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工业艺术群体考察——关于“在路上:2020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

2021-03-24彭宝玉

画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群体创作

彭宝玉

关山月美术馆是以20世纪中后期中国美术研究和当代设计艺术研究为主要学术定位的国家重点美术馆,也一直重视对当代艺术现象的关注和整理,以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良性发展。自2013年起,发起了“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作为一项以青年为主体的常设性当代艺术项目,青年策展团队+青年艺术家+青年批评家,以亲历者近距离的审视来整理、发现、研讨并推动青年艺术的发展,力图通过展览、论坛和出版等方式,全面立体地梳理、研究不同类别和主体的青年艺术。

2013-2017年为“在路上”的第一季,主要从媒介的角度切入,开启传统媒介青年当代艺术的田野调查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策展团队发现媒介的拓展性、综合性以及当代艺术发展对于艺术生产机制、存在空间乃至艺术概念本身都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因此,自2018年起,“在路上”就结束了以媒介为线索的田野调查工作,进入了第二季。第二季的活动策划不再局限于某个单一的媒介,而是从学术问题本身切入,以当代理论的热点问题为线索,切入文献的研究和问题的探讨。

“在路上2020”展览和论坛以“无极映射”为主题,考察后工业信息化时代青年群体创作的特征,并从“群体”创作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当代艺术在发展进程中的变化。

“在路上2020”在关注对象上延续了上届展览“群体”的概念,只是在问题的指向上由群体的在地社会性转向了后工业语境下群体关系的虚拟性。策展團队选择了“无极映射”这个关键词,对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更主要的是人们观念的开放,在全球化、商品化、信息化底色上应运而生的独特的后工业艺术群体方式进行观照。策展人张新英认为:“之所以称之为独特的艺术群体方式,不但是因为群体中非艺术成分的占比,更因为其成员之间合作艺术生产方式的动态变化和不确定性;之所以称之为后工业群体方式,不但是因为数字媒介对群体艺术创作的介入,更因为其多样的组织形式——空间、项目、组织、工作室、实验室等,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不确定的伙伴关系。这样的‘群体成了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模糊概念,相比较传统的群体方式,这种后工业群体方式更像是由不同端口组成的动态网络,而狭义的群体即其中某个经过定位的端口,通过这个端口,可以和任何一个关联的目标形成广义上的群体关系。由此,我们借用计算机科学的术语‘映射来定义它。”

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艺术表现手段上的革命,更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客观物)之间深层关系上的改变。“无人”不但从根本上打破了程式,消解了权威,更突破了体制,使艺术回归到一种不受具体框架限定的自然状态,指向派生万物的本体——“无极”,同时也以“无极映射”的方式颠覆了传统艺术群体“联合力量”的初衷,从而使群体艺术呈现出一种更自由、更随机、更出人意表的创作状态。此外,为深入探讨展览反映的学术话题,与展览同步举办的青年批评家论坛邀请了14位青年批评家共同参与,对中国自民国以来直至当下的艺术群体进行多向度的针对性研究,并以此作为审视和定位当下后工业群体方式的坐标系,为当下艺术生态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经专家提名和策展团队遴选,“在路上2020”展共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7个艺术群体共同参与,这些艺术群体通过集体与个体之间的不断碰撞,在艺术的边界上进行实践和拓展。多重的语境、多样的组织形式,造就了当下这些艺术群体表现出新的时代面貌和特征。

多样的组织形式——诸如机构(空间、组织、中心)、计划(项目)、工作室(实验室)等,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不确定的伙伴关系,是群体艺术的显著面貌。其中,有以公司的运作方式来推行当代艺术的行动与实践。如“地球旅社”是一个艺术家自营机构,通过艺术衍生品的开发和经营获得独立运行的经费,在综合商业体里全开放地呈现当代艺术的发生过程,参与和策动当地当代艺术的策划与创作,致力于推动当代艺术的在地发生;再如“haha! ”本质是一个以营利为目标的饮品店,空间的艺术和音乐活动一方面作为四个创立者的爱好,一方面也是一种营销方式,他们通过艺术介入社区的“在地性”事件、快消品的网络流通,吸引和聚集了一群本地青年艺术家。在合作方式上,当下艺术群体也有别于传统的“联合力量”。如“ONS”是一个以绘画为主要创作媒介的匿名艺术小组,成员不固定,在集体现场绘画的项目中,在彼此信任的情况下,每个成员都有权力覆盖和修改他人的绘画成果,直到共同认定作品完成。“耶苏+杨欣嘉”的两位艺术家共同呈现各自创作,在保持个人创作实践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展开自由、灵活、松散的合作,是一种合作结构的探索而不是一种艺术小组的形态。“HW工厂计划”由策展人倪昆和合伟铁艺厂陈镜伟共同发起,项目从反思“艺术-社会”的关系入手,通过所设定的具体对象强调艺术家个体的创造能动性。高速发展的城市化现场、持续萎缩中的城市中小工厂体系、当代实践如何面对(应对)社会现场语境——“HW工厂计划”围绕这三个基础问题,项目在工厂生产现场、白盒子艺术空间、商业展会之间辗转,混淆了我们对常态化艺术以及艺术作品的定义,为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商业、生产与创作提供了新的实践。“全世界回不来的人艺术征集计划”由黄可一发起,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边界封闭,航班锐减,世界各地的人们不再像以往那样能自由旅行,滞留别处的人们处境艰难。“计划”通过互联网邀请滞留在别处的艺术工作者创作数码版画,帮助他们完成作品并在线销售,用所得补贴他们购买迫切需要的高昂机票。“铜场Tproject”是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发起的艺术项目,通过持续的展览、工作坊、学术讲座、国际交换项目等,搭建创作交流展示的平台,也尝试着走出学院,和外部艺术环境及更多样的公众建立联系。“握手302”从2013年起在深圳“城中村”组织一系列公共艺术创作,通过不限定参与者的知识背景,鼓励人们参与艺术活动,发挥每个参与者的创造力。用艺术作为手段,激发人们思考、表达和交流,试图将艺术还给每一个对它感兴趣的普通人。“双飞艺术中心”由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9位好友同学创立,毕业后由于居住地的不同,“相聚”成了每一次创作最重要的因素,所以自2012年之后的集体创作更加课题化,大都以独立项目的形式呈现。

许多参展群体的作品也体现了后工业时代青年艺术家群体的创作取向及对后工业时代的反思。从创作取向及题材选择来看,如“王博&潘律”来自不同的文化和学习背景,也有着四海为家的相似经历,对研究和创作有着各自的特长,作品《涌浪之间》《瘴气、植物与外销画》等多部影像即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交流与合作促成的;“啾小组”的三位成员都是生长于深圳这个移民城市的新一代深圳人,深圳对于他们而言不再是父辈眼中“挣钱的地方”,作品《你的生活,我的梦想》围绕着“深圳”这个他们自己的城市,用年轻的视角重新审视和发声;“于朕+CAA科幻社”是以对科幻研究和创作为方向的自發性群体组织,致力于将每个群体个人的艺术创作和科幻研究、理想等相结合,《建筑飞行》即以科技现实为支撑完成了一个沉浸式科幻体验空间,以空间叙事来延展科幻写作;“史莱姆引擎”致力于开发前所未有的作品创作、展览策划和观展形式,作品《史莱姆工厂》游戏借鉴了乐高玩具创造性的玩法,玩家可以在游戏中选择不同的雕塑与绘画进行重组,呈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虚拟世界;“NANA ANIMATION”的试验动画《漫游》,以数字计算Led展示方式,将几何形体带入空间,让人的主观感知和反应变成创作的一部分……而对后工业时代的反思方面,“01小组”与网红合作的《爆款墨丘利》为在关山月美术馆进行卖“无极”直播带货艺术项目,作品通过解构网红直播带货的商业模式,以一种大众参与式的荒诞行为作为反思,反思碎片化的消费行为;《展示癖-直播计划》系列作品用幽默的方式探讨权威和多元社会文化的关系,反映了对日常生活中多重现实关系的思考;“屏幕间”项目研究与实验运用屏幕作为媒介的艺术的创作以及展示,作品《你好,朋友》批判地介入人们的屏幕阅读与交互经验,探讨屏幕时代的艺术生产、传播与消费……

“在路上”前言中写道:“我们希望能够为艺术的历史做一份工作,留下有意义、有价值的当代艺术文献;我们希望能够为艺术的现在做一点贡献,为青年艺术家和青年批评家提供一个展现他们的实力、践行他们的社会文化责任的平台;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为艺术的未来做一点努力,希望系列学术活动能够给人们一点触动,激发人们的一点思考,提示出一点新的可能。”经过8年的探索,“在路上”已成为一个整理当代青年艺术文献、研讨当代青年艺术生态和问题的重要学术平台。未来,期待“在路上”项目在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良性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群体创作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Jazz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