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数字原住民不存在”
2021-03-24魏宁
魏宁
在过去十多年间,我们曾经乐观地认为,我们的下一代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出生的一代,技术就是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这让他们有着与上一代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甚至重塑了他们的大脑。因此,和我们相比,他们是不折不扣的“数字原住民”。在很多人看来,“数字原住民”天生就会利用技术学习,而教师作为“数字移民”,应该少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待他们,更多地顺应他们的学习方式。
但是,随着近年来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我们发现,“数字原住民”和我们的差异远没有想象中那样大,甚至有学者认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数字原住民”。
毕竟,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大脑的进化过程是以百万年为单位的,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不过是二十多年的事情,这远不足以让大脑发生改变,也不足以改变人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换言之,从根本上看,在貌似不同的使用技术的表象背后,“数字原住民”的学习方式和我们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例如,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來看,学习的过程依然会包含对信息的选择、重组和整合。
当然,信息技术工具的影响依然存在。只不过,这种影响可能只意味着一种较强的吸引力——婴儿会自然而然地被各式各样的技术产品、电子屏幕所吸引,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也会自然而然发生。同时,这种吸引所带来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基于此,从教育角度来看,要想让“数字原住民”正确对待技术,尽力避免负面影响,并真正做到善于使用技术促进学习,从家庭到学校,我们还需要做得更多。对于家庭教育,在法国国家教育研究院主持撰写的《孩子与屏幕》一书中,就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给出了对应的教育建议,如不建议把2岁以下的婴幼儿置于没有看管的技术工具(如电视、电脑、iPad等)前;2~6岁的幼儿要以培养区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为主;6~12岁的孩子要养成针对技术工具的自律教育……这些都将为孩子今后能正确使用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学校教育,著名教育学者吴刚认为:“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警惕基于不存在的‘数字原住民的教学变革。”而国际著名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家Richard Mayer给教师的建议则是:“技术本身并不会引发或促进学习,最重要的是找出教学设计的最佳方法。这取决于学习者的需求,还取决于学习材料的内容,当然还涉及教学环境中许多其他的因素。”
迈克尔·塞雷斯说:“屏幕,具有吸引所有年轻人的能力。”是的,这或许就是“数字原住民”的全部奥秘。如果事实果真如此,对教学而言无疑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因为这意味着学生喜爱技术,并且有意愿通过技术来学习;同时,如果事实果真如此,对教学而言无疑离成功还很远,因为仅仅吸引并不能保证高质量学习的发生。为了让技术更好地促进学习,教师,还需要付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