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种子的“播育者”
2021-03-24李静
李静
摘 要: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自是要用语文的方式立德树人:用教材中优秀名著传播做人的道理,紧抓教材课本内容传递昂扬向上的力量,深入学生心灵,用心关爱孩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教育孩子。努力去做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种子的“播育者”。本文就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语文课中开展德育教育,向学生心灵播种“真善美”的种子的有效策略进行总结,与广大同仁共同分享。
关键词:立德树人;“播育者”;人格影响;潜移默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1-0159-02
【Abstract】Adolescence is the "jointing and booting stage" of life,which needs careful guidance and cultivation.As a Chinese teacher,he has to cultivate people in the way of Chinese:use the excellent masterpieces in the textbook to spread the truth of being a man,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ontents of textbooks,convey the power of uplifting,go deep into the hearts of students,care for children with heart,and influence children with their own personality charm.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be the "sower" who can plant the seeds of truth,goodness and beauty in students' minds.In this paper,combined with my own work experience,to carry out moral education in Chinese class,to summarize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sowing the seeds of "truth,goodness and beauty" to students' hearts,and to share with colleagues.
【Keywords】Moral education;Sower;Personality influence;Imperceptible influence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议中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各科教师都要守好自己的教育阵地,努力成为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种子的新时代“播育者”。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这里,将结合自己的育人实际,浅谈如何结合自己的语文学科特点,帮助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1.用优秀名著传播做人的道理
语文课要用语文的方式立德树人,不能用思政课的方式立德树人。语文课更侧重的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部编版语文教材在每册书上都有名著推荐阅读。以八年级下册语文书为例,书中重点推荐的是《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部名著。《傅雷家书》中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其独特见解。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他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等等。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更是在学生的兴趣阅读中教育学生不要虚度年华和碌碌无为,让学生明白“人”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所以在笔者的课堂上,可能讲的道理并不多,只是会和学生每天一起分享名著中一段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的文字,然后一起朗读、一起思考、一起讨论,让学生在阅读中、争辩中慢慢明白做人的道理,明白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定要有的国家自豪感和民族荣誉感。就这样,在阅读与思辨中,逐渐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2.紧抓课文内容,发扬向上的精神性力量
教师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还要善于从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中发现昂扬向上的精神性力量,然后在和学生一起朗读、一起探讨中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禮。比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杨振宁的《邓稼先》、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言行片段》、闻一多的《最后一课讲演》等,虽然题材不同,但都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不同时期事业的崇高情怀。正是这种深深的爱国情和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助推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样的精神、这样的气节,在学生反复的诵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信仰。再如,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五单元给我们提供了这样几篇文章:梁衡的《壶口瀑布》、马丽华的《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等,笔者让学生在朗读文字的基础上,欣赏相关视频,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学会用文字去表达自己这样情感的同时,萌发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当然,不仅仅是课本内容取材,语文课上笔者还会给学生经常朗读一些励志性的文章,从“爱国”、“自信”“坚持”“自律”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熏陶和教育。长此以往,这些良好的意志品质、道德修养等都将内化为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对其一生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全面素质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从而真正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贡献相应的力量。
3.深入学生心灵,用心关爱孩子
前面说的是语文课堂思政教育对学生思想上的影响。可是,语文教师也是要走下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笔者深深知道,热爱学生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真挚的感情,学生接收到你的善意,才会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为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工作就越容易取得成果。一个信任和期待的眼神,一声由衷的赞美,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简短而又有寓意的故事,都会给他们带来温暖,给他们增添信心和勇气,从而努力激发其进取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并坚持奋斗,努力向上。去年,有个学生—郭某某,爱好运动,不喜学习,作业经常不完成,还有装病不上课的现象,而家长管教迷茫,对孩子失去信心,甚至与笔者商量要让孩子休学去打工。笔者几次家访,先与其家长交流,用语文老师的优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家长认识到孩子学习上的潜力,再与郭某某交谈,谈“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谈家长的不容易和苦心,肯定她的语文学科的成绩同时再给予鼓励和期望,努力改变学生害怕学习的状况和被动的学习模式。课堂上笔者更是用眼神用话语给她信心,课下还让她帮笔者工作并及时表扬她的工作能力,慢慢的她和笔者愈加亲近了,学习上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总之,作为教师,应当用自己的切实行动去感染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教育,从而让每一名学生心中都开出“真善美”之花。
4.不断散发人格的力量,影响身边的孩子们
“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教师要明确意識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明确自己教育学生的最高理想,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谨记自己的言行要成为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行动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以“己之魂”触动“彼之魂”。比如,笔者和学生一起高声唱红歌去感受祖国的恩情、和学生一起大声朗读《我爱这土地》《沁园春·雪》等诗歌并在诵读中领悟“爱国的赤诚”、和学生一起布置文化长廊,让学生明白“仁义礼智信”的文化内涵、和学生一起参加学校内外劳动,让学生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让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努力用行动诠释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有高尚理想的人,让教师真正成为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种子的新时代“播育者”。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筑民魂。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当为人师表,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责任感和使命感,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在每一名学生心中都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接下来的日子,笔者会继续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业绩,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建设打好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振洲.德育、心育、家育与初中语文课的紧密结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03):199-200
[2]周文艳.用长征精神打造班风、学风—语文课与德育的有机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5(36):79-80
[3]于世华.把握时代话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自觉[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02):9-12
[4]高保卫.思想政治课要讲真善美[J].人民教育,2019(10):31-33
[5]申寅子,乔芳菲.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12):144-145
[6]阮捷音.让德育之花绽放在语文课堂—中学语文德育教育探究[J].华夏教师,2018(14):24-25
[7]段玉兰.探讨如何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汉字文化,2019(S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