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的效果

2021-03-24刘丹

养生大世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

刘丹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接收的44例糖尿病患者列为研究组,另在同时期选取与研究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相仿的健康体检人员44例列为参照组。对实验组与参照组所有人员均实施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浓度水平、血清C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浓度水平、血清C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 在临床医疗对糖尿病的诊断中,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方式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且其操作方便,结果较快,能够为基层医院的糖尿病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诊断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上极为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医学界普遍认为糖尿病是因为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出现了异常,进而导致胰岛素的分泌降低,导致患者血糖上升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多以血糖控制为主,并没有能够大规模适用的治愈方式。长期的血糖浓度超过人体的受限范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其他组织器官,这也是糖尿病会存在诸多并发症的原因[1-2]。医学界一般认为糖尿病如果能够在早期即完成诊断,尽早的对其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临床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多是采取餐后2 h与空腹血糖检测,这种诊断方式受到影响的因素较大。因此,现代医疗机构开始实施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进行诊断,基于此,本文讨论其在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接收的44例糖尿病患者列为研究组,另在同时期选取与研究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相仿的健康体检人员44例列为参照组。其中参照组年龄为 40~73岁,平均年龄为(53.17±6.55)岁,男性26例,女性18例。实验组年龄为40~72岁,平均年龄为(53.53±6.48)岁,男性26例,女性18例。全部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已完全了解本次研究的详细内容,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经相关审批予以批准;②所有实验组患者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中关于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3],经入院诊断被确诊为糖尿病;③所有参照组人员均属于完全健康者。(2)排除标准:①有重要器官严重受损情况或其他影响观察判断的疾病或生理特征;②患有精神类疾病,如精神意识障碍、交流不畅;③妊娠期糖尿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

(1)要求患者在检查前1日需要禁食,第2日在晨间空腹状态下,使用真空负压管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液,采集量为2~3 ml;

(2)另在患者当日用餐后2 h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液,操作方式相同;

(3)将采集所得的静脉血压样本送至检验室,使用本院的血液分析仪器对其进行分析,观察样本的血糖濃度、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清C肽水平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实验组与参照组在空腹与餐后2 h的血糖浓度、血清C肽水平以及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组间对比进行t检验。以P作为观测指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实验组和参照组空腹与餐后2 h血糖浓度、血清C肽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实验组患者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浓度为(8.76±1.11)mmol/L相较于参照组的(4.02±1.44)mmol/L存在显著差异(t=17.293,P= 0.000);实验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浓度为(13.29±1.11)mmol/L相较于参照组的(5.88±1.49)mmol/L存在显著差异(t=26.454,P=0.000);实验组患者在空腹状态下的血清C肽水平为(1.49±0.03)ug/L相较于参照组的(0.66±0.06)ug/L存在显著差异(t=82.073,P=0.000)ug/L;实验组患者在餐后2 h的血清C肽水平为(4.77±0.10)ug/L与参照组的(2.36±0.21)ug/L存在显著差异(t=68.730,P=0.000);实验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12.35±2.09)%与参照组的(9.15±1.86)%存在显著差异(t=7.587,P=0.000)。

3 讨论

在对糖尿病进行类型鉴别、病情诊断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C肽与血糖指标都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指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是异常的,因此,血糖水平会显著增高,这会使得血清C肽也随之出现变化。医学界一般认为患者的血清C肽水平增高则表示患者体内的胰岛细胞是负荷状态,即无法保证人体正常的循环代谢。糖化血红蛋白是机体内红细胞内部血红蛋白与血清内糖类的结合物,故对其检测,可以根据其水平情况判断患者的血糖代谢情况[4]。综上所述,在临床医疗对糖尿病的诊断中,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方式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且其操作方便,结果较快,能够为基层医院的糖尿病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昝立才.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母婴世界,2018,(23):57.

[2] 朱吉刚.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4):148-149.

[3] 贾伟平,陆菊明.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编写说明[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2-3.

[4] 勾思思.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价值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3):249.

猜你喜欢

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应用操作视频指导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效果研究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