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问”而妙,低年级科学课堂的有效提问

2021-03-24邵雅纯

考试与评价 2021年1期
关键词:精心设计鼓励思维

邵雅纯

【摘 要】 精彩的课堂提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艺术的提问能实现高效课堂。本文通过笔者日常教学的积累反思,阅读相关的文献,从如何精心设计问题、提问的艺术、提问后的思考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 精心设计  思维  措词明确  鼓励

很多低年级的课堂气氛很好,老师上课很能调到孩子的学习气氛,每次老师提的问题,大部分孩子都能响亮的回答,看似热闹,学生也掌握的很好。但是一旦做作业,会发现学生错误百出。笔者听课时发现有时候有的老师提出的问题很随意,备课时没有设计准备好,上课时想到什么就提问什么,导致一些问题的指向不明确,对于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此刻根本无法领会教师要表达的意思,所以不能做出相对应的思考。针对这些课堂提问的现状,研究如何有效的提问来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意义重大。

一、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兴趣,获取新知

1. 换位思考

实际教学中,有些问题是由老师抛出的,并非由学生“自主”形成的,这是因为教师在备课时仍以成年人的感受去设计问题,没有走进儿童的世界,从儿童的思维出发。教师备课时,应努力把自己当做儿童,站在儿童的角色,用儿童看世界的角度和思维的方式去研究儿童的学习心理,理解他们的情感、喜好,从而设计出最有效、最贴近儿童思维的问题。

2. 巧设悬念

如何一下把学生的思路集中于本课学习任务中,可以通过有效问题的提出,而有效问题应围绕学习目标来设计,并且要巧妙地设下悬念,以此来吸引学生展开学习思路。如,在《磁铁的吸力》一课中,一上课就先讓大家思考如何取出水杯中的回形针,并且不接触回形针。对此,学生非常纳闷,并且跃跃一试。在整个课堂上学生想要学习和探究的热情高涨,整节课能围绕着老师设计的悬念“不触碰回形针,并能从水中取出”展开学习,整节课学习下来能达到学习目标,更好地理解磁铁的性质。

3. 由浅入深

有时候可以巧设具有层次关系的探究性问题,由浅入深,更好地激发和维持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能够随着老师的引导积极地思考,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如,我在教学《人的呼吸》时,由“你会呼吸吗?”简单的问题过渡到“气体在人身体的旅行路线是怎么样的?”再到“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一样吗?”。通过这种层层剥笋的提问,让学生理解了对人的呼吸过程以及各部分器官作用的认识,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

二、提问的艺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1. 问题的措词必须清晰明确

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展开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就是思维发散性大,只有当老师的提问明确具体时,学生才能明白思考的方向。如在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时,老师为了指导学生认识蚂蚁,提问:“蚂蚁长什么样?”本以为学生一定会说到几只脚、头等,可谁知道几个学生都回答的是“黑黑的”、“小小的”等五花八门的回答。反思一下, 有这样的回答是因为孩子不明白老师的问题指向。明确的问题指向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考更有方向性。可以把“蚂蚁长什么样?”转化为“蚂蚁的身体可以分成几部分?”、“蚂蚁的身体由什么样的结构构成?”把“如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先转化为“为什么这些物体能够浮在水面上?”先探究沉浮的原因,再进行探究。这就是措词准确带来的好处。特别是低年级孩子,我们的提问要有一定的指向性,只有让他们知道你想问的是什么,他们才能有明确的回答。

2. 适时鼓励

在课堂提问环节中,我们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学生在课堂上拥有自主权后,能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课堂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但毕竟他们还是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中去做一个指路者,去引导他们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在教学中,班级会有一部分学生相对来说比较 “安静”,上课时就会默默的听,比较不会和老师、同学互动。因为这部分人缺乏自信,所以老师要鼓励他们,多给与一些鼓励性的身体语言,如微笑、竖大拇指等。很多学生在判断时通常都飘忽不定,不敢肯定自己的想法,这时老师应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让他们勇敢的讲出自己的想法。往往他们就是在这种鼓励下才能说出自己的答案,这些答案通常是正确的。

三、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老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都希望每一个孩子小手直举的场面,但这并不一定是好现象。如果课堂中提一些学生不需要经过思考就能回答的简单问题,这样的课堂看上去虽然师生互动得很好,课堂气氛也很好,但是学生的思维依然停留在学习之前,整堂课对于学生的思维锻炼没有帮助。学生渐渐也会养成懒惰的习惯。因此,一个问题提出后,一定要让孩子有思考的时间。给孩子时间,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要人云亦云;给孩子时间,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举手,不要总觉得自己的思维比别人慢半拍;给孩子时间,让他们知道每个人的思考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其实对于老师自己,这一点点时间也是一个缓冲与过渡,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提问方式,或加以补充解释。

要使提问真正高效,除了以上几点外,师生之间还要有一个较长 的磨合期。低年级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孩子对老师的说话习惯、语气、思路,老师对孩子听的程度、思考的角度和方式、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都需要时间互相了解,逐步适应。因此,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听的习惯,提高听的效率,学生只有听得对,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思考下去。

参考文献

[1] 徐燕.对科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探讨[J]. 人教社,科学课, 2011(03):16-18.

[3] 王华.有效提问 提高兴趣——论如何通过课堂有效提问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J]. 新课程导学, 2014(04):88.

猜你喜欢

精心设计鼓励思维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精心 激趣 提问 评价
有效探究源于精心的设计
语文课堂的鼓励艺术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鼓励”浪费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