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低段古诗教学探究
2021-03-24林婧
林婧
摘 要:新时期,在语文古诗教学课堂,要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通过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利于全面加强学生综合能力。本文結合教学实践,深入总结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低段古诗教学对策。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1-0050-02
【Abstract】In the new era,in the Chinese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class,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the core literacy of students.By improving the core literacy of students,it is conducive to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students.Combining teaching practice,this article deeply summarizes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ancient poems in elementary 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re literacy.
【Keywords】Core Literacy;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Ancient Poetry Teaching
核心素养培养过程应该重视学生为主体,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要重视构建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从而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本文以小学低段古诗教学为研究内容,科学的总结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希望分析能够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1.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第一,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需主要从语言架构的形成和运用入手,只有学生掌握上述能力,才能形成基本的素养。在实施语文学科教学时,语言是极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学生只有掌握书面语的使用规则,同时具备较为熟练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形成较为扎实的学科素养,否则便说明学科教学效果未达到理想的目标。
第二,辅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其本质是实现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当前创新性能力的培养成为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且创新能力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相关,思维的灵活性和严谨性更高,便更有机会实现创新。从这个层面讲,思维能力的锻炼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第三,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应更为关注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的提升。语言的功能并不仅限于传递信息和思想,还有十分重要的审美意义,能够传达出深切的情谊。如引导学生体会幸福的意义,或者探索形成独立人格的途径和方法,或是对祖国更热烈和深沉的爱等等。小学语文学科所要完成的,并不仅是语言功能方面的教学,还需以语言为载体,深入感受语境,欣赏语言的艺术之美,从而让学生逐渐形成对语言更深层的认知。
第四,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应提升对文化的深层次理解能力。语文学科教学是传承古代文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接触和理解传统文化的有效平台。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能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形成对古代文化的认知和认同。这方面的内容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之一。应着力培养学生成为新一代的传统文化继承者和传播者,从而使学科教学的价值变得更有意义。
2.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古诗文教学途径
(1)树立情趣,保障古诗文教学的顺利开展
在开展古诗文教学时,教师应着力借助学生的兴趣设计并开展教学环节。对此教师应综合运用书法、音乐等手段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顺利激发学生接受知识的兴趣。具体的实施策略可为:
第一,将古诗文与书法形式相结合。诗歌产生的艺术效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情趣,在接触到喜爱的诗文后,有能力的学生便会自主通过书法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汉字在结构的设置中,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通过书法形式也可辅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能力。
第二,将古诗文与音乐形式相结合。将学生喜爱的音乐形式与古诗文相结合展现,能够充分迎合学生的兴趣倾向,让学生在诗文的体会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能力,与诗人的思想形成共鸣,最终在共鸣的促进下融入诗词的意境中,了解和体会诗人的情感,准确把握诗词的内涵。
第三,将古诗文与绘画形式相结合。诗词中蕴含了丰富和深邃的意境,在读者的想象中犹如一幅画,能够带给人类美好的精神体验。我国历代出现了较多诗词和绘画结合的成功作品,而在作诗的理念中也将诗与画两种艺术形式充分地融合,达到诗画合一的效果。在开展古诗教学之余,教师还可鼓励学生结合具体的诗词创作画作,并在校园范围内进行展览,充分彰显校园的文化和艺术氛围,让学生在拓展学科知识视野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审美能力的锻炼和展现。
(2)吟诵想象,感悟意境之美
在实施古诗文教学时,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吟诵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朗读诗文,并自主总结出朗诵的节奏和韵律,并将对诗文的理解融入其中。学生主动发挥想象,在头脑中勾画出与诗文相应的画面,从而形成故事的整体意境。
例如,教师在设计《夜宿山寺》的诗文教学时,便可按照下述步骤实施:首先,让学生自主诵读诗文,掌握个别字词的正确读法。其次,可让个别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单独朗诵诗歌,并根据诗歌的节奏进行停顿等处理。再次,教师基于学生的自主朗读效果进行总结,并给出更为专业的辅导。教师可基于朗读的平仄规律引导学生正确划分诗文的节奏和停顿。由于以往教师已经培养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平仄朗读能力,因此在实施此环节时会更为顺利。每当开展阅读训练时,学生均会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平仄朗读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从而展现出较高水平的朗读效果。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学生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和意境之美,为后续深入理解诗文的意义奠定基础。最后,教师可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尝试朗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同步想象诗文勾勒的画面,从而更为深刻地理解诗文的意境和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使诗文朗诵的趣味性更强。在此方面的学习和能力锻炼中,教师可在校园范围内开展朗读竞赛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现古诗文的朗读技能,并以此促进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投入更多的兴趣和精力。具体可为活动设置不同的主题,如唱诗、诵诗等,且学生可以独自展现作品,也可通过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鼓励和嘉奖,从而让学生在展现技能的同时获得自信。
(3)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基于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
古诗文具有较为明显的音韵、情境和颜色等方面的艺术美感,而小学生的思维形式主要以形象为主,如果单纯通过言语表述来描述诗文的优美意境,则学生难以准确体验到。由此教师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通过更为直观的图像或者视频等形式,为学生勾勒出诗文中描绘的景象,从而让学生的想象更为真切,在具体图像等信息刺激下,学生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古诗文中的艺术美感,从而提升其鑒赏和创造等方面的技能。
例如,在开展《夜宿山寺》诗文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一句诗文的解释时,便可向学生展现相关内容的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并发挥想象和创造能力,再次描述诗文所描述的意境。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深度把握诗文的内容和意境,在诗文图画和视频的促进下实现审美和创造等方面能力的拓展。
(4)学以致用,传承诗词文化
学生对古诗词会产生一定的陌生感,主要是由于古诗文的表述方式与现代文体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还不够熟练。在此方面开展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教师还应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开展教学,从而让学生自主灵活运用诗句到现实生活中。
如《村居》的内容与生活较为接近,因此教师在导入课程时,便可运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师可先问学生是否喜欢春天?在春天里最喜欢做的游戏又是什么?此后教师便引导学生进入诗文的学习中。通过阅读,学生基本掌握了诗文的大致内容,此后教师还可继续提问:诗文中的孩子对早春的景色并不关注,而只沉浸在放风筝的快乐中。而现实中的你有迫切想做的事的经历么?此后教师便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放风筝的经历,从而与诗文描绘的画面形成情感共鸣。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经历相联系,提升了对知识的应用效果,同时还促使学生缩短与古诗文的情感距离,让其更乐于接受古诗文的形式,并将其作为接触传统文化的有效渠道。
总之,核心素养培养过程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科学的进行教学方案设计,从而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本文在实践研究过程,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希望分析能够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范友悦.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J].现代经济信息,2018(04):397-398
[2]翟庆花.小学语文古诗课堂诵读的魅力与教学指导建议分析[J].学周刊,2018(06):34-35
[3]张锡良.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