分地融合,最终使“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学科链与创新链对接”变为空话。

2.3 校企合作与利益取向的冲突性

高校与企业不同的价值和利益取向会不时地形成或固化不同主体之间的冲突。尽管国家层面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2017[95〕号)等文件,搭建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相关框架,但由于出台的政策未能被细化地落实,配套措施、组织保障和相关靠实性支持不能及时到位,加之利益主体天然地具有利益让渡精神缺失的缺陷,所以在合作实施过程中就有不少主体基于自身利益的精致考量而不断地背离了其合作的初心和使命。一些企业只愿意将自己与新建本科院校的合作停留于合作协议文本签订的层面,口头上积极响应“产教融合”“实教实融”“深度合作”,却见不到有实质性的具体行动。这些企业对于来自新建本科院校的合作办学邀请,由于感到利益吸引不够,所以常常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合作办学,特别是不能相对完整地参与应用人才培养的方案制定、课程教材开发、基地平台建设。对于学生实习,不少企业在访谈中坦诚自己缺乏深度合作的内驱力,开展相关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学生短期实习容易打乱企业原有正常性生产经营秩序,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部分学生经过培训,技术上上手后即远离所在的实习企业,不仅不能给企业创造效益,而且会潜在地带来技术和经营的风险。此外,还有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抱怨经由实习没有产生非常实在的获得感,一些学生甚至认为自己只是企业生产、获利的廉价工具,专业实习内容不专业,实习对于自己今后的发展并没有深远的支撑意义。

2.4 目标设定与体系构建的难到位

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仅满足于对照评估指标做一些查漏补缺的工作。一些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目标,基于校级领导变化等原因,并不能真正有效地“一以贯之”“一张蓝图绘到底”,相反,常常会被不断地实质性异化。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规划、战略布局等方面的形式重于应有的内涵,目标与体系没有得到务实、有效的实施。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因“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缓慢”而在省级巡视中被通报批评。一些新建本科院校虽然引进了不少理工科的博士、教授,但是由于专业实验室、数据库资源等基础建设跟不上形势,新引进人员难以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和热点,在“啃老本式科研”中渐为“庸常”,在科研现实与科研理想的冲突、徘徊中失去自我持续发展的力量,亟待在发展的困境中进行更有力度的主动破局,经由更有效、更有力的破局实现个人在教学和科研上更有价值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中目标设定与体系构建难以到位,既有应用型转型评估、检查和投入等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到位的原因,也有体系建设过程中诸如组织、队伍、制度、文化和平台等要素建设等不协调、不及时、不同步的原因。

3 供给侧结构改革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推进举措

不同的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发展所面对的具体实践困境及其困境致因不尽相同,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更加具体、务实的突破策略,以期不断完善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目标与体系建设,更精准地做好学科专业建设的资源供给,更有效地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的教育供给品质。

3.1 发挥政府作用,引导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

地方政府要根据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状况,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做好向应用型转型的顶层设计,处理好扎根地方与走出地方的关系,引导新建本科院校突破实践困境,经由资源的汇聚更好地锻造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引擎,引导新建本科院校认真分析与老牌本科高校类型的差异性,深刻认识学校定位、人才培养与教学研究型高校、研究型高校的不可比性,克服盲目攀比的不当欲望,引导新建本科院校明确学校转向应用型在办学方面的方向与重点,培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引导新建本科院校挖掘各种潜在的教育供给,更科学地做好学科与专业建设的统筹规划,根据地方产业的调整和升级等需求,深入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

3.2 争取多方支持,推进学校内部组织变革

新建本科院校要对转型的内外部环境和具体的约束条件进行深入的研究,需要系统分析组织变革的各项变量,并在此基础上争取各方支持,积极稳妥地推进走向应用型的组织变革。新建本科院校可以成立一系列调研小组,分赴地方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了解政府、企业和行业对学校向应用型发展的需求,并通过瞄准地方的服务、主动地沟通,使外部的主体对学校转型有新的认识、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支持。为了争取校内师生对应用型转型的支持,新建本科院校需要组织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培训、研修、论坛,通过学习与讨论,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时代使命与目标任务进行深层次思考,理解、认识学校转向应用型的本科办学理念和转向应用型的高校组织架构,克服个人的局部思维、短期的功利思维和旧有的惯性思维,积极化解向应用型组织变革过程中的内部压力,有序推进院系调整、机构设置、制度建设、教学运行、科研组织,主动适应特定阶段的应用型组织变革需要。

3.3 优化学科专业,培养有特色高水平應用人才

学科与专业的优化、调整要以尊重学校办学的历史与传统为前提,以学校在特定阶段的现实和可能性的办学条件为基础,以不盲目攀比、合理错位发展、主动谋求特色、培育核心竞争力为导向,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考量,重点是要系统地分析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及时响应地方的人才需求,真正面向地方产业集群,在应用型学科与专业的建设中铸造自己的办学特色,通过学科与专业一体化的优化调整与改革为地方输送有特色、高水平的应用人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组织力量将学科专业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作为重中之重的课题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学校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链的可对接性,研究对接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要求,努力建立健全学科专业评估、调整与退出机制,以“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专业教师与技术能手”“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等方面的对接为指向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合理释放自己的个性,主动培养自己的技术与特长。

3.4 关注利益诉求,深化校企合作共育人才

新建本科院校应通过各种激励措施或补偿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着力解决校企合作中学校“剃头挑子一头热”的问题,通过拓展合作渠道、深化合作内容进一步建好实训、实习基地,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优化师生实践创新的条件和环境。新建本科院校要切实推进“服务地方行动实施计划”,落实好“博士教授进企业”“企业专家进校园”的各项工作,以科研团队为主体,以科研项目为支撑,以服务效益为评价,做好科技服务地方的市场对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人才培养是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要进一步明晰政府、行业、企业等校外主体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责、权、利,合理整合校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校企深度合作突破新建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以学校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旧有机制,深化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通过校内外主体的真诚合作共育既能脚踏实地、具有特长,又能仰望星空、具有事业情怀的高水平应用人才。

3.5 加强平台建设,落实多元综合分类评价

应当坚持以学科平台、教学平台、科创平台、实践平台(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抓手[12],提高教师实践性教学、应用型科研和创新创业的能力与水平,保障学生的实践、实训、创新、创业。还应积极完善绩效工资实施、职称晋升业绩评价、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优秀学生评选、奖学金评选、学生就业创业、社会实践活动等管理办法,努力克服人才培养与选拔中唯学历、唯资历、唯项目、唯论文等不良倾向,通过多元综合分类评价化解旧有评价标准中的“一刀切”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是从旧有的范式转向符合应用型的范式,平台建设与综合分类评价需以学校的转型目标为导向细化各相关工作落实,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以地方产业人才需求为目标导向,构建“教学—科研—产业”闭环合作的机制[13]。

参考文献

[1]贾康,徐林,李万寿,等.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比较与分析[J].现代产业经济,2013(5):8-14.

[2] 贾康,苏京春.探析“供给侧”经济学派所经历的两轮“否定之否定”:对“供给侧”学派的评价、学理启示及立足于中国的研讨展望[J].财政研究,2014(8):2-16.

[3] 郭福春,王玉龙.规模、结构、质量、政策: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重维度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39-43.

[4] 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M].翟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0.

[5] 房敏.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多利益主体:类型、矛盾及协调研究[J].教学研究,2018,41(2):15-20.

[6] 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0-131.

[7] 王建华.知识社会视野中的大学[J].教育发展研究,2012(3):35-42.

[8] 钟秉林.大学的走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376.

[9] 郭平.现代大学治理及其功能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270.

[10]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典[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108.

[11] 陈新民,高飞.我国高校行业学院:逻辑起点、演进路径与发展趋势[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8):31-38.

[12] 袁新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性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教学研究,2012,35(2):25-26.

[13] 徐家庆.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策略及实现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79-81.

猜你喜欢

实践困境
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理论与实务研究
浅议国际能源照付不议合同
分析小学班级管理精细化的实践困境及对策
专业化背景下师德研究的实践困境及其突破
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的基本理路
“实践困境”与“迷男方法”中获得的商业启发
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价值预期、实践困境与效力发挥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困境与化解策略
“市管县”改革的实践困境及发展探究
忧与爱: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