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因材施教策略探讨

2021-03-24罗月娥张永煌

考试与评价 2021年1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罗月娥 张永煌

【摘 要】 语文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以及审美情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小学语文中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根据每个学生存在的差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中我们主要探讨因材施教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有效的因材施教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因材施教

为使素质教育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自然成为其强劲的动力,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向他们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各种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各不相同,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只有深入了解每个学生,从多种多样的个性中概括和把握学生的共性,把教学措施主要建立在学生共性的基础上,即相近的智力水平,相近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教师因材施教,学生因教而学,教学高度适应,师生相互促进,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一、尊重不同兴趣爱好

每个学生好的兴趣爱好或者年少时期的小梦想都需要被尊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和爱好的不同区分其适合怎样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甚至联系家长配合,从而才能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得到全面性的提高。

比如,《精卫填海》是一则神话故事,教师只是带领学生通读全文,学生体会不到精卫顽强坚定又不畏艰险的浓烈感情。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片放给学生看,正好又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種方式,不管是集中力还是感受度都非常强。看完后也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切身感受那种有爱又无畏的人生态度。这样既可以达到教学目的,又以学生充满兴趣的方式学习,学生自然非常配合,又能充满热情地探讨。趁着学生激情未散还可以引申出更多神话故事,这便很自然地达到了更高的教学目标。

二、根据学习程度分组

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每名学生擅长的科目也会有所不同。就拿小学语文来说,可能女生的语文语感要稍微强于男生。虽然好学生会在一些方面带动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但也会使好学生的学习效率变低。所以在立德树人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用一些新颖的方式,让同等层次的学生一起进行学习,与同层次的学生合作,会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更有利于所有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提高,让学生在小组分层学习中,可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达到高效的语文课堂。

例如,语文教师可以把学生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四个人的语文水平要基本差不多。在学习《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的时候,语文教师让同学们根据小组一起讨论为什么雨来被称为英雄?他身上的哪些特点值得我们学习。然后,给学生五分钟的小组讨论时间,要求每名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讨论结束后,语文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来说一说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最后,教师再进行正确的讲解。这样学生通过分层的小组模式,达到一个相互促进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得到一个均衡的发展。

三、科学划分学生层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如果可以科学地划分学生层次,根据学生的层次来布置课外作业,有利于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有利于了解学生现实的学习情况,从而让所有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能力水平,让自身语文德育素养得到合理的提高。

例如,语文教师要先了解每名学生的语文水平,然后把学生的语文成绩进行一个排名,并分为前、中、后三个层次。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要求学生每周都要收集几条名言名句。层次在前的学生要求每周都要收集三条,层次在中的学生要求每周收集两条,层次在后的学生可以要求她们每周收集一条,学生可以写在自己的整理本上。在一个学期的最后时候,语文教师把学生的本子都收上来看一看每个学生这个学期的学习记录情况。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帮助教师更加确切地掌握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水平,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

四、巧妙营造学习氛围

古诗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著名教育家托兰斯也曾指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进行,自由而安全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的思想处于积极活跃状态,使其创造力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人和”氛围呢?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同时,教师也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使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友爱、互助的氛围。其次,教师应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端限制,使学生有自由表现的机会。如:我在讲《狐狸和乌鸦》一课时,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编故事,既锻炼了他们的说话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兴趣很浓,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总之, 教师在因材施教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过程中起指导作用,激发各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根据因材施教理论存在问题及理论意义总结出以下小学语文因材施教策略;关注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个别指导;根据小学生的实际语文学习水平,设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指导。

参考文献

[1] 梁存胜.谈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因材施教原则[J].学周刊,2020(17):21-22.

[2] 杜姣.因材施教, 针对提升——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8):50.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