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1-03-24周旭
周旭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采用趣味教法展开教学实践,能够有效启动学生学习思维,形成崭新教学调度力量。应用趣味语言、创设趣味情境、组织趣味活动、延伸趣味训练,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丰富教学成长点,教师要做好教学分析和组织,以提升学科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趣味教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 G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9-0079-02
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更广泛的应用,教师要做好应用设计,优化教学语言、创设游戏情境、组织互动活动、延伸训练设计,都能够为课堂教学注入丰富动力,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小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比较高的学习热情,特别是上机实践,学生充满期待,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展开教学设计,利用趣味教法展开教学调动,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环节,并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形成学科认知基础。
一、应用趣味教学语言
教师教学语言应用要追求规范性、正确性、启迪性,在具体设计和运用时,还要注意提升语言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关注。教学语言灵动化设计,不仅能够对接学生生活认知,还能够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其启迪效果会更为显著。学生对教师执教有选择性,很大程度上取决教师的执教语言,如果教师教学语言诙谐风趣,自然能够触动学生心灵,带来更高教学激发动力,促使学生建立学习共识。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申请电子邮箱》,教师在教学之初,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小品,里面就涉及电子邮件的内容。一个退休老人要发电子邮件,找来电钻,要钻电脑,好将邮件塞出去。他的孩子出面帮助他顺利完成邮件的发送。这个小品很搞笑,学生接受更为自然。通过小品演绎,学生对电子邮箱的注册、邮件的发送等内容有了全新认知。为给学生提供清晰学习提示,教师按照步骤进行示范操作,对电子邮箱的注册进行具体展示,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自行完成了电子邮箱的注册工作。
教师利用小品展开教学调度,给学生带来更多视听冲击。虽然教师没有说太多趣味语言,其教学效果却是显著的。一个小品,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之中,说明教师教学设计是比较有针对性的。趣味语言可以是教师发出来的,也可以借助其他手段展示出来,只要能够对学生形成一定激发,这样的设计就是有价值的。
二、创设趣味教学情境
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教师需要借助多种调度手段进行对应设计。教师生动讲述、投入游戏竞赛、运用媒体展示、设置悬疑问题、示范操作演示等,都能够对学生形成心理激发。特别是游戏性训练任务的设计和组织,能够对学生形成重要启动。学生对游戏有特殊爱好,如果能够将游戏与竞赛相结合,要求学生在玩乐过程中展开信息学习,则可以获得丰富调度效果。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找到适合的设计角度。
在教学《走进论坛》相关内容时,有一部分学生对论坛比较熟悉,甚至经常参与论坛发帖回帖活动。在课堂教学之初,教师先邀请学生代表,自行介绍参与论坛操作的经历。有学生这样介绍:虽然现在的人都使用微信参与群聊活动,但微信群有特定范围,聊天也仅限朋友群体。进入网络论坛则面对更大的世界,什么人都可以进入交流互动。在第一次进入之前,需要做注册操作,填写相关信息后,等待论坛群主同意,你就可以进入论坛了。在发帖回帖时,需要遵守相关规范要求,不然就会被群主移除论坛。学生大多能够认真听讲,对论坛多了一些认知。教师列出一些常见的论坛,要求学生做实践尝试,进入论坛展开交流互动。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介绍论坛参与经历,这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鲜的,带有更多趣味性。小学生参与论坛的经历都比较少,教师让学生现身说法,自然能够形成重要教学激发。参与论坛讨论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教师对此进行重点强调,让学生对论坛交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从微信和论坛对比中展示出论坛的优势,这对其他学生是一种激发和启迪。
三、组织趣味探索活动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推出一些学习探索活动,能够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竞赛活动、讨论活动、演示活动、游戏活动、探索活动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不断探索性学习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找到活动设计角度,组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形成学科认知基础。学生互动意识比较强,教师不妨推出一些合作性学习任务,能够对学生形成更多激发。
教学《初识Powerpoint》相关内容时,教师先为学生展示演示文稿,给学生带来更多视觉冲击,然后组织学生展开集体探究活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设定演示文稿主题,探究如何在大纲视图下插入幻灯片标题,如何对幻灯片中的标题文字进行修饰。学生进入到互动交流环节,对相关操作技法进行对应研究。教师深入到学习小组之中,对学生操作存在问题进行纠正。学习小组集体操作和探究,集合小组成员智慧和力量进行相关学习,其学习效率大大提升。在课堂展示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当众播放演示文稿,介绍主题设计情况,归结操作方法。教师对各个小组的探究情况进行专业点评。
教师要求学生集体创作演示文稿主题,并进行现场演示操作,给学生带来全新学习体验。学生集体行动时,能够集合集体力量参与学习讨论,其调度效果更为显著。演示文稿主题制作没有太多难度,教师要求学生集体制作,让学生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这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其助学效果也是比较突出的。
四、延伸趣味训练设计
信息技术教学训练设计时,教师需要有對接延伸意识,对接学生生活认知展开训练设计,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活动,都可以有效巩固学科学习认知。延伸训练设计和组织,教师还需要做好学情调查,根据不同群体需要做出对应设计,以提升训练适合性。学生学力基础存在较大差距,教师需要有分层教学意识,给不同群体学生准备不同训练内容,能够形成丰富训练激发动力,形塑学生学科核心能力。
在教学《编辑演示文稿》这节内容时,教师推出了设计性训练任务:我们班级要组织运动会,准备设计幻灯片,在演示文稿中插入新的幻灯片,增加艺术字,利用文本框进行相关添加操作,填写你最喜欢的运动口号,添加具有动感的图片,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对演示文稿进行深入研究,对文本框插入进行实践操作,很快就设计好演示文稿。教师跟进指导,对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进行具体纠偏操作,课堂训练进展顺利,学生在训练活动中获得丰富学习体验。
教师推出训练内容,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口号设计演示文稿,成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制作演示文稿,插入幻灯片,这对学生来说是全新学习体验,其激发调度作用是极为显著的。教师对学生学习操作进行对应指导,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启动后,教师需要有趣味设计意识,对教学语言、教学情境、教学活动、教学训练展开趣味性设计和组织,都能够对学生形成激发和调动,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环节,在不断实践体验中形成学科能力。学生年龄较小,直观思维比较发达,教师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展开设计,其适合度更高,激发效果更好。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