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优化策略分析
2021-03-24刘靖宁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高考背景下,中国的高考政策也进行了相对应的调整,这就需要在教学上需要做出改变。而历史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仅需要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还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实践运用能力的渗透。但是从目前中国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受应试教育影响而导致在教学的方向和策略上都存在着不足之处,无法满足于学生在知识点学习和发展上的实际需求。相关的教育学者针对这一情况,将新高考背景、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发展情况以及目前高中历史的教学现状等相结合,并通过分析得出了必须要在高中历史教学基础上做出课堂教学改革,并致力于为学生营造一个高效且愉快的课堂,这样才能让高中生提高历史成绩并促进其全面化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挑战,然后又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优化策略分析展开讨论,并提出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高中学生
一、 引言
高考是中国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在教育事业当中都备受重视,同时也是学生通往成功的必然渠道。为了利用高考选拔更为优秀的人才并让学生实现自身的人生理想,中国也因此对高考的内容和各项制度进行创新和改革,主要的方向是考试的方式、次数以及内容等方面,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利。而历史作为高中必修课程当中的一种,在新高考制度下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是一种机遇。那么如何在此背景下,将传统历史课堂当中的问题有效解决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各高中历史教师所要注重的任务。
二、 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
俗话说,兴趣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于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而历史这门学科当中包含着许多的情感价值观,它会随着学生的学习深入而不断影响着他们的心理,但是高中生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成年人之间是存在着差别的,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将自己的价值观端正,所以需要教师合理地对其进行指导。但是这门学科当中涵盖的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在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难免会感觉到十分的乏味,并出现反感的情况。而且教师大多时候在讲完课之后都让学生去背诵重要知识,但是却没有考虑到他们是否对其有兴趣或者是听懂了吗。例如,很多历史的事件都是有时间的,需要学生去掌握,但是他们没有经历过,也就是说思想当中没有印象,那么如果死记硬背的话是很难有效记忆的,甚至在不断背诵和忘记的过程里产生暴躁的情绪。除此之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和家长都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他们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教师,动不动就拿学习成绩说事,告诉他们只有成绩提高了考上好大学以后才能有出路。所以在课上进行讲课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考试的技巧或者是需求来授课,这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十分无趣的。
(二)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的教学方式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也能相应的带动课堂的气氛。但是目前教师考虑的是高中生就要面对高考,所以如何让他们掌握知识点并记住那些重点的知识才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教学的方式基本上都是先带领学生过滤一遍知识点,把重点的内容记下来,然后再让学生集中背诵。这样一味地知识点传授使得学生的学习十分被动,只能听教师单一的灌输,没有任何自我发挥和表现以及交流的空间,时而久之就会打消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师教学水平不足
很多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明显的不足之处,从讲课的角度就能看出来,这部分教师总是围绕着教材展开教学,就是将教材当中的一些知识点整理一下,然后再给学生讲课,所有的教学都是以教材为基础的,那么何谈教学质量。甚至这些教师秉承着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己任,而不去贯彻高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其他的价值观念,这对于学生的日后学习和发展而言都极为不利。
三、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挑战
在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当中,对于文理学科的分界线是有所划分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地选择考试项目,这样就能有效地发挥出他们的特长,但是这其中物理学科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在这一背景之下,对于高中历史教师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为他们必须要跟着高考的改革而转变教学的观念和策略。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自身必须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价值观,以此来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提供保障,然后将教材和一些课外资源有效结合,从而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与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其全面化发展。
四、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优化策略分析
(一)以学生为中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这两个方向,因为只有学生愿意去学习,才能让教学达到最大化的效率,而且课堂气氛也因此高涨。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在讲解到某一知识点的时候通过给学生普及背景和相关的故事来达到提高其学习兴趣的效果,然后再利用某些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来达到最大化教学效果。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当中讲解到《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这一内容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对中国的历史有一定了解,那么教师就可以运用秦汉时期的一些背景故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比方说:在秦朝末期,刘邦和项羽的军队都在攻击秦朝的部隊,但是刘邦的兵马十分少,而他却先攻进了咸阳城,项羽知道了以后十分愤怒,便派人攻击,当项羽到达咸阳了以后,刘邦又称咸阳是给项羽打的,然后跑去了坝上驻军。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派人告诉项羽他想要称王,项羽听到以后就让部队整顿准备攻打刘邦,当刘邦听说以后,十分的害怕,亲自给项羽的伯父敬酒然后自愿结为亲家,然后让其帮助他在项羽的面前求情。而项羽则邀请刘邦共餐,这就是历史上的鸿门宴,在宴会上,虽说美味佳肴但是却暗藏着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提示他击杀刘邦,但是他却认为刘邦是真心敬畏自己的,然后范增便让项庄假装舞剑伺机击杀刘邦,而项伯为了保护刘邦也和项庄一起舞剑助兴。这时刘邦的部下樊哙拿着盾剑冲了进来怒视项羽,当被问及何人时,他说是刘邦的骖乘,而项羽则敬畏他是汉子便赐酒。樊哙喝完酒以后便对项羽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话语,而刘邦则是趁此机会逃走了。部下张良为刘邦推脱,说他不胜酒力,已经被部下送了回去,并且亲自嘱咐为项羽线上玉斗一对。然后项羽接过玉斗以后十分的高兴,而范增则拔剑气得将玉斗击碎。或者是教师给学生讲《焚书坑儒》《指鹿为马》以及《破釜沉舟》等故事典籍,这样一来就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有利于教学的有效展开。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以此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在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背景下,中国教育事业当中也积极地引进新型的技术设备,以此来致力于打造现代化课堂环境。而高中的物理教师也应当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通过视频和图片等多元化的方式为学生展示相关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将其有效地掌握。例如:在学习到《辛亥革命》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自习课的时间,给学生播放同名电影,因为电影学生都有很大的兴趣参与,而且其中也十分真实地还原了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些场景和事件,能够达到预习的效果。或者是在讲到《蒸汽的力量》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在网上搜集一些与蒸汽时代发明相关的图片,例如,第一辆蒸汽汽车、第一架蒸汽飞机以及第一列蒸汽火车等等,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再制作相应的PPT,把这些图片插入进去,就像学习到某一知识点的时候,用图片或者小视频作为引入点,能够时刻地带动学生好奇心,从而保证整个课堂都可以高效地开展。
(三)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历史当中有很多关于意义、影响这种内容,一般来说在教师故事的引导下学生都能对其中的事件有所了解,但是到了一些比较有深度的概念时,却很难将其理解和掌握。那么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针对这一问题,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并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重难点。例如:教师先给学生合理地进行分组,并保证每个小组维持在人数、成绩以及性别上的平衡,以此来为小组合作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例如,学习到“百家争鸣”这一内容的时候,主要讲解的内容是在春秋时期这些知识分子当中都存在着不同的派别与思想之间争奇斗艳的局面。这其中主要的代表有儒家、道家、法家以及墨家等等,而且每个派别所并承担的思想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和联系,那么如何将其区分并合理地掌握是这节课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则根据教材内容所涉及的几个派别,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并通过抽签的方式让每个小组进行抽取。例如,一组抽到了“墨家”那么他们的任务就是对墨家的代表人物、主要事件、主体思想等内容进行探究,通过讨论和交流将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这样一来就能够达到一个很好的教学效果。而教師则给每一个小组指定时间,时间到了以后让各小组发表讨论结果,从而在这过程中构建一个和谐、愉快以及高效的教学氛围,并帮助学生掌握其中的重难点。
五、 总结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国的高考也在根据学生的发展与学习实情而不断进行改革。作为高中的历史教师,他们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教材当中的知识点,然后能够将其作为己用,从而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做铺垫。在教学当中,教师也应当结合学生的考试、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等因素来展开分析,并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多元化教学策略,从而帮助高中生掌握历史这门学科当中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肖凯键.走班制教学模式下的构建海南省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议[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8.
[2]张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应然追求与实践样态[J].教学研究,2020,43(2):87-92.
[3]辛晓刚.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走班制教学探索研究[J].才智,2020(8):37.
[4]沈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面临的挑战[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刘靖宁,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康乐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