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贫血鉴别诊断中血常规检验的应用价值

2021-03-24隋秀华武丽萍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鉴别诊断血常规贫血

隋秀华 武丽萍

摘 要:本文对贫血的临床症状表现、常见类型以及血常规检查的方法、贫血诊断标准等进行了简单介绍,对血常规检查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贫血;血常规;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6.11

引言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贫血患者由于血液中红细胞减少,能够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也会明显下降。对于贫血较轻的患者来说,其血液供氧能力下降较少,机体在代偿作用下往往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而对于贫血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说,患者血液携氧能力降低会影响各个细胞功能而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如何有效的鉴别不同类型贫血,明确患者贫血原因是辅助临床治疗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

一、贫血症状表现及常见的临床类型

1.贫血的临床症状表现

(1)神经系统症状最早出现,由于神经组织缺氧受损,患者多会出现头昏、耳鸣、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2)皮肤症状是最常见、最突出的品徐体征,机体为了满足各个重要脏器的氧气需要,在贫血状态下会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有效血容量的重新分配,会减少对皮肤、黏膜等次要脏器的供血来满足其他脏器需要,从而导致贫血患者出现皮肤苍白、粗糙、缺少光泽,黏膜颜色变淡甚至出现溃疡等表现。(3)贫血会对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等多个系统造成一定影响,例如贫血会导致呼吸中枢低氧或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气急或呼吸困难等症状;长期贫血会导致心脏超负荷增加且供氧不足,出现贫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消化腺分泌减少甚至腺体萎缩,进而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大便性状改变等表现。

2.贫血的临床常见类型

根据贫血患者的发病原因,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3大类型:造血不良性贫血,具体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AA)、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贫血(PRCA)、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以及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造血微环境异常所致贫血 。(2)失血性贫血,包括外伤、内脏破裂、宫外孕等导致大出血的急性失血性贫血以及月经过多、痔出血、胃癌、消化性溃疡等导致的慢性失血性贫血。(3)溶血性贫血,包括红细胞膜、红细胞酶异常或自身免疫、病原体感染、药物化学等导致的红细胞破坏而引发的贫血。

二、血常规检验的方法与贫血诊断标准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检验之一,其主要是通过对血细胞的数量、形态、分布等进行分析来判断患者的血液状况,其中不少指标能够敏感的反映出患者机体的病理改变,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良好的支持。血常规检验流程及方法为:(1)采集标本:采血前嘱患者禁食8~12 h,且3d内不要使用可能影响血液成分的药物或食品,禁食次日晨间空腹采血3mL肘部静脉血进行检验;(2)抗凝:使用抗凝管放置血液标本待检,确保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接触。(3)检验:使用毛细微管在试管中吸取1ul放置于载玻片,将血细胞、血浆两部分组成黏稠混悬液。稀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血常规全自动分析仪或人工镜检方式检验红细胞参数。

对于贫血患者来说,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是其最主要的体征表现,而血常规能够反映人体血液情况对于贫血的诊断有着良好的参考价值。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妊娠期女性Hb<100g/L即可诊断为贫血。除血常规检查外,临床实践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现病史和既往史、家族史、营养史、月经生育史及危险因素暴露史等等进行诊断。

三、血常规检验鉴别诊断贫血的应用价值

根据上文所述,贫血患者有着多种疾病类型,其病因较为复杂,临床上有效辨别贫血与其他具有类似症状疾病,辨别不同类型贫血,明确患者疾病原因对于临床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为例,两者分别属于溶血性贫血和造血不良性贫血,不同类型贫血患者在血液成分的变化上会存在着一定差异。研究表明,地中海性贫血患者因血红蛋白珠蛋白链的合成存在异常,直接表现为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CV)和红细胞体积(MCV)持续变小,血液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则增加。而缺铁性贫血患者往往病因复杂,其体内细胞铁元素缺乏会造成细胞间物质交换异常,进而影响到红细胞增殖和分裂活动,直接导致患者体内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下降,同时也会造成RDW-CV、MCV降低,以及MCHC波动,但缺铁性贫血患者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补充铁元素来应对机体代偿机制,满足铁元素需求,因此其RDW-CV、MCV较地中海性贫血患者相对较高,而由受到疾病长期影响,其MCHC下降会较地中海性贫血患者更大。

有相关研究显示,在地中海性贫血的诊断中,通过进行血常规检验,利用相关指标可确保诊断正确率达>90%以上,相关指标在地中海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贫血患者来说,血常规检验的相关指标对于其疾病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利用血常规检验结果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能够有效的降低临床漏诊、误诊几率,从而更好的支持治疗工作进行,为患者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献:

[1]施泽瑜.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9, 023(007):987-989.

[2]罗美娟. 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健康之友, 2020, 000(003):69.

[3]任雪, 刘志国. 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J]. 家庭保健, 2020, 000(016):133.

山东省招远市阜山镇南院庄卫生院  山东省  招远市  265409

猜你喜欢

鉴别诊断血常规贫血
血常规检测结果对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价值观察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如何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危急重症的征兆
血常规检验的六大误区
你对贫血知多少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小实性病灶鉴别诊断中应用研究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