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研究
2021-03-24潘静钟艳
潘静 钟艳
[摘 要]小学数学阶段积极开展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综合与实践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更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分析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儿童生活经验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增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效果,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儿童生活经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8-0039-02
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课程中一个全新的内容。以苏教版教材为例,每册教材中基本都安排了两个综合实践与活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即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线,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提出并发现问题,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特点
1.基于生活化。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立足于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汲取数学知识,掌握生活技能,鼓励学生探讨生活现象以及规律,从而加强数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2.彰显综合性。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既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也注重数学知识点间的关联。在处理好和“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和“图形与几何”这三大领域的关系,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融合其他学科知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和技能等去解决实际问题。
3.凸显实践性。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实践操作活动,学生在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中动手又动脑,经历多次合作体验、多方位交流思考和多种尝试,不断建构新知,从本质上理解知识中蕴藏的客观规律。
4.体现层次性。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以课程总目标为引领,分层分段设计针对性的实践活动,更好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二、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策略
1.基于生活经验,摸清已有认知。儿童生活经验指在儿童生活世界中,通过自身与现实生活环境、周围的人互动,不断总结着生活的经验。儿童已有的生活經验包括个人生活、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经验。儿童积累生活经验的过程也是儿童“受教育”的过程,是儿童形成自我意识、继承、自我反思和再传承生活经验的过程。由于儿童生活经验参差不齐,儿童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也受限制,因此,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往往是局部的、具体的,甚至是偏差的。教师采用的课前摸底常有 “意外事件”发生。
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综合与实践教学应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可采用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算24点”为例,通过课上出示一定量的习题或采取课后游戏反馈等手段,检测学生对“混合运算”单元中含有和不含有小括号的两步计算的掌握情况。也可访谈一线教师,了解他们的教学困惑,找到真实的教学需求。在此基础上,再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节,比如从2张牌过渡到3张牌再到4张牌的设计,由易到难,逐层递进,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贴近学生的整体水平,让教学真正落地。
2.充分理解内涵,开发课程内容。教师要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有效实施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教师要充分理解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内涵,将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区分于一般的综合与实践,更要区别于课外活动课、复习课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要做好课程内容的改编、整编和创编。
首先,改编——二度开发。改编即以教材安排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为蓝本,做好二度开发。比如苏教版教材一年级的“小小商店”可改编成“我陪妈妈逛超市”、六年级下册的“大树有多高”可改编成“影子的学问”,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体验购物,用生活视角看待身边中的例子或生活现象。
其次,整编——深度开发。整编即以教材中的“动手做”和“你知道吗”等栏目为素材,做好深度开发。比如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 “你知道吗”(教材第103页),把单一线上制作行列表格和线下学习“确定位置”相结合,设计成“线上线下定位置” 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创编——创意开发。创编即以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为契机,做好创意开发。例如,阳澄湖大闸蟹是苏州的特产之一,可设计以阳澄湖大闸蟹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如统计1个月养殖户的饲料种类并制作条形统计图,推算每年的饲料供应量、大闸蟹销售额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等内容。鼓励学生综合运用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制订方案并解决实际问题。
3.设计适宜模式,分层开展教学。组织实施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可按低、中、高年级进行相应的分层教学。
第一,低年级以数学绘本为主,将较复杂的数学知识融入学生喜欢且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鼓励低年级学生 “读中学”。如美国作家达芙妮·斯金纳编撰的《来自夏令营的信》,其中有为小狗记录藏骨头的地点引出空间方位,帮助外婆整理散落的纽扣引出分类,等等,故事素材全部源于真实生活,把原本既枯燥又抽象的数学知识化难为易,学生在阅读中不知不觉被生动的情节所吸引,一步步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教学可按照“‘分享书目,阅读章节—‘谈论问题,交流方法—‘迁移应用,举一反三—‘师生评价,交流感悟”的模式进行,让学生把听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图片转变成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所要掌握的数学方法,实现寓教于乐。
第二,中年级以益智游戏为主,通过设计魔环、魔方、推理大师和巧算等内容,将一个或几个含有数学知识的游戏引进课堂,鼓励学生 “玩中学”。如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安排的“多彩的分数条”,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爱玩、爱探索的心理,又能达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理想效果,可将其改编成“夺1大挑战”,师生制订游戏规则,共商评价方式,参与游戏环节,点评汇报成果。课堂教学可按照“‘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玩中体验,明确规则——‘实际参与,综合运用——‘师生点评,拓展延伸” 的模式进行,让学生在玩中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原理,无形中渗透数学思想,启发学生数学思维。
第三,高年级以解决问题为主,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共同设计方案,多渠道验证猜测,全方位回顾反思,最终总结规律并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思中学”。如创编教材内容设计的“兰州水车”,通过实验发现水车转速问题,研究水车的转速和哪些因素有关,猜测并提出假设,比如水管粗细、位置高矮、水车大小以及叶片多少等,小组分别领取感兴趣的研究任务再制订研究方案,反馈汇报后进行总结反思。课堂教学可按照“‘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讨论交流,制订方案—‘合作探究,验证猜测—‘展示交流,拓展延伸” 的模式进行,学生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验证、有反思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凝练数学思想方法,发展知识应用能力。
4.采取多元评价,丰富作业形式。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要努力寻找课堂评价和教学活动相长的支点,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如上文提到的《大树有多高》改编成《影子的学问》时,教学目标可设计成:通过测量竹竿影子长度,掌握影子长度和目标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现规律;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本质后设计测量金字塔高度的研究方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評价目标可从是否符合课标理念,是否切合教材要求,是否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使用目标动词是否表述准确、具体等进行考量。实际教学中,不仅要做到评价目标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主体多人和评价方法多样等,也要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等相结合。
要建立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的立体化评价体系,也要考虑综合与实践的“特殊性”:相比常规课堂,综合与实践教学更开放、更具操作性、更具实践性,呈现的作业形式更丰富。实践中会发现有些教学内容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比如调查分析类、设计制作类等,需要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结合,实行“长作业”,即延长“作业时间”。比如四年级下册创编教材《我为垃圾分类打Call》,课前要采用预学单,帮助学生及时梳理知识和技能上的盲点,比如条形统计图的数学知识、垃圾分类的分类标准等生活常识;课后要拓展延伸,丰富相关生活经验的应用,促进学生对问题本质的思考,比如鉴于统计数据,利用设计环保宣传标语、撰写数学小日记或手抄报等方式展示环保成果,使垃圾分类在课外得到自然延伸。
[ 参 考 文 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广东.从生活世界看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以K市F社区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10.
[3]丁大秋.改编·整编·创编: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材的开发[J].教育视界,2018(20).
[4]刘志霞.分学段设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8).
[5]江澜.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整合设计:苏教版六下 “大树有多高” 教学设计 [J].新教师,2019(5).
[6].彭国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9(35).
【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 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研究”(立项编号:192009314)研究成果。】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