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背包:生于1980年以后艺术家的水墨探索
2021-03-24
绘画 PAINTING
你的背包:生于1980年以后艺术家的水墨探索
济宁市美术馆
2020年12月30日-2021年2月28日
该展作为“中国当代水墨年鉴”5周年跨年展开幕,接续了5周年特展的命题“逐渐形成的闭环”,将目光放在1980年后出生的年轻艺术家身上。相较于激越的“现代水墨”“实验水墨”运动,年轻一代的水墨画家更多接受的是“新工笔”和“新水墨”思潮的启发。“背包”只是一个比喻,里面放着我们创作中可有可无的“必需品”:传统、笔墨、东方精神、个人语言、当代性、时代性、全球化、学院、导师……或跋山,或涉水,是负重前行,还是轻装上阵?这是年轻人的选择,也是“中国当代水墨年鉴”提出的又一个问题。
格林迷踪——周力个展
广州 | 广东美术馆
2020年12月23日-2021年1月23日
这次展出的艺术家周力的一系列作品大多完成于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故其无论对于周力自己,还是对于观众来说,都有着格外的意义。艺术家将这一系列绘画命名为“春”或“春天”,既是对这一特殊的创作时刻的标注,同时也是对波提切利《春》的一次当代诠释,特别是画面中自由舞动的线条,亦恰恰暗合了瓦尔堡笔下的《春》及其内涵。
一了·神隐录
北京 | 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2021年1月3日-2月28日
艺术家一了长年隐居嵩山,其创作以灵兽为主题,通过对形式、媒介与技巧的反复实验,演绎出丰富的面貌。他的绘画具备原生的基因与民间的活力,他笔下的灵兽既是自我观照,也是人世隐喻,其造型陌异而生动,充溢着神秘与野逸。这次展览展出了其近年来创作的20余件重要作品。
百花呈瑞—南京博物院藏历代花鸟画迎春特展
南京博物院
2020年12月26日-2021年3月28日
从宋徽宗到元代李衎、倪瓒;从林良、吕纪到沈周、文徵明,再到陈淳、徐渭,再到蓝瑛、陈洪绶;从八大山人、石涛,到华嵒、金农、郑燮等“扬州八怪”画家。该展共呈现近百件作品,勾勒了半部中国花鸟画史。展览共分4个部分,包括“宋元:格物致知&翰墨游戏”“明:院体富贵&文人野逸”“清:南昌激越&毗陵优雅&维扬奇异&海上恬美”和“20世纪:写生之趣 、写意之韵”。
影像 PHOTOGRAPHY & VEDIO ART
时间颗粒——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作品展
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
2020年12月6日-2021年6月30日
“侯登科纪实摄影奖”是根据已故纪实摄影家侯登科生前的遗嘱——将其所有作品进入市场所得全部用于奖励“像我一样工作的摄影师”(侯登科语)——而设立的。这次展出的内容包括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评选出的获奖项目、提名項目、入围项目,共计34位摄影师的36个拍摄项目。
异见——实验影像展
杭州 |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2021年1月4日-1月18日
展览源于一个同名为“异见”的实验影像小组,该小组由中国美术学院摄影系硕士李玟玟发起,其成员多半来自各专业在读的学生。他们运用不同的摄影手段进行着广泛多层次的艺术创作,结合不同新媒介的同时,也不排斥传统媒介在当下语境的再利用,甚至有创作者打破具体形式局限的创作观念,用独特的艺术视角演绎他们对“异见”的思考。
徐志伟镜头下的中国当代艺术1992-2002
武汉 | 合美术馆
2020年10月16日-2021年4月16日
20世纪90年代初,圆明园画家村渐渐形成,中外媒体竞相报道,一时间成为社会热点,徐志伟在这样的情况下,以一个媒体人的身份接触到圆明园画家村。在为报社采访的过程中,徐志伟接触了许多来此落脚的画家,洞见他们的创作与生活并拍摄了许多场景图片。从圆明园画家村开始,徐志伟拍摄的主题多与艺术和艺术家有关,前后近20年,见证了圆明园画家村的兴衰,也见证了许多发生在艺术圈中的事件,并用镜头记录下了许多珍奇的“现场”。
李季:树
昆明当代美术馆
2021年1月16日-4月11日
该展展出了艺术家李季近几年最新的影像作品。2010年左右,在尼泊尔的特赖平原,李季拍下了第一组树的照片。从那时起,他的足迹遍及雨林、高山、草原,从日夜交替到四季流转,从印度中部的德干高原、泰国的考艾雨林,到斯里兰卡的雅拉丛林和中国的西藏高原。
装置 INSTALLATION ART
劳瑞·普罗沃斯特:More, More, More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2020年11月11日-2021年1月31日
法国艺术家劳瑞·普罗沃斯特 (Laure Prouvost) 以融合影像和装置创造出的沉浸式混合媒体装置而为人所熟知。该展呈现其挂毯装置、影像、雕塑等作品。展览名称“More, More, More”取自安德烈亚·楚(The Andrea True Connection)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行的热门迪斯科歌曲的歌名。通过在文本的纹理、语言的声响 (sonority)、翻译中的痕迹以及可见与不可见之间的关系之中的实践,展览中呈现的作品致力于将艺术经验的领域开放给多样化的现象。
邱志杰:讲演
常青画廊北京空间
2020年12月10日-2021年2月26日
艺术家和教师邱志杰在多年的实践中,将教学讲座、实验剧场、行动和表演艺术等多种方式,熔铸为一种机动灵活、充满活力、诉诸对话与知性,又直指人心的生动的跨界实践。讲演驱动着知识的生成,也推动着装置、图像和物品的产生。艺术家为该展准备了14场关于艺术和历史的演讲表演,并进行现场直播。每场演讲表演都将生成一系列装置作品,此次展览的陈列即由这些装置作品组成。
坂本龙一:观音·听时
北京 | 木木艺术社区
2021年3月5日-8月8日
该展将是日本作曲家、艺术家坂本龙一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全面的研究型展览,呈现其过去30年的重要创作以及特别为本次展览创作的特定场域装置。展出作品为坂本龙一与高谷史郎、真锅大度、Zakkubalan、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合作完成,共8件大型声音装置,包括与真锅大度合作完成的《感应流》、与高谷史郎联袂呈现的《生命=流动、不可见、不可闻》等。
重置:“退火”5周年特别大展
上海玻璃博物馆
2020年11月8日-2021年10月31日
“退火”是玻璃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任何玻璃都要经过退火,才能拥有其稳定耐久的特性。上海玻璃博物馆的“退火”项目始于2015年,博物馆每年和一位或两位从未接触过玻璃的当代艺术家合作,委托创作以玻璃为核心媒材的艺术装置,并为其举办个展。过去5年间,共有8位艺术家参与了项目。这次展览作为回顾,将作品从传统的“白盒子”空间延伸到户外“装载”作品的蓝色“集装箱”,放大材料与艺术的碰撞,让对话从艺术家和玻璃的人与物扩展到物与物、人与人。
设计 DESIGN
新文化运动与设计启蒙展
2020年11月25日-2021年3月31日
杭州 |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该展以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与科学为思想线索,结合视觉设计、装饰设计、产品设计、服饰设计等,通过历史叙事、人物介绍、重要事例分析等形式,全景展现了1861年至1937年间“新文化”与“设计”广阔的脉络联系。展览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奔流与萌发”,第二部分“格致与科学”,第三部分“民主与启蒙”,第四部分“良友与摩登”,第五部分“美育与生活”。在全国众多知名藏家和相关博物馆的支持下,展览从1000余件展品中遴选出300余件原作展出。
“看得见温度的风景”2021纤维艺术设计展
邢台 | 国际羊绒艺术展览中心
2021年1月1日-4月1日
该展呈现10余位艺术家、设计师面貌丰富的作品,他们就纤维媒介展开各自的演绎,借助这一已在现代工业下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的材料,发挥其创造性、艺术性表达的可能性。他们将传统工艺作为灵感的启迪,通过新的技术和创意,将其“改造”至现代的社会场域中。展览并未局限于纤维内部,还展出了無口森、弥生、白于、曹操小姐、Ann Sherry等艺术家的画作,与那些空间中的织物、装置一样,他们都视觉化了他们的想象、梦境及内心世界。
社会细节
南京 | 金鹰美术馆
2020年12月26日-2021年3月14日
该展集中展出了十几位平面设计师、艺术家、音乐人的作品,从产品包装、书籍装帧、海报设计到商业形象,涵盖了这个领域和社会互动的方方面面。同时还展出了几位艺术家更原发性的创作。展览具有一种复合性,展示了参与者的多元身份、视觉语汇的多重社会背景以及形成的多向度的视觉趣味。展览不是展现和诠释社会细节,而是把社会细节直接置入美术馆的现场,以复杂的视角展陈细节的魅力——一种精微体验下的美好、直接与激进性。
二〇二〇西安设计展
西安大剧院
2020年12月26日-2021年1月25日
该展是西安平面设计发展30多年来一次重要的展览,由设计文獻、设计作品和设计师论坛组成,共展出文献及设计作品共计628件,共同还原西安平面设计的历史脉络。展览共分为“致敬时代”平面设计文献展、“再汇西安”平面设计邀请展、“平面为墙”活动回望、新锐设计师群展、“平面舞台”音乐主题海报展、“汉字风景”美术字文献展、设计论坛这几个部分。
其他 OTHER
第五届时代美术馆社区艺术节:我们的距离?
广州 | 广东时代美术馆
2020年12月19日-2021年1月17日
广东时代美术馆从诞生之初就与社区有着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这次艺术节以“我们的距离?”为主题,回应2020年的现实情境与关系问题,并下沉到潜藏已久的日常症结。在 “医院生成美术馆”“我家分馆”“隐形剧场周”“同一屋檐下”“日落音乐会”“黄边连连看”“流动的宣言”等一系列艺术项目和社区行动中,来自各地的艺术家、共创者,以及社区居民一起,尝试为“谁是我们?什么是距离?社区在哪?我们和什么之间的距离?”等问题,提供若干不同的解答方式和切入路径。
2020年第八届华宇青年奖入围展:漫长的问候
北京 ︱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2020年12月12日-2021年2月10日
该展由华宇青年奖与UCCA共同策划,参展艺术家包括陈丹笛子、胡伟、金亚楠、李泳翔、刘国强等共15位。中国最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已然将自己置身于知识和技术网络的内部,而不是将世界作为外部客体去观看。他们喜欢面对和分析问题,并试图与之对话;他们受过良好且全面的教育,往往更像写作者与研究者,在研究方法和作品的呈现中,尽显百科全书式的谱系与调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