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育人价值”开发与转化的路径探析
2021-03-24彭苏华
彭苏华
摘要:学科育人是立德树人的学科切口,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学科方式。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语文学科“育人价值”开发与转化的路径包含三个方面:基于立德树人指向,拓宽语文学科的价值属性;凸显儿童生命需要,实现多种维度的关联整合;交互反馈贯穿全程,构建开放融通的育人场域。
关键词:语文教学;育人价值;学科育人;关联;转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1A-0033-05
“学科作为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近代学术发展的产物,体现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它使人们认识及其实践有别于常识和日常生活,获得长足发展。”[1]84学科教学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与方式。各个学科通过不同的符号、知识系统,架构起不同意义的文化空间,给学生提供了不同類型的丰富而具体的间接经验,同时也展现了不同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精神样态。学科教学的意义需要从关注“符号知识”的“教”走向对“精神生命”层次的“育”,从而发挥学科教学所担负着的价值教育的重任——“让儿童在学科学习中产生价值经历,在价值经历中进行价值澄清,接受价值教育和引领,解开价值困惑,培育基本的正确价值观,让生活充满意义。”[1]84
在语文学科“育人价值”开发与转化的过程中,应着重从三方面分析探究:第一,从学科特质出发,思考以育人为指向的学科学习目标如何确立;第二,从儿童出发,寻求知识、生活与育人价值的充分关联;第三,探寻适合的学科育人方式,思考如何将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活动体验,如何在多维互动中提升育人的价值。
“疫情中的生命追问”语文主题活动课程就是基于以上思考展开的。2020年的春天,是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奋力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也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契机。学校依据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搜集资料,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抓住特点写人物”等学习内容,设计了“疫情中的生命追问”语文主题活动课程,从直面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三个角度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搜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视频配音等言语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掌握语文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主动反思人的个体生命与整个自然生态的关系,感恩无数“逆行者们”用生命守护生命的壮举,思考未来应当以怎样的生命姿态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命题。
一、基于立德树人指向,拓宽语文学科的价值属性
学科育人是立德树人的学科切口,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学科方式。只有各个学科建立关联、形成合力,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会得以实现。
(一)从语文课程性质的角度探讨育人价值
每门学科在育人价值方面都有其学科视角的独特表达,因此应立足于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根植于语文学科的价值土壤,依据儿童的语文学习规律确立教学目标。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2。在确立目标时,应关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二元统一,以实现育人价值,平衡工具性与人文性,让工具性包孕并彰显人文性,从而在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中,在言语交际的情境表达中促进儿童的生命成长。
(二)从学科内容的角度挖掘育人价值
以课程与教材为依托,各学科都有蕴含在各种类型的知识、态度、价值观、情感、思维、技能和方法等不同方面的育人价值。立足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挖掘蕴含在文体类型、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及学科思维方面的内涵特质,唯有“从浅层次知识点的掌握而进入学科的世界,掌握学科背后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及其情感、价值观,从而为育人价值的实现提供条件和基础。”[3]
二、立足儿童生命需要,实现多种维度的关联整合
每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学科视角和学科价值,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都蕴含着育人的功能。“如果把知识仅仅作为学习的对象和目的,孤立地开展学科知识教学,无视学科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生动关联性,必然会消解学科的育人功能”[4]5。“知识与人的相遇,最根本的标志是引起生命对话、生命觉醒”[4]8。在实现学科价值向育人价值转化的过程中,“关联”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课程编织的技术。
(一)学科知识与人的发展之间的意义关联
学科教学中所蕴含的价值思维和意义思维,需要站在学生发展的高度,从学生生命成长的角度挖掘梳理。这种关联是在人的发展目标的导引下,通过对具体的知识点和课程内容的挖掘而实现的。“关联”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无痕的融合,是基于学科知识的文化意义、社会功能、精神价值进行的融会贯通。“疫情中的生命追问”语文主题活动课程围绕着儿童“生命意识”的建立与丰富这一发展目标,以问题的提出与整合,资料的查阅与筛选,研究报告的撰写与发布等语文学科知识、技能为载体,进行了结构化、意义化的设计。在“直面生命”板块,学生需要根据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这一背景下的新闻报道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等相关现象或话题,确立自己的研究主题,并能够用一句话描述研究主题。在“敬畏生命”板块,教学聚焦研究报告的撰写这一核心任务,强调学生经历探寻人与人、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过程,结合搜集、整理的资料撰写一篇研究报告,并通过设计公益广告宣传语这一活动将研究报告的内容进行精简化、形象化的发布。在“感恩生命”的板块,侧重于引导学生在关注现实、反思自身的同时,尝试运用书信、绘画、视频配音、视角反转故事等多种形式表达感恩之情,传递生命的美好。三个板块的设计由浅入深,实现了学生对“生命”的立体认知与感受。
(二)静态的教材与广阔的社会生活间的关联
教材中的世界是浓缩的世界,是将学科知识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以面向全体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它所追求的是学科性、学术性、科学性。而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本身就是一个偌大的世界。语文之于儿童,是借助语言文字这一工具,打开走向世界、认识世界的窗口。静态的教材与学生的联结,与社会资源的勾连,架构起属于师生双方的、富有创造性的意义系统,成为学生实现个体生命成长,走向自我发展的重要支撑。疫情中的社会生活就是一本大书。围绕“疫情”这一话题,教学有针对性地挑选统编本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搜集资料,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抓住特点写人物”等学习内容,并进行有目的地组合,通过与生活现象的关联融通,将教材转化成师生可以共同参与的情境,凸显了学科知识、教材内容、学生认知、生活情境的结合,实现了教材内容的生本化表达。
例如,在“疫情中的生命追问”语文主题活动课程“感恩生命”板块,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疫情防控期间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们:社区工作人员、线上授课的老师、捐赠消毒用品的邻居等,这些真实可感的人物就在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之中。学生选取居家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聚焦典型事例,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以“让我说声谢谢您”“有您,真好”等文题下笔成文。随后,学生自主录制视频,发送电子邮件,向写作对象表达感恩之情。在这个过程中,“描写人物的方法”不再是孤立的表达技能,而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伴随学生的思考、表达、对话、创造。在有意义的生活情境中习得语言,对学生来说更具价值与意义。
(三)外显的物化成果与内隐的成长体验的关联
学科教学发挥其育人功能,需要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素,促进学科知识向学科素养的转化,其重要的表征就是学科能力的表现化。学生以语文学科知识为媒介,以言语实践活动为载体,建立起与自我、他人、自然的关联,形成了与客观世界的意义性联结。在“疫情中的生命追问”语文主题活动课程中,学生收集、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活动手册,主要包括研究报告、公益广告宣传语、配音视频等外显的物化成果。同时,多种维度的关联与互动,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从而对生活、对自然、对他人产生了理解与共鸣。当知识的学习不再停留于书本,而是转化成为儿童自主的生命实践过程,学习就成了儿童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的全新方式。
如上所述,借助“关联”,语文学科知识与育人价值的关联,教学方法与活动体验、个体经验的关联,工具使用与深度学习的关联,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当代生活的关联等等,使得学科教学内容中的育人价值凸显,呈现了学科系统育人功能的结构化特征。
三、交互反馈贯穿全程,构建开放融通的育人场域
教学活动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空内,师生、生生、群体与个体随学习的需要而发生不同的角色体验,多重的互动反馈贯穿其中。交互反馈“不仅能够激活各种新资源的产生,而且能够起到初步筛选有效资源和提升已有资源质量的作用。”[5]交互反馈是多主体、多层次、多类型育人资源实现有机融通、综合融通的重要环节,也是将社会形态或多媒介的语文“育人价值”转化为学生个体生命价值最重要的环节。交互反馈包括启发性反馈、补充性反馈、激励性反馈等多種形式,来自于师生、生生以及朝向自我的追问、对话、内省都可以成为实现育人价值的有效方式。在“疫情中的生命追问”语文主题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交互反馈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一)基于现象追问,挖掘本质意义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关注世界的方式是具体、感性的。因此,当通过微课导学,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探讨人与人、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时,学生的表达更多的是对现象的描述。比如,封城前出现了大量逃离武汉的人,也因为这些人的逃离使得那些没有离开武汉,或是为了他人健康而选择主动隔离的武汉人也受到了责难与谴责。再如,学生提到了捕杀、食用野生动物的现象,还有一些涉及疫情中出现的谣言传播的现象等。基于学生列举出的具体现象,教师需要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帮助学生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价值。
根据学生对现象的描述,师生共同梳理出了相关的研究话题:
国人圆桌合餐习惯的利与弊;
国人热衷于食用野生动物的原因探究;
疫情防控中虐杀宠物现象的原因探究;
疫情防控中个人心理调试方法的研究;
……
以上研究话题涉及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动物等多个维度,其中伴随着悲苦、怜悯、无奈等诸多情绪,但这些都是学生当下遇到的生命中的真实问题。教育要引导学生在面对真实的生命存在状态时坦然接受,并且通过理性自觉来发展自己改变现状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迎接未来。因此,鼓励学生研究这些话题,占有丰富的资料,从而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或是应对外界的质疑时言之有据,言之有理。真正的教育不是把儿童放在真空的环境中制造美好,而是要透过真实的世界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保护自己,亦利于他人、自然。
(二)彼此真诚倾听,唤醒真实体验
人是社会、自然生态的一部分,总要与社会环境以及大自然的生态环境相依相存。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生正处于学龄期阶段,这一时期儿童的社会活动范围扩大,其依赖重心也由家庭转移到学校、社会等方面。因此,在这个关键时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学会与他人、自然和谐相处有着重要意义。
如观看《大自然在说话》纪录片时,让学生印象最深的就是“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片中出现的来自大自然母亲、海洋、雨林、土地等的留言,没有声泪俱下的控诉,却有着温柔又触动人心的力量。学生模仿这样的方式,或用文字抒写,或用声音传递,如“我是森林,哺育着成千上万的生命。以前,你们人类为了生存而砍伐树木,我,默许了。但这让你们变本加厉,贪得无厌。这次惩罚,只希望你们会有所改变。过度开发的后果,我们可以接受,但你们呢?”
学生的表达富有新意,呈现了个体对语言文字的主动建构。每一位同学把精心录制的音频发到班级群中,大家互相倾听、点赞评论。通过彼此的交流与分享,唤起了学生真实的人生体验,调动起学生敏锐的感受力,感悟人类生命历程的悲怆实质,进而反思人类生命的文化精神和文明进程,从而敬畏自然,敬畏每一种生命。交互反馈促成了学生新一轮对生命价值的讨论,促成了育人价值在对话中的动态生成。
(三)借助内部对话,开启朝向自我的教育
儿童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还是为了通过课程炼制主体精神,外化价值行动。儿童积极而主动的体悟、接纳、获取、整合、转化,都能够帮助他们形成自身生命经验的整合和精神的生长。“疫情中的生命追问”语文主题活动课程的最后一个板块,鼓励学生以视角反转的方式,把自己想象成为一种事物,亲自走上“战场”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或是借助这个事物的视角传递疫情防控中的美好瞬间。
在这个环节,有这样几个要点:首先,是围绕着“变”字来想象。引导学生思考,在与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当下,我们可以变成什么?变身后会经历哪些故事?见证哪些奇迹?发现哪些美好的瞬间?大胆去想,这是写好这篇作文的首要基础。其次,尝试运用“物的外形,人的内心”的写作方法,即透过特定的“事物”的角度,融入自身的情感,表达细腻的内心感受,使故事变得感人。在微课中,借助例文呈现了具体的写法指导:围绕着变身成的事物的功能展开想象,或是写自己的疑惑、猜测,或是进行“自言自语”式的表达,也可以写出心理变化,让“事物”具有人的“内心”。想象的内容不再只是天马行空,而是融入了日常生活,让变身的事物承载着自己的所看、所听、所思、所感。
儿童是故事般的存在,他们在主动的创造性获得中,把享用的教育事物转化为主体的精神力量,并由此获得了体验人生的可贵机会,也感受到生命的分量——责任,沉重而幸福。教育的力量,在于培养“真人”:直面生命,敬畏生命,同时,也懂得感恩生命,承担责任的“真人”。
总之,在尊重语文学科知识价值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其育人价值并进行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丰厚的学科知识、教育敏感以及转化能力。经历知识挖掘与转化的过程,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才能超越课本,超越知识,真正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学科育人:教学改革的指南针和准绳[J].课程·教材·教法,2019(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良.从学科价值走向育人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19(12):58.
[4]郭元祥.论学科育人的逻辑起点、内在条件与实践诉求[J].教育研究,2020(4).
[5]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73.
责任编辑:李韦